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体育

国际识局:石破茂赢得自民党总裁选举,将成下一任日本首相

2024-09-28体育

中新网9月27日电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当地时间9月27日下午,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结果揭晓,在经历了两轮投票后,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获胜,成为新一任自民党总裁。

图片来源: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截图

现任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岸田文雄已宣布放弃参选,意味着此次选举结束后他将不再担任首相。由于自民党仍是执政党,按计划,石破茂将在10月1日的首相指名选举中被选为日本新一任首相。

公开资料显示,石破茂现年67岁,曾任自民党干事长和政调会长等要职,这是他第五次参选自民党总裁。

「未来,自民党内部或将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格局。受政坛生态等影响,日本长期政权恐难以出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

竞争空前激烈

多人参选或成常态

日媒表示,这次自民党总裁选举的最大特点,是党内派系的影响力明显减弱,并出现罕见的混战局面。以往参选人数最多5人,而此次选举正式参选人数达到9人,创下历史新高。

多人参选的局面意味着什么?又对自民党有何影响?

项昊宇认为,受自民党「黑金」丑闻影响,在这次选举中,自民党内既有的力量格局和运行逻辑出现变化。以派阀为主导的权力结构被打破,党内权力出现流动和分散化。

他进一步指出,自民党内「稍微有实力和号召力的议员,都想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挑战党总裁,争夺首相宝座,使得竞争空前激烈」。

目前,「自民党正处于旧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尚未建立的混乱局面中。」项昊宇称,「短期来看,这次选举结果,可能会使自民党内部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格局,派系演化也会出现新的变化。」

项昊宇补充道,「短时间内,日本政坛的‘政治强人’以及长期政权似乎难以出现。主要候选人之间,未来可能会出现轮流坐庄的局面。而像此次多人竞争的局面,今后也会重现」。

党势低迷之际

新人能否挽民意?

此次自民党总裁选举,正值党势低迷之际。

多家日媒民调显示,受「黑金」丑闻的冲击,自民党的支持率一度降到2012年该党重新执政以来的最低点。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内阁支持率,也一再刷新最低纪录。

因此,自民党亟需刷新形象,挽回民意支持,各候选人纷纷打出「变革」的旗号,选举的重点也聚焦于如何恢复自民党信誉。

对此,项昊宇分析称,「对自民党来说,此次选举最大的目标,是消除‘黑金’丑闻给该党形象带去的负面影响,提振支持率,这样才能在众议院大选中维持多数议席,巩固其执政地位,这是自民党的根本出发点。」

那么,新总裁是否给自民党刷新了形象?

项昊宇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党首上台,肯定能够给民众带去一定的新鲜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刷新党的形象。

但项昊宇表示,「这在短期内是有成效的,长期来看,如何能够获得民众的支持,以此恢复自民党的支持率,还取决于新党首上台之后的表现。」

经济民生成难题

对外政策已固化

分析指出,无论谁夺得日本首相宝座,都需要面对诸多棘手的内外政策课题。

日本广播协会(NHK)近日进行的民调显示,比起政治改革和外交等,日本民众最关心的,还是经济民生问题。

资料图:日本民众穿过涩谷车站前的交叉路口。中新社记者 吕少威 摄

「岸田文雄执政期间,在民众关心的通胀、物价上涨等问题上,‘雷声大雨点小’,其提出的政策主张,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最终岸田黯然下台,也是因为在经济民生政策上的表现,让民众失望了。」项昊宇指出。

项昊宇表示,在经济民生等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上,能否取得实际成果,是对下一任日本首相的真正考验。

在项昊宇看来,目前日本面临结构性的发展困境,但这并不能通过短期政策改变。日本选举的核心是争夺选票,着眼短期效果以提振民意。「但这种短期的政治目标和长期的政策议题之间,存在着内在矛盾,导致日本难以推行长远的改革路线,这也是长期以来,日本未能走出经济社会发展困局的根源之一。」

「政局的变化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并不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项昊宇指出,这也导致日本政治家和民众逐渐适应了「温水煮青蛙」式的自我满足,缺乏根本性变革的动力和紧迫感。

而在外交方面,项昊宇分析称,「日本外交,尤其是自民党的对外政策路线,基本上已经非常固化,总体上是亲美保守的政策路线,其核心是要强化日美同盟。」

同时,项昊宇说,「日本想要通过同美西方的捆绑或保持战略一致性,维护美西方霸权地位,从而提升日本的国际影响力。这一点无论是谁上台执政,大方向都不会改变。」(记者 管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