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体育

通过2024乒乓球亚锦赛,你看清了什么?

2024-10-10体育

围绕亚锦赛所辐射出的、在多个传统体育项目之中、由「饭圈化」及运动员个人管理上的争议性问题、现象,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个人认为,乒乓球和游泳等项目/行业,在现阶段出现的运动员形象问题,或许不应该仅仅去追究所谓「饭圈」,同样要反过来思考传统运动队这一管理模式的调整必要性。至于竞技上的成绩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也是形象与受众管理的混乱结果的再延伸,身处于多层面乱象之中的运动员,其备战不可能不受影响。

在任何时代的体育范畴内,这些项目在国内显然都缺乏足够、持续、日常性---非奥运或洲际赛相关---的商业价值,最广大路人群体(即通俗意义上的「老百姓」)的关注往往与奥运会高度关联,这种关注程度本身是不足以支撑起日常运转所需要的商业价值与变现规模的。

因此,这些项目就需要想办法获得各种形式的「行业外部输血」。曾经的体工队时代,这一「外部」即是出于体育塑造对外国家形象、增加对内民族自豪、外交工作组成部分等外交内宣诉求,从非体育范畴目标出发的财政支持。

而随着国力的增强,我国有了更坚实的国际形象,也有了更确切有力的对内外支撑点,体育项目在其中的必要性相对下降,落到了相对更简单、纯粹的运动范畴本身,打破唯金牌/成绩论的提法就是很明显的转向标志。

此时,各个项目就都要回到最根本的基础定位,财政扶持肯定还会有,但「需要自己想办法」的远虑,以及现有扶持力度的下降,都必然促使它们去寻找新的「外部输血」。而参考体育职业化的西方,走商业运营道路,就是题中应有之意了。

事实上,所谓的「饭圈化」并不稀奇,而是职业体育在当代商业运营中很基本的模式。俱乐部会经营自己的IP,球员也会签体育经纪公司,进行个人形象与商业价值的全方位管理、包装、变现,而这些对接到的消费者正是「粉丝」,围绕它的粘性增强、消费转化、心理诉求的分析/对接(包装)/满足,本质上与「饭圈」被广泛认知的偶像明星产业也并无不同,只是以往不被放置在这种语境之下去描述而已。

因此,所谓的「饭圈化」本身并不是行业模式的原罪,甚至运动员的道德、品行、文化素质也不是,前者是体育项目职业化之后的必然道路,后者则更多倾向于其个人的问题,而不足以作为行业与体系的整体性弊端,不至于因个人问题而全盘否定行业运转模式的不可行。

站在当下的发展阶段上看,乒乓球的「饭圈化」不是问题,问题恰恰是「饭圈化」的不彻底,更准确地说是「商业/职业化的不彻底」,仍然处在传统管理模式与职业化管理模式的模糊中间地带。

头部运动员当然会签约自己的经纪公司,但出于职业化的不完全,个人与俱乐部的相关性不够高,职业俱乐部与「地方队」的分界也不够明显,那么个人与国家/地方运动队仍然存在过度绑定的从属与利益关系,特别是最具有商业价值、对「打球成功,发展事业」诉求最强的顶级运动员,更是与国家队高度贴合。

这样一来,作为运动队最高级别的国家队教练员,必然拥有显而易见的话语权,高度参与运动员在各方面的管理,超过了其理应且擅长的竞技层面。即使不做强制性要求,作为运动员而言也会「拎得清楚轻重」,在各种工作对接中确保教练员的事实性话语权,因为自己的一切都要看国家队成绩。

此时,原本擅长运动员的形象包装、个人管理、IP开发、商业变现、粉丝运营的体育经纪公司,实质上的权限就相应弱化了。他们会参与运动员的各种工作,但前提必然是「国家队满意」,要在确保国家队从中获益的基础之上。而在更成熟的西方,这显然是五五开的对等谈判、相互制衡的局面,俱乐部与经纪公司指导参谋的运动员(个体集结起来的运动员组织),国家队与俱乐部,国家队与运动员,都要互相谈判,彼此满意。

在西方的运转系统之中,运动员的竞技交给专业教练团队负责,商业则交给成熟的经纪团队管理。这样一来,无论是他们的对外形象,还是商业行为中的尺度拿捏(符合形象定位,不至于打破「人设」),包括粉丝的行为、心态、诉求管理(不至于过火、失控,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都是专业人干专业事。

当然,这不意味着他们让运动员成为了真正出色的人,而是聚焦于商业逻辑里的「人设」,即对外的「个人形象」,是用于商业开发的存在,其「培养」与「维持」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就像教练团队培养运动员的强成绩之目的性一样。

当然,运动员的真正道德水平、文化素质,并不是不重要,仅就商业和体育而言,这也是支撑它们实现诉求的一个部分,也需要团队去相应地培养,但更多还是出自其个人,与商业和竞技都没有绝对唯一的关联性。

经纪团队需要一个足够好的商业人设,教练团队需要一个足够强的运动能力。如果它们的各自诉求能够完成,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是一个「足够成熟的体系」了。它真正在做的工作内容是,教练将运动员「剥离其他部分」,相对聚焦、突出「竞技能力」,这不难理解,而经纪团队其实也同样如此。它用专业的手法包装、经营运动员的形象,掩盖其事实上具备的某些缺陷,相应突出--甚至「打造」---其优点,并围绕着优点进行后续工作,圈定精准受众,不断强化优点、形成「人设」而满足受众心理诉求,并以受众的画像作为基准去管理、引导受众的「粉丝行为」,增强粘性与消费转化率。

