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百强故事」成都蛟龙港——创新驱动 绿色引领 绘就绿美园区

2024-12-06社会

成都蛟龙港创建于2000年,由香港蛟龙集团投资开发,目前在成都建成两个园区(成都蛟龙港青羊园区、成都蛟龙港双流园区),已连续11年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被评为「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获得「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双百荣誉称号,被列为「成都市工业集中发展示范区」「成都市非公经济统战工作示范区」。成都蛟龙港作为民营企业发展平台、中小微企业孵化园,截至目前,园区共引进市场主体4830多家,年上缴税收突破6亿元,常住人口突破12万人。

从单一的民营工业园

发展成为全国首家民营港城园区

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形成了业界独创的「蛟龙模式」

成都蛟龙港是如何做到的?

又有哪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起探寻企业高质量发展

背后的故事↓↓

马路的蜕变——高线公园

生命之树一角

成功将马路改造为独特的立体交通体系:地下一层被规划为快速通道,确保车辆高效通行;地上一层设计为大型平面停车场,为市民提供了充足的停车空间;地上二层打造为高线公园,实现下楼即是景区,出门即是公园。这一创新设计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绿色、生态的休闲场所,还实现了交通与休闲的完美融合,提升了城市的生活品质,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购物中心的蜕变——文商旅新地标

浩海立方海洋公园

打破传统商业模式,通过文化、商业、旅游的深度融合,蛟龙港·海滨城景区实现了从传统购物中心到现代文商旅新地标的华丽蜕变,不仅提升了商业运营效率,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魅力,更为成都乃至全国的文旅产业发展树立了标杆。

购物中心房顶的蜕变——天空渌道碳中和项目

蜕变后的购物中心楼顶

充分利用购物中心楼顶已有城市空间,打造碳中和项目,不仅实现了空间利用方式的创新,更彰显了绿色发展的理念。该项目于2022年获国检集团颁发的碳中和证书。

污水处理厂的蜕变 ——白河生态博览园

白河生态博览园(效果图)

顺应地域特色,积极倡导并实施高效循环利用能源、资源的绿色低碳污水处理厂建设,对园区内日处理能力达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升级改造,采用创新建设模式,运用智能化处理工艺,推动污水处理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了环境、资源综合利用与科普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减污、降碳的双重效益。

园区房顶的蜕变 —— 绿色油田


专利叠加实现厂房房顶光伏满覆盖

目前,成都蛟龙港正在大力挖掘「绿色油田」,高效利用300万㎡园区屋顶资源,打造「源网荷储」项目。该项目将采用自发自用、储能和余电上网等多种消纳方式,并使用自主研发的支架专利技术和新型分布式光伏组件,有效发挥园区屋顶的空间价值,实现光伏组件的全覆盖,兼顾光伏发电和建筑美观双重目标,为园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工业园区的蜕变 ——零碳园区

318MW光伏+200MW储能数据中心(效果图)

从每年向国家电网购买3亿度电到向国家电网送电;从高耗能、高排放的传统工业园区蜕变成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零碳园区,通过「源网荷储」项目,不仅彻底改变了园区的面貌,更树立了新时代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标杆。


坚持优化发展环境。 在发展过程中,多措并举,解决了当地农民搬迁,中小微企业拿地难、建厂难、资金短缺、压力大,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阶段性住房困难及留守儿童等问题。同时,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环境质量、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打造渌能产业园,持续努力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高效、便捷、舒适、绿色的生产生活环境。

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 始终坚持以园区企业和园区居民为中心,从马路的创新转型,到文商旅融合的新地标建设,再到绿色转型的积极探索,成功将创新思维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使蛟龙港从以前的传统农村发展成为人气兴旺、幸福繁荣、绿色和谐的产城融合的现代新城,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效益,致力于打造一座绿色低碳、生态宜居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未来,成都蛟龙港将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不断探索和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努力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绿色的服务和发展环境,为国家「3060」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 川商头条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资讯

三下 示喜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