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中国与东南亚基建互联「高速推进」,学者称「最焦虑的是美国」

2024-09-29社会
【文/观察者网 严珊珊】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企承建的铁路项目在东南亚破土推进,「遍地开花」,与此同时,美国正在该地区「失去人心」。
9月28日,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发文称,东南亚在中国的投资和外交决策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东盟稳扎稳打、实现互利共赢,在中美竞争升温之际,中国「在关键战场占据了优势」。
报道援引香港亚洲研究中心(RCAS)主任彭念的话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可能有助于阻止美国「诱骗」东南亚国家进入其轨道,同时降低东南亚国家迫于美国压力与中国「经济脱钩」的风险,「美国应该是最焦虑的那个」。
2024年9月25日,旅客在中老铁路磨憨站旅检大厅排队接受安检。新华社 磨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供图
中国 与东南亚合作项目取得新进展
上个月,由中企承建的柬埔寨德崇扶南运河项目如期开工。待建成后,全长180千米的德崇扶南运河将成为柬埔寨一条重要水道,减少该国国际航运对邻国越南的严重依赖,为其经济增长铺平道路。
2024年8月5日,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和夫人文拉妮(中)按下按钮,开启德崇扶南运河的奠基仪式。 视觉中国
同样在8月,越南经过多年摇摆,终于决定进一步在铁路建设方面向中国靠拢。8月18日至20日,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苏林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他上任后的首次出访。经过会谈,中越两国同意加快推进两国铁路、高速公路、口岸基础设施「硬联通」,双方就标准轨铁路项目达成一致,中国同意为越南制订谅山-河内、芒街-下龙-海防标准轨铁路项目规划和老街-河内-海防标准轨铁路项目可研报告提供支持。
【南华早报】称,这些合作进展表明,中国在东南亚的基础设施建设处于高速推进阶段,分析人士称,这可能会让中国在一个「关键战场」上比美国更有「地缘政治优势」。
报道提到,这种趋势正在东南亚地区全方位铺开。连接中国昆明与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自2021年12月3日全线开通运营。根据昆明海关数据,截至今年9月16日,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累计突破1000万吨大关,货值高达407.7亿元。
今年7月,连接泰国和老挝的跨境铁路客运列车开始试运行,该线路的开通将改善泰老两国间的铁路交通,也将连接中老铁路,促进泰国、老挝与中国的贸易、物流与人员往来。
2024年1月26日,泰国曼谷到大城的火车上从车窗内拍摄正在修建的中泰铁路(曼谷—廊开高速铁路),修建中的铁路桥墩。 视觉中国
与此同时, 【南华早报】称,印尼雅万高铁顺利运营后,印尼已开始和中方讨论扩建高铁网络一事。
此外,马来西亚今年重启该国首条连接首都吉隆坡和邻国新加坡的隆新高铁计划,此前两国政府未能就该项目的早期版本达成协议,有报道称中企参与投标。
香港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彭念日前告诉【南华早报】,在中老铁路2021年开通之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铁路互联「几乎为零」,而如今,已「遍地开花」。
彭念认为,如果中国与东南亚能实现陆地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和航空)的「无缝对接」,那东南亚会被牢牢纳入「以中国为中心的供应链」,这将有助于北京抵御美国「诱骗」东南亚国家进入其轨道,同时降低东南亚国家迫于美国压力与中国「经济脱钩」的风险。
「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展如此迅速,我认为美国应该是最焦虑的那个。」他补充称,由于资金和决策机制的限制,美国及其盟友日本不太可能完全满足该地区对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这给中国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则认为,中国与东南亚基础设施合作最近取得的进展并非「加速」或「新阶段」,而是一种「延续」。
李明江称,与过去十年中已经落实的合作项目比,目前没有出现数量或质量上的「飞跃」。但他强调,东南亚是中国参与基建合作项目的「优先」区域,并补充称,过去30年的经济合作帮助北京在该地区的整体影响力超过华盛顿,处于「领先地位」,「这种影响还会持续」。
他表示,不断增长的基础设施投资将有利于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的关系,不仅有助于中国与其他大国争夺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东南亚国家也将从这种合作中获益,促进当地经济的长期发展,并在跨国合作中有机会与其他大国讨价还价,获得更多关注和支持。
美国在东南亚支持率下降
【南华早报】提到,中国已连续15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4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据中国海关总署消息,今年前8个月,我国对东盟进出口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15.7%。其中,出口2.69万亿元,增长13.1%;进口1.81万亿元,增长5.7%。
2024年4月13日,中国西双版纳至老挝琅勃拉邦首发列车(右)停靠在西双版纳站站台。新华社记者 王静颐 摄
9月3日,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李光耀东南亚研究协会主席、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郭晨熹(Lynn Kuok)在美国【外交事务】发文探讨为何「美国正在失去东南亚」。
文章援引一项今年对东盟十个国家的「精英」开展的民调结果称,被问到如果东盟被迫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选择,应该与谁联盟时,大多数受访者选择了中国而不是美国。这是2020年调查增设这道问题以来,中国首次成为大多数受访者的选择。
郭晨熹称,美国支持率的下降应该给华盛顿敲响警钟,因为华盛顿方面「将中国视为其主要竞争对手,并将印太地区视为一个关键战场」,「东南亚位于这一广阔而充满活力的地区的地理中心。」
对于中国在东南亚的基础设施投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3月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东南亚是「一带一路」首倡地之一和重点合作方向,倡议在当地先行先试,成果斐然,切实惠及各国人民。中方将继续以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为重要指导原则,落实好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同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合作,助力各自国家现代化进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