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今天是国际搜救犬日 福州「神犬奇兵」这样炼成

2024-04-28社会

搜救犬精准钻过圆圈架。

27日凌晨,中国台湾接连地震,最大震级5.6级,福州等地震感明显。福州是福建省地震活动较活跃地区之一,经常遭受台湾强震活动波及影响。

28日是国际搜救犬日。福州晚报记者探访了福州消防特勤大队搜救犬分队,了解从事地震等灾害搜救的「神犬奇兵」背后的故事。

完成训练的搜救犬会得到绳球「奖励」。

日复一日训练

换来比赛好名次

「上!」在障碍训练场,随着训导员一声令下,搜救犬「多多」精神抖擞,跃上独木桥,钻过圆圈架,向前方障碍物冲去;在箱体训练场,搜救犬凭借灵敏嗅觉,又快速从20个箱体内找到了藏起来的两个人……在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训导员们负责对搜救犬进行日常训练。

「在这里,搜救犬训练科目主要有四项:服从训练、障碍训练、箱体训练、废墟训练。」搜救犬训导员黄家章介绍,服从训练就是让犬只听从训导员命令;箱体训练就是让犬只熟悉人体气味,能够在灾害现场第一时间找到被困者并及时示警;障碍训练是为提升犬只身体素质,增强在救援现场通过各种障碍物的能力;废墟训练就是模拟灾后现场搜救伤员和被困人员。

科目看似简单,但背后需要训导员和搜救犬付出大量时间和努力。「简单的指令只有几个,但一个动作往往需要重复几千次。」黄家章说,搜救犬每天训练三四个小时,训练内容按照大赛标准进行。比如,在「科目三」箱体训练中,他们会加入一些带有干扰性的物品,如犬只的零食、玩具等,增加难度。

训练过程中,搜救犬也会害怕、胆怯,比如在穿越障碍时从高处摔落,就会产生心理阴影,可能会「逃走」。但经过训导员耐心安抚之后,搜救犬又会继续投入训练。

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正是日复一日地训练,福州这些搜救犬得以在全国比赛中斩获好名次。

搜救犬「多多」出生于2018年,于2019年「服役」。2019年9月,「多多」参加了第五届全国搜救犬技术比武竞赛,以45秒39的成绩获得箱体搜救科目全国第四名。「海盗」在2017年第四届全国搜救犬技术比武竞赛服从科目中获得全国第一名,在2023年第二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搜救犬岗位比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

搜救犬情绪低落时,训导员会第一时间进行安抚。

「侦察兵」「特种兵」

它们各有优点

为何成立搜救犬分队呢?黄家章告诉记者,成立的初衷,源自2008年汶川地震。

据了解,搜救犬对气味的辨别能力比人高出百万倍,听力是人的18倍,是国际公认的「搜救专家」。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有67只搜救犬参与了救援。这群「神犬奇兵」转战5个重灾区,不知疲倦地搜救了10天10夜,找到一名又一名幸存者。

为了填补福州地震搜救犬空白,2008年9月,福州消防特勤大队搜救犬分队正式成立。

目前,搜救犬分队共有指战员14人,搜救犬12只。据介绍,搜救犬分为史宾格犬和马里努阿犬两类:史宾格犬的优点是嗅觉能力强、灵活性好、性格友善、敏捷性高,相当于「侦察兵」;马里努阿犬的优点是兴奋性高、耐力持久、弹跳力好、爆发力强、适应力强,相当于「特种兵」。

相比于生命探测器和雷达探测仪等搜索定位设备,搜救犬在复杂的环境中独特优势更为明显。「它们可以深入不少人员和探测设备无法到达的狭小空间内进行人员搜救,而且搜索起来比一般的装备更加灵活机动。」黄家章说。

搜救犬分队成立以来,先后参与了2010年南平与三明特大泥石流灾害事故救援、2016年抗击台风「尼伯特」救援等重大救灾行动。2016年7月9日,闽清县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了突击队紧急奔赴灾区,其中包括「海盗」「天籁」「点点」「听党」4只搜救犬。当时,闽清台山发生山体滑坡,4人被埋压,「海盗」和「天籁」彻夜搜索定位,最终确认了被困人员位置。据悉,「海盗」和「天籁」是队里的「姐妹花」,因表现突出被市消防救援支队授予「功勋犬」称号。

各类营养品能够保障搜救犬的身体健康。

有考试压力会「吃醋」

也怕福州夏天

「一般犬类的寿命从10年到20年不等,但搜救犬参与训练较多,且要面对重大的搜救任务,寿命相对较短。」黄家章介绍,因此,陪伴搜救犬的训导员,成了它们的「教练」「奶爸」「医生」「营养师」等。

一次次的训练和比赛,相当于人类的一次次「考试」。搜救犬也会有压力,和小孩子一样,会情绪低落,看到自己的训导员和其他搜救犬玩耍,还可能「吃醋」。面对这样的状况,训导员的「奶爸」职能就上线了。

「它们喜欢吃罐头,喜欢玩绳球、吸枕、咬棒。」黄家章说,训导员会时刻关注搜救犬的情绪状态,一旦发现它们不对劲,会马上进行安抚,为它们准备零食、玩具等,和它们一起玩游戏,哄它们开心。

搜救犬也怕福州的夏天。为此,天热时,训导员为它们洗澡,还有风扇甚至空调享用。训导员还会根据每只搜救犬的身体状况,为它们量身定制食物和营养品,包括火腿肠、罐头、鱼肝油、钙粉等,确保它们健康成长。

搜救犬到了七八岁时就会退役,开始过「退休」生活。有的会继续留在队里「养老」,有的由爱心市民领养。

如今,参与汶川地震救援的67只搜救犬已先后离世,但「多多」「海盗」等一只又一只搜救犬成长起来,继续守护万家灯火。(记者 肖远强 郑瑞洋/文 林双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