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体育

如何看待MHYYY最新视频【「红军」利物浦

2024-03-17体育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去翻了点材料,确实有很多关于利物浦是否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讨论。

视频里引用了一句话,「我想,恐怕连毛主席也没见过如此伟大的红色力量」,典出自1971年利物浦传奇主帅香克利足总杯决赛输给阿森纳后的第二天回到利物浦,在利物浦圣乔治大厅,面对10万名利物浦人发表的演讲。

当时还有一个插曲——香克利完全忘了他老人家姓什么,只记得那个人说过「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助手布莱恩·霍恩提示到是他老人家,香克利才想起来了「毛主席」。

在这时,不能忽视他老人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作为文化符号输出到世界各地的背景,这就是当时的伦敦:

比尔·香克利是一位社会主义者,他的社会主义理念是「我所信仰的社会主义并不是真正的政治,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社会主义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互相扶持,共享成果。酬劳是属于每一个人的。这是我看待足球的方式,也是我看待生活的方式。要实现这些并不容易,但这的确是我对待生活和足球的方式。」

这种思想方式在前利物浦球员约翰·巴恩斯看来是一种「团队理念」:

足球是一项拥有浓厚社会主义色彩的运动。相比于那些一味注重超级巨星战术作用的球队来说,只有真正理解并实践社会主义理念的团队才能取得成功。

这种思想和英国前首相哈罗德·威尔逊男爵相似,身为好友的二人就在电台里阐述过国家治理和足球的关系:

我们的足球是社会主义的一种形式」。他与球迷相互依存,他愿意为了取悦球迷做任何事。

这句话的分量,个人感觉还是不及「I’m a people’s man. Only the people matter」。

比较有意思的是:

即便比尔·香克利并不认为自己是上帝,将足球视作宗教的利物浦人依旧还是将他视作上帝。

1974年战胜同样是工人球队的纽尔斯尔联队夺回足总杯后,利物浦的球迷们冲入球场并亲吻他的脚,就是一种具象的表现。

利物浦被广泛认为是一家左翼俱乐部,因其球迷的基本盘是利物浦的工人。

在1980年代,作为工党大本营的利物浦有一句口号:

与其侵犯穷人,不如侵犯法律

当时,撒切尔夫人所在的保守党执政,要求地方政府削减公共开支、私有化和提高地方税率。利物浦的工党内部的一个派别——如今英国的社会主义党的先驱认为这是伦敦对地方政府一会的剥削,通过动员工人罢工来反抗,被称为「战斗派」。

最搞笑的是什么呢?

英国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和其他的左翼政党联合保守党与工党的领导层,反对利物浦地方议会和群众斗争,让其视作托派的「战斗派」放弃罢工的成果,

最终的结果是利物浦47名工党议员被革职,利物浦工党被解散。

当然咯,当时的撒切尔夫人也没空去分辨什么足球、足球流氓和工会组织,直接将其视为敌人,打包解决。

遇到「希尔斯堡惨案」,撒切尔夫人和具象化的英国警方像是找到了突破口,直接用处理英国传统工业城市大量的罢工和暴动行为的方式镇压球迷和球迷代表的劳工阶层,几乎杀死了全盛时期利物浦和英格兰足球——如果没有盖茨黑德人加斯科因的话。

因此,

撒切尔去世之后,利物浦球迷举行了欢庆活动。

直到现在,

利物浦这支球队因为克洛普找到了新的传人,但你也很难说克洛普的思想就是社会主义思想:

如果我做得好,我希望别人也做得好。如果说我一生中永远不会做一件事的话,那就是投票给右派

就像目前俱乐部的首席执行官彼得·摩尔就谈到香克利时会说「利物浦俱乐部的成功基石就是社会主义。比尔·香克利,这位来自苏格兰的社会主义者,就是我们的奠基人。哪怕在今天,当我们遇到一些商业问题时,都会先反问一下自己‘这件事香克利会怎么做?他又会作何表态呢?」

但他,

依旧会带头参与欧超这种明显就属于右翼的活动。

难不成,

顺应球迷心意镇压了BIG 6革命的保守党,

就变成了左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