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区群聊运营误区
首先,运营上,低活跃度的社群越来越多。
在线上社群中,不难发现一些社群,一个月甚至长达好几个月,都没有用户发言。
品牌在做社群时,最大的痛点就是社群活跃度。
为了避免打扰用户,社群管理员甚至会在用户入群后,建议用户设置「群聊免打扰」,但是久而久之,用户也就没有打开群聊的习惯了,社群并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
这些干货知识,都是包含在互联网营销师的课程中,除了短视频运营,还有直播销售、选品、平台管理等专业知识课程,想要转行、创业、兼职、全职的同学,都可以了解一下。
毕竟大背景下,线上营销是趋势。
互联网营销师是时代的发展和疫情影响下诞生的新职业,人社发布、含金量高、入门容易、0基础满18周岁都可以学习,前景好突破收入天花板,还有兼职、全职、就业推荐。
我推荐中思智数 ,官方授权的互联网营销师考证机构,资质正规、课程丰富、通过率高,1v1服务贴心,还有线上兼职工作和就业推荐服务!!!可以直接点击下方名片,添加助教咨询考证详情哦,他们家还有线上兼职工作机会提供:
其次,在操作上,过于注重形而上的社群 SOP,忽略了「人的感受」。
在品牌要求员工使用企业微信添加客户好友,去做用户维护,但其实大部分的一线销售人员意愿度不高。当进入社区之后,又会出现一些「运营失误」。
比如,在某快餐品牌的社群中,运营者下午五点还在群聊中推送咖啡信息,并问候用户早上好。
再比如,某母婴品牌,群内频频有用户打广告引流到其他群聊中,在用户@了相关的工作人员后,也并未有运营者出面来解决问题,导致用户的情绪不断激化,出现了集体退群的情况, 群内一些用户发布「大家一起退群」这样的「带节奏」言论后,运营者照常拉人进群,发布品牌日常推送信息。
这些一线的运营工作人员没有体会到社群的价值,认为做社群就是给自己添加「不必要」的工作量。因此,哪怕社群已经出现了「集体退群」这样的危机,运营者也置之不理。
不但没有发挥社群价值,反而给品牌带来了负面影响,降低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
最后,在组织架构上,运营者对接用户与社群管理上较为混乱。
在搭建社群的过程中,一些用户发现,询问运营者相关的活动,对方「一问三不知」,用户体验较差。比如,某银行线上发布了线上理财活动,号召线下门店的客服经理将活动发送给他们的用户,但是当用户询问具体的活动信息时,客户经理却无法及时反馈。
用户接触到活动,产生了了解意愿后却迟迟无人推进下一步,这样一来,用户就必然会流失了。
很多品牌的社群搭建其实并不「专业」,只是品牌方认为大家都开始做社群,就「跟风」入局,认为私域就是花钱买流量,疯狂做裂变,但是在后续用户进群之后,却无人承接。
种种迹象表明,之所以会出现混乱,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社群搭建的「组织力层面」出现问题: 上传下达或是组织内的沟通不同频、没有想好社群的定位、盲目开始等等。
二、品牌该如何高效运营社群?
那么,针对以上这些内容,品牌们应该如何解决呢?
第一,品牌要根据自身业务,先判定社群「定位」或者私域方针,做好策略规划。
按照品牌业务模式的不同,可以将品牌的社群搭建分为 B2C 以及 B2B2C 两种:
对于直达用户的 B2C 品牌来说,他们和用户的连接越紧密,私域转化效果往往越好。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拉近距离,增强用户粘性,成为 B2C 品牌的着重点。
1. 强化品牌人设,拉进距离
品牌首先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人设,来拉近与用户的距离。一方面,头像、群名、运营者昵称等内容作为社群的「门面」,都可以用来塑造品牌人设。
比如,在一家创意汉堡店的社群中,运营者将自己的头像设置「胖子吃汉堡」的形象,群内还设置了自己的专属表情包。
再比如,在一些品牌的社群中,运营者会统一用一个昵称,方便用户认定官方身份。
在美妆品牌 The Colorist 的运营者取名为「小卡拉」,该名称为品牌谐音;强调其负责运营领域的同时,拉进与群内用户的距离。
另一方面,在用户刚进群的时候,社群运营者就可以使用欢迎语来打造人设,给用户留下「第一印象」。
例如,熊猫大鲜的欢迎语,主要强调自己是百果园旗下的生鲜商城,主打优质和次日达。
香港莎莎使用了「美妆基地」作为向用户传递的第一印象,强调品类多样,和品牌自身的零售集团相符合;
Taco Bell 则打造了「超酷塔可家族」的人设,通过社群专享 Taco 的福利吸引。
2. 精细化运营,提升社群活跃度
一方面,品牌可以给用户打标签,方便后续按需提供服务。
例如,李佳琦群内小助手会提示用户,按照肤质、地区给自己打标签,既完成了用户分层,也能够方便后续高效回复用户信息。
当用户请求小助理推荐美妆产品时,运营者无需再次询问用户的肤质,查看群备注即可做出推荐
另一方面,品牌可以进行用户价值分层,发现潜力用户。
用户价值分层 ,即按照用户消费能力/品牌忠诚度,将用户分为优质用户、潜力用户、待定用户、问题用户。
另外,在针对客诉、群内打广告等问题用户,品牌应该提前准备好应急策略,按照预案进行沟通,来解决对方的诉求;在品牌搭建社群的前期,需要努力发掘优质用户,优质用户不但包括消费能力强的用户,还包括对品牌忠诚度高、乐于分享的用户。
对于直达用户的 B2B2C的品牌来说,会出现更多社区组织类问题,例如,组织内部上传下达过程中,出现了沟通不畅, 从而导致运营过程中频频失误;推送迟钝、无法及时回复、无法解决客诉等等。 这也有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① 提升私域数字化、专业化能力
利用数字化能力,品牌不但能提高运营效率,还能够提高运营质量。
首先,可以养成专属的推送节奏,增强用户的粘性。
在 Taco Bell 的社群中,基本上每天早上 9 点左右,运营者会推送一个专属活动,比如游戏找幸运塔可,或者在周二提示大家「买一送一」;
在中午午餐时间,运营者会推搡午市套餐,定制三种 20+ 元的工作餐。
其次,运营者可以结合标签精准推送,来增强用户的粘性。
比如,B2B2C 品牌百果园会按照群聊中用户的口味特点,给群打标签,这样,后续为用户推送的水果就可以更有针对性,转化效果也更好。在百果园旗下的某一社群内,群成员针对某一款香瓜的好评较多,百果园的福利官就会专门在该群聊投放香瓜的秒杀活动, 不但提升群聊的转化率,也增加了用户的活跃度和品牌的喜爱度。
最后,针对前文中出现的用户在群聊内「打广告」的情况,运营者可以企业微信的「防骚扰」功能, 来解决此类问题,设置好后,运营者无需时时刻刻盯着群内消息,一但出现违规行为,用户最会自动被踢出群聊。
对于品牌来说,社群运营的根本还是找到自己的定位,然后不断向用户提供价值,让其真正感受到「被服务、有价值」,从而为后续的转化做铺垫 。而具体在运营的过程中, 品牌也应该不断根据自身的运营情况做出调整,拒绝无效的「生搬硬套」 。私域 2.0 时代,只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特性,把握社群的发力点,才能够撬动更多流量与「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