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村里环境有了大变化

2024-02-26社会

春节期间,龙潭沟景区旁边的华山村村民正在进行文艺汇演。 受访者供图

春节假期刚过,河南省西峡县回车镇垱子岭村党支部书记王世平就拎着奖品,到1月份户容户貌评比先进户家里「颁奖」。「以前我们村内环境脏乱,现在孩子和老人在村里的公园就能跳舞、下棋,春节回来的村民都夸村里干净漂亮。」说起村里的环境治理工作,王世平露出自豪的神情。

垱子岭村的变化,离不开西峡县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近年来,西峡县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越来越多环境秀美、村民乐居的村庄涌现出来。美丽宜居的村庄不仅让回乡的村民眼前一亮,也吸引来了不少游客。

垃圾堆不见了

这个春节,家住五里桥镇前营村白庙组的乔小红发现村里有了变化。「现在村里干净敞亮,彩绘文化墙随处可见,看着就开心、舒心,一吃完饭就想出来遛弯。」午饭后,趁着日头好,乔小红领着儿子在村里闲逛。这个假期返乡后,她发现,村里的垃圾堆不见了,妈妈还教起小外孙垃圾分类的知识。

说起变化,垱子岭村保洁员王国峰也有同感。「以前过年可不像今年这么轻松。」王国峰一边检查村民垃圾分类是否准确,一边介绍,「现在大家都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垃圾再多也能按规定分门别类处理好。」

在王国峰看来,垃圾分类是个细致活儿。村民先在家里将垃圾进行初步分类,等他上门收取时,进行二次分类后,再将垃圾按照可腐烂、可回收、有毒有害、其他不可回收四类,分别投放到村里的垃圾回收站。王国峰介绍,以前节假日村里垃圾一多,村民有时分得不细致,他的工作量就会比平时增加不少。「村里通过实行评比、积分等奖优罚劣制度,动员大家实行垃圾分类,现在村民垃圾分类做得很好,我的工作量少多了。」王国峰笑着说。

收好垃圾后,记者随王国峰来到垱子岭村村口的垃圾回收站。他熟练地将厨余垃圾倒入堆肥池,并将其余垃圾准确地投入分类垃圾桶。「现在收上来的垃圾基本都分得比较准确,我只要分类投入垃圾桶就行。」王国峰指着回收站里的垃圾桶说。记者看到,垃圾回收站点里,可腐烂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不可回收垃圾等垃圾桶依次排开,桶上还用简笔画形象地标记出可以投放的垃圾种类。「现在垃圾分类,小娃娃都知道怎么分。」王国峰笑着说。

村民自己在家将垃圾分类之后,由村里的保洁员收上来进行二次分类。这就是西峡县实行的「二次四分」垃圾分类法,实现源头减量,提高综合利用率。据了解,「二次四分」法推广后,可实现农村垃圾源头减量60%左右。

村里家门口的分类垃圾桶不仅「消灭」了村里的垃圾堆,还促进了西峡县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厨余垃圾堆肥还田,纸壳、玻璃等垃圾回收再利用,剩余部分垃圾则进行焚烧发电。据了解,西峡已建成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的焚烧发电项目,目前已累计发电3.2亿度。

污水沟变清了

一大早,五里桥镇黄狮村油坊组村民周彦常就开始忙碌起来。他认真地将自家院内院外打扫了一遍,连门前的水泥路也一并清扫干净。「以前村里水沟恶臭熏人,现在河水清了,环境美了,咱还不把家里的院子拾掇干净。」周彦常说。

一说起家里的生活污水有了「出路」,周彦常就打开了话匣子。「以前家里洗菜、洗碗的水没地儿排,只能倒到家门口的大街上。夏天特别脏,冬天结冰后人经过很容易摔跤,大孙子都不愿回来。」周彦常指着家里新安装的排污管道说,以后家里的生活污水都通过管道流走,家门口干净了,心情也舒畅。

从周彦常家里出来,走在宽阔整洁、标线清晰的村路上,黄狮村党支部书记张青云介绍,就在这条柏油路下,埋着村里的一根根排污管道,村民家中的生活污水就通过污水管网,直接流入村里的污水处理站。

在黄狮村村头,一个由栅栏围起的「小花园」,正是村里处理生活污水的人工湿地。「别看湿地不大,我们黄狮村所有的污水都靠这儿呢!」随着张青云指点的方向看过去,记者看到,一股清水正缓缓地从管道里排出。

原来,村里的污水通过管网汇入到这块湿地后,经过沉淀和人工湿地吸附水中的氨、氮、磷等物质,即可排出符合农业灌溉标准的清水。「湿地生态系统不仅处理了村里的污水,还能变废为宝,节约灌溉用水,一举两得。」张青云说。

除了黄狮村的生态湿地模式,西峡县还结合山区县的特点,探索出了庭院式分散处理、村落集中处理、纳入集镇污水处理厂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目前,各乡镇因地制宜选择治污模式,全县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15个,铺设污水管网198公里。据统计,西峡县已整治坑塘500余个,1.2万农户生活污水直连乡镇污水管网或小型生态湿地。

生活环境变好了

桑坪镇桑坪村岭根组村民杨祖伟今年过了一个忙碌的春节。他和老伴不仅要给回家的孩子准备团圆饭,还要忙活家里的农家乐。「过年家里热闹,生意也红火!」杨祖伟坐在自家院里的石凳上,喜滋滋地给记者算起了这段时间的收益。

「村里的环境好了,游客们住得舒服,玩得开心。」在杨祖伟看来,今年生意好与村里亮丽的景色分不开。走在桑坪村乡间小道上,旧陶罐做成的花盆排列整齐,随处可见用蒿草装饰的拱门,旧轮胎做的秋千,还有就地取材、方便村民和游客休息的石桌、石凳。「我们现在走的这条生态景观廊道,里面的大小物件有群众自己做的,有在外乡贤捐的,村民都踊跃参与到环境清洁中来。」杨祖伟感慨道。

好环境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生意很红火,去年暑假每天都有好几拨客人来院子里采摘。」春节假期刚过,五里桥镇前营村村民翟青峰家已经把庭院中的架子整理出来。「要是夏天来,满架子都是葡萄呢!」翟青峰说。原来,他利用家里的小菜园种起了葡萄,去年夏天就有不少游客来他的院子里采摘。

「以前院子里面放了很多杂物,又脏又乱,现在大家都比着干,看谁把院子收拾得更干净,不仅种菜,还种了很多花草,生活环境越来越美了。」翟青峰说,「葡萄树从四月初开始起苗,固定、定枝、打叉、定穗,到七月就可以上市销售。」提起院子里给他家带来好收益的葡萄种植,翟青峰满面笑容。

村里的大环境好起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扮靓村庄的行动中来。村民不仅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还用心装扮自家的小院。有的做了好看的盆栽,有的在院里布置了水车微景观,还有的用废弃的房梁装饰了鸡舍。干净整洁、别具特色的乡村美景也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据介绍,西峡县85%的行政村已开展「六乱六清」整治工作,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去年,西峡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061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5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7%和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