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问有哪些差别,不如问还剩哪些共同之处。别看身处同一个赛道,可资深马拉松爱好者与专业马拉松选手所参与的基本就是截然不同的运动
单论水平就已是天差地别。我全马252,马配4分出头,在普通业余爱好者算中上水平,自称「资深爱好者」没问题吧?可大部分专业选手一场全马耗时两小时十分到二十分,每公里马配直接拉我1分多,真要跑起来,我连跟1km都费劲。差距大到这种程度,对运动的理解已经不在一个位面了,说是截然不同的运动一点也不为过
而从比赛性质的角度,专业选手参加的那叫「竞技运动」,有着真实存在的对手,拼实力拼战术拼心理,是要真刀真枪玩命的!而爱好者即便是资深爱好者所参与的,名义上虽是「极限运动」,实际经过认真系统的训练,单纯想完赛难度并不大,即便加点成绩的追求,总归还是体验为主。说好听点是挑战自我,说难听点纯属自嗨。毕竟跑崩了也不会怎样,不用考虑明天会不会被下放,会不会被品牌解约,会不会吃不上饭
相较隔壁小日子或者欧美,目前国内跑圈业余爱好者绝对数量虽然不少,但绝大多数还是抱着「健康」「养生」等理念,真正以「竞技」为导向进行训练和比赛的业余跑者占比很少,整体水平也还有相当大的进步空间
我很幸运地曾数次一窥专业选手的世界。一次是去年4月加榜梯田22km山地马拉松,赛事奖励前十,吸引了一众贵州本地好手参与。当时我刚在重庆长嘉汇半马sub120,风头正盛,起步借着下坡直接紧跟管油胜、祖国莉、王加威等知名选手跑了两公里多
队伍跑散后,我和一位本地青训队选手前后脚鏖战近十公里,期间各种斗智斗勇,最终我在17km处借他拿补给瞬间提速拉开差距,惊险拿下第十,将奖金收入囊中
另一次则是去年12月汕头马拉松给巷巷做私兔。在最后的折返赛段,我先是亲眼目睹着三个女黑人依次从对面疾驰而过,压迫感十足;而当我俩开始折返,猛然发现几个尾随的女选手居然距离如此之近,近到那一张张挂着狰狞表情的脸和带着杀气的急促喘息如热浪般扑面而来,瞬间占据了我的周身感官,那一刻我手脚都有些麻痹,脑海里只有一个字:「逃!」
最终巷巷因为体力问题有点掉速,末段被一位深圳选手反超,但还是咬牙坚持守住了第五名
这几段参赛体验令我无比难忘。那种时而如火焰热烈时而又几近令血液冻结的紧张氛围,那种令人深陷其中仿佛化身跑步机器的跑者高潮状态,以及那种历经鏖战冲线一刻不可名状的酣畅淋漓……是绝大多数爱好者们终其一生也无缘触及和体会的
个人感觉,全马达到国一内,就能时常有机会近距离感受专业选手的世界了。至少咬咬牙铆足劲是可以跟一跟的,具备了一战之力。这也是我关于跑步的终极目标之一
我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再进入那个令人神往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