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省林业局|广东:绿美崛起正当时 生态文明绘华章

2025-02-05社会
文、图/张爱丽 林荫
林分优化、森林抚育提升两个「200万亩」任务超额完成;「两园两中心」国字号工程建设不断取得突破,林业产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爱绿植绿护绿兴绿」理念深入人心,社会各界踊跃投身绿美广东建设大潮……2024年,广东聚力聚焦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心工作,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有欣喜」的绿美广东正在崛起,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
「六大行动」扎实推进
绿美步伐坚定有力
森林质量稳步提升。广东坚持实施精准混交,以乡土树种为主,深入开展林分优化、林相改善,让集中连片更见成效,任务布局更加合理。据统计,2024年,广东完成林分优化提升215.91万亩、森林抚育提升207.44万亩、新造林抚育160.61万亩,实现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新打造连片1000亩以上的混交林208片,规模效应更见成效。
县镇村绿化强力推进。2024年,广东各地以县镇村绿化为主线,深入实施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凝聚各方力量,持续优化「五级创森体系」,建设森林城镇38个、森林乡村159个、绿美古树乡村52个、绿美红色乡村51个。大力推进县镇村绿化,全省城乡绿化种植苗木2337.2万株,推动城乡实现「颜」「质」齐升。
绿美品牌建设成效显著。2024年11月6日,国际红树林中心成立协定在深圳正式签署,首批18个成员国代表共同签署协定并为国际红树林中心揭牌。这让广东「国字号」品牌再次引起社会关注。长期以来,广东持续优化193个绿美示范点,进一步擦亮「两园两中心」等国字号品牌,岭南国家公园设立和丹霞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启动建设一批郊野公园、山地公园;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珍稀植物迁地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首创国家植物园、区域植物园、乡土植物园三级植物园迁地保护体系;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揭牌,「湿地公园+」和「小微湿地+」试点建设稳步推进;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启动国有林场试点建设,开拓国有林场发展新局面。
高品质绿色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广东深入实施绿色通道品质提升行动,以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等为载体,将古村落、历史遗迹、自然公园、绿美示范点等串珠成链,着力构建互连互通的绿美生态网络。2024年,广东推进绿美公路、绿美碧带建设,提升交通干线两侧林相2300余公里、62万亩,促进水网、林网、路网融合。
古树名木实现有效保护。广东健全古树名木保护制度体系,激发古树名木价值活力,创新实施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汇集更强大的古树名木保护力量。2024年,全省85561株古树名木已全部完成电子图文档案,实现「一树一码」和「一张图」信息动态化管理,建成古树公园31个,抢救复壮古树名木2433株,古树名木保护实现关键跃升。
扩绿兴绿护绿氛围更加浓厚。唱响「我为广东种棵树」主旋律,倡导「有喜事来种树」,呼吁「我为家乡种棵树」……2024年,广东在全省同步组织开展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义务植树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扩绿兴绿护绿,全省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超2.45万场次,植树场次居全国首位;上线「互联网+义务植树」捐资项目10个,认定建设县级及以上「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63个,建设青年林、先锋林、巾帼林等主题林1532片。
生态含金量提升
林业综合效益日益彰显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24年12月1日-3日,第二届广东林业博览会正式举办,1万余种特色林产品集中亮相,签约63个林业项目,签约金额达103亿元,广东现代林业产业发展风采一览无遗。这一年,广东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出台【广东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森林「四库」功能作用,组织各地多种有较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树种,大力发展油茶、竹子、经济林果和林下经济等富民产业,完成油茶新造26.75万亩、低改7.4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油茶的生产任务。同时,广东积极培育林业龙头企业和林下经济基地、森林康养基地,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超过3400万亩,油茶、水果、干果等各类经济林产品产量近1200万吨。
社会效益不断增强。广东创新优化公益林差异化补偿,对森林质量高、林相好的区域额外安排4元/亩的激励性补偿,并推行公益林管护奖惩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激励机制。连续第17年提高省级以上公益林补偿标准,2024年达到平均47元/亩,省级财政安排公益林补偿资金量位于全国首位。同时多措并举推动政策性森林保险高质量发展,让生态产品利用增值成为新热点,如今全省森林参保率达67%,碳普惠核证减排备案累计签发247万吨。
文化价值日益彰显。为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广东故事,广东不仅大力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规划建设南粤红绿径,赓续凝聚绿美建设精神力量,还高质量举办广东省森林文化周、粤港澳自然教育讲坛等主题活动,加强林业科普和自然教育,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体制机制更优化
打赢林草湿资源保卫战
林业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广东坚持全面落实林长制,先后印发3道总林长令,垂范引领全省各级林长巡林150多万人次,建立林长制激励政策,健全「林长+」协作机制,开展林长制工作述职,严格实施林长制考核,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有序推进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全省多个县(市、区)独立设置林业局或加挂林业局牌子,恢复设置林业站60多个,出台【广东省护林员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夯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基层基础。
林草湿资源保护加强。广东联合开展「卫地2024」专项行动,组织开展林草执法和专项核查,扎实推进林草湿荒普查。加强湿地和红树林保护监管,粤桂琼签署红树林保护合作协议,严格开展红树林地、重要湿地卫星遥感影像变化图斑核查。
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强化。广东系统谋划野生动植物保护格局,建设广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系统,打造野生动物智能监测示范,并进一步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制,15个地级市发布禁猎保护野生动物的通告,组织开展专项行动,筑牢野生动植物保护防线。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成效好。2024年,广东推行改培综合防控治理模式,建设示范点10个,压减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27.87万亩,拔除镇级疫点42个,6个县级疫区实现无疫情,松材线虫病防控攻坚任务和互花米草存量治理提前一年完成。实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业面积687.47万亩次,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指标以内。
林区安全网织密织牢。广东坚决补齐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深入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和森林防火宣传,严格管控野外火源,坚决抓好森林防火工作。2024年,广东森林火灾起数、受害森林面积创历史最低,实现同比双下降。同时,广东还坚决守牢林区安全底线,强化风险研判,加强安全管控,深入推进全省林业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累计派出187名专家到基层帮扶,排查涉林安全隐患3028处,切实维护林区安全稳定。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初见成效之年。在百舸争流中乘风破浪,于勇立潮头中扬帆远航。站在新一年的起点上,广东将持续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坚决提升生态含绿量和含金量,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样板,共同绘就绿色富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