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日报网报道,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领导人峰会在美国总统拜登的家乡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召开。尽管峰会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未提及中国,但法新社援引美国官员的话称,「对抗中国」成为峰会的重要议题。报道指出,美国白宫曾表示,此次「四方峰会」的主要议程包括加强在印度洋的安全合作等内容,并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然而,按照美国「政治新闻网」的报道,峰会开始时拜登便直接指责中国,称其在南海等问题上表现得相当强硬。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在政权交接之际,拜登试图通过此次峰会进行「最后努力」,以留下自己的外交政策遗产,制衡中国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尽管此次峰会的联合声明并未明确提及中国,但针对中国的讨论成为会议的一个核心议题。有学者认为,这反映出美国试图在亚太地区挑起大国对抗,以维护其霸权。然而,考虑到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即将离任,且澳大利亚明年也将举行大选,有西方媒体将本届峰会称为「告别峰会」。
![](https://img.jasve.com/2024-9/bb3fec12f5f173036271534d8b4744eb.webp)
会议的设立,体现了美国的战略意图。美国希望通过四方对话,强化与日本、印度及澳大利亚的合作,以应对其眼中的地区安全挑战。借助这一平台,美国期望更好地协调各方立场,推动共同安全议程的发展。作为美国的盟友,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四方对话中表现出积极参与的态度。日本希望借助四方对话,提升自己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并加强与美国及其他地区大国的合作关系。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则希望通过参与,提升自己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地位。
最近,印度总理莫迪访问美国引起了俄罗斯方面的关注。俄罗斯著名东方学家和外交官扎哈罗夫对此事发表了看法。他表示:「印度与西方国家的合作可能削弱其在发展中国家中的权威。」在一次峰会上,美国、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的领导人共同宣布,计划在明年启动「史上首个观察团」,由美国海岸警卫队、日本海上保安厅、印度海岸警卫队和澳大利亚边防部队的船只共同参与,以促进印太地区的合作并加强安全。扎哈罗夫对印度加入这一计划表示了遗憾。
![](https://img.jasve.com/2024-9/342220e7aefd3cd7b836e97bc1b91d54.webp)
根据白宫发布的联合声明,美日印澳四国在卫生安全、海事安全、关键和新兴技术、高质量基础设施、气候及清洁能源、网络、太空及人文交流等领域达成广泛共识并启动了合作项目。声明还宣布,四国计划于明年举行四方海岸警卫队联合巡航行动,并意图扩大「印太海域意识伙伴关系」。联合巡航行动代表了美日印澳合作的初步阶段,未来有可能进一步在海上形成更紧密的军事合作力量。
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目前正在美国出席联合国大会。他指出,中印关系不仅是亚洲未来发展的关键,还会对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在「四方安全对话」和金砖国家的问题上,苏杰生明确表示印度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强调印度能够同时兼顾多个事务,形象地描述为「可以一边走路一边嚼口香糖」。据【南华早报】报道,苏杰生在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举办的一场活动中发表了上述言论。他特别强调,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不仅影响亚洲的未来,对整个世界的秩序也至关重要。
国防部近期举行例行记者会,期间,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兼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记者提及,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峰会后的联合声明虽称不针对中国,但却批评南海地区存在「胁迫和霸凌」行为,并宣布明年将进行四方海岸警卫队联合巡航行动。张晓刚回应称,联合声明使用模糊不清的语言,试图掩盖其针对中国的真实意图。他强调,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https://img.jasve.com/2024-9/f2710e25e880e719d5082fae46807e63.webp)
近日,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华盛顿的一次公开演讲中,再次重申了中国在中美关系中的核心立场,并明确划出了「四条红线」。这四条红线分别是台湾问题、民主人权、国家制度以及发展权利。在讲话中,谢锋强调,这四条红线就如同中美关系的「护栏」,并警告美国方面,触碰任何一条红线都将引发严重后果。
谢锋的讲话明确回应了美方的频繁挑衅,表明中国不希望与美国发生冲突。然而,如果美方执意挑衅,中国将毫不犹豫地采取反制措施,坚决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不允许任何势力进行干涉。
【卫报】分析称,鉴于当前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激烈程度和频繁发生的政治暴力事件,未来大选结果难以预测,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的存续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四方机制」被美方「印太战略」定位为该地区的首要领导机制,实质上是美国围堵中国、维护自身霸权的工具。「印太战略」通过炒作「中国威胁」来凝聚遏制和排斥中国的共识,而「四方机制」则试图通过涉海议题推动军事安全合作,两者的意图和手法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