掌握个人非竞技管理权限的经纪团队,所做的并不是「将运动员培养成模范」,而是管理他的对外形象,让其「不那么好的真实部分」不至于外露出来,只展示甚至营造出「好的部分」。而绝对完整且真实的状态,即是我们所谓的「私人生活」,是众所周知的「粉丝与媒体不应涉足之地」,其实也是经纪团队不会全面干预的领域。

而在我国的相应项目之中,经纪团队缺失了更高级别的话语权,变成了运动队给个人和团队制造利润的纯下等工具人,那么运动员的形象管理工作就必然是不够专业的,甚至可能接近于「无」。他们的「人设」打造可能会由经纪团队负责,也会与成绩带来的「事业粉」(偶像语境的名词,对应到金牌/爱国向受众)之基础受众相结合,形成不算差的粉丝体量。

但问题在于,当工作进入到更长期的「人设维持」阶段,在管理中必然与运动队的话语权产生一定的平衡需要的时候,经纪团队必然就会让位,因为运动队正需要这种情境来强调自己的身位优势,同时也确保经纪团队不至于将运动员「夺走」,将自己与运动员始终绑定起来,形成最坚实的利益共同体,「我才能给你最有保障的收益,经纪团队不行」,将个人与经纪公司相对地隔开。

这样一来,运动员的对外场合始终是在运动队管理、主导之下,包括社交媒体的发布内容可能都交给自己而非经纪团队,而他们所处的顶级级别又让这种「曝光」格外频繁。次数多本是好事,但这种近乎于无形象管理的「裸奔式」曝光,却等同于是「对外形象维持」的自我瓦解。

以覃海洋的事情为例,如果经纪团队拥有绝对话语权,那么该事件应该也不会「真的不发生」,但大概率会「不为人所知」,至少也不会是「为人所知到如此地步」,未婚妻可能会发出第一波,但退一步讲应该也不至于有第二三波。对运动员个人与社会公德教育而言,这肯定不够,但对运动项目、行业、其中相关各方,乃至于与运动员至多保持「观看、消费、投注心理诉求、拿来教育小孩子」的对接程度的各种路人与受众而言,这其实已经非常足够了。

用一句话来说的话,我们的运动员拥有了商业化的变现模式,商业形象与相应受众都建立了起来,却缺失了后续的日常性专业管理,仍处在传统运动队的模式中,导致他们以「人设」的基础逻辑而出现,却更多地以「真实」的自我去曝光。他们的商业逻辑以一种非常粗放的方式运转,也必然因不够精细、专业而「塌房」。

就以乒乓球新近出现的亚锦赛女团风波为例,孙颖莎的单人项目退出,其决定本身并非不可理解,但时机选择、成文表达、后续应对,显然都有些过于草率。而理应是「管理者」的马琳,本人直接暴雷,先缺席女团颁奖仪式,后又对着粉丝挑衅式鼓掌,更谈不上什么「管理别人」。这一切显然都太过于「真实自我」了,任何拥有「对外形象」的人都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任何进行IP商业化运作的领域,都很难接受如此「只玩真实的」。

首先是各种「人设」形象的塌房,从性格方面的偶像明星化人设,到作为运动员的「只为成绩,为国争光」这一独特基本盘「人设」。特别是后者,为国争光会与「道德模范」绑定,真实面的缺陷会动摇二者,并瓦解运动员往往带有的「一心成绩」之纯朴印象,让其变得「复杂而黑暗」起来,就像主打纯洁--独身、事业、价值观---的偶像明星会落入「原来他也不过是普通平凡的庸人」说法一样,「纯粹」最容易打造神坛,也最容易让真实存在的人从神坛上跌落,而运动员最常且易于拥有的也恰恰是不同形式的「纯粹」人设。最后,则是根基中的根基:「成绩」,受到各种干扰而又没有专业团队提供帮助去疏导处理,让运动员很难保证高质量的赛训。

那么,如果建立运动队与体育经纪团队的平等并行,各自负责运动员的竞技/商业部分,就能让乒乓球、游泳等运动员拥有更好的对外形象、更持久的商业能力、更减少的「暴雷丑闻」吗?应该可以这么说,但这显然很难实现。

问题的根本在于,上述这些东西其实都非常基础,运动队不可能全无了解,而他们依然选择如今的方式,显然不是「蠢」,甚至也不是「坏」,而是客观环境使然。一切绕回了本文的起点,这些项目缺乏自我造血的能力,而又在短或长期会减少传统的外部供血,那么协会只能从「饭圈化」上想办法,还必须要「极度压榨」,要最大化自身获利,否则就难以维持建立在大规模资源基础之上的成果。

蛋糕越小,协会就越要从经纪公司手中抢夺理应属于人家的那块。即使我们排除个别领导的私利膨胀因素,这个问题其实也是难解的。

由此可见,短期的过度开采与长期的细水长流,于有些运动项目而言,可能并非真的那么容易选择,过细的「细水长流」可能根本不解渴,而即使「过度开采」,只要开采出来的东西继续支持住整体运转,能不断让团队去寻找、挖掘出新的「矿脉」,产生新的顶级运动员,那么于整体而言也算是一种扭曲的自洽,被「牺牲」的也就是具体的运动员个人而已,而其个人事实上也得到了切实的收益,不算完全的「为国捐躯」。

无论明面上再怎么高喊「杜绝饭圈化」,在肉眼可见的未来、凡俗思维的分析、非顶层存在的能力范畴之中,这应该都是很难、也没必要去扭转的必然发展方向,甚至于运动员的不断「塌房」、"丑闻」,以及竞技的相对下滑,竞技与商业、体育迷与「偶像粉」的不断摩擦,包括做做官样文章的「杜绝饭圈化,整治运动队」口号,大概率也都会是持续发生的常态化现象,一切都会变成一种流水线的过程。

无法改变,只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