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深处,奏响战斗旋律
■陈泽生 解放军报记者 向黎鸣
海军某潜艇支队注重贴近部队特点,打造战斗文化,培育战斗精神。图为潜艇劈波斩浪前行。丁国伟 摄
「不要问我在哪里,问我也不能告诉你;我们是中国海军潜艇兵,航行在深深的海洋里……」
这是一首名叫【不要问我在哪里】的歌曲。它是在大洋深处响起的旋律,是属于潜艇兵的胜利之歌。
海军某潜艇支队有一个特殊的传统,每当成功完成任务,艇上都会播放这首歌曲。不少官兵说,感觉歌曲很提气,大家爱听、爱唱。
这首歌曲的传唱,是该支队紧贴部队特点和官兵需求,聚力打造战斗文化的一个缩影。
据该支队领导介绍,近些年来,他们以舱室战位为载体,综合运用氛围营造、仪式感召等手段,贯穿「向战」的主线打造战斗文化,在以文铸魂中鼓舞军心士气、磨砺战斗意志、激发战斗精神,收到良好成效。
一
「深蓝出击、舍我其谁」「见证我的成长,见证我的青春」……幽谧的深海之下,正进行一场仪式活动——某次攻防训练开始前,潜艇官兵在鱼雷雷身空白处写下战斗寄语。
「3、2、1,发射——」仪式结束后不久,这枚写着豪言壮语的鱼雷疾驰而出,消失在胜利的远方。
在雷弹上留下寄语,是战斗文化的一种具象表达。结合任务进程开展具有潜艇特色的仪式文化活动,是该支队长期以来坚持的优良传统。出征的前一夜写家书,执行重大任务前的宣誓活动,「我在深蓝向祖国报告」总结大会,任务完成后见机举行的「水下尖兵」表彰仪式……「通过仪式活动培育官兵战斗精神,已成为我们日常教育的重要抓手。」该支队政治工作部领导说。
「喝下这口水,成为潜艇兵。」在潜艇计划航行的至深点,一场特殊仪式——潜艇兵成长礼正在举行。
背靠海军军旗,面向全艇官兵,第一次远航的新潜艇兵们,郑重地从老兵手中接过装着海水的半透明灯罩……
「在经历过新兵集训、专业培训、理论和实操考核后,我们才有资格上艇参加远航。大家觉得,只有品尝过任务最深处取得的海水,才可以称为真正的潜艇兵。」感受了咸涩的海水,新兵郝可鑫更加理解了班长所说「成长礼不仅是梦想达成的时刻,更是需要承担更多责任的转折点」。
如今,该支队各艇员队在远航前后,均会组织10余种贴近战位、贴近官兵的仪式文化活动。这为他们水线以下、与世隔绝的远航历程注入精神动力,激励官兵献身使命、建功战位。
二
某次远航,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深度突然发生超出预计范围的变化。瞬息之间,中士张涛凭借着条件反射,不断调控眼前一个个红色与蓝色的阀门,成功控制住潜艇深度。
危难之际迸发出的能力,是战斗力的生动体现;这样的战斗力,只能源自平时的日积月累。
「在营区、艇内营造浓厚的备战打仗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官兵胜战能力。这是一项有效的文化建设措施。」该支队领导说。
漫步在该支队营区,主题雕塑、灯箱展板等文化景观按照记录荣誉、具有「海味」、激扬斗志的要求建设;丰富多彩的「光影军营」「书香军营」等活动让军营处处是课堂、官兵时时受教育。走进某潜艇舱室,「祖国在我心中」「百人同操一杆枪」等标语点缀在战位间;艇员宿舍门上,富有海洋特色的标签寓意着艇员的能力需求……
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把向战、为战、能战的战斗文化融入营区建设、舱室布局里,既是基层文化建设的一种具体形式,也带来文化建设「含战量」的不断提升。
「实践中,我们还把对抗文化、竞赛文化等融入军事训练,广泛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我们既让身边先进典型上墙上报,又经常组织向典型看齐、争当标兵活动,不断焕发艇员投身军事训练、苦练杀敌本领的意志力量,让大家在直面血与火、苦与累中砺血性、强胆气、增本领。」该支队领导介绍。
在一次任务中,面对某电子设备突然失灵、严重影响潜艇航行安全的偶发性故障,某艇员队立即组织抢修。各战位官兵有条不紊进行数百个动作控制姿态,让潜艇转危为安。
处置完危机后,许多艇员在经过「艇由我操纵、我听党指挥」那条红底标语时,都自发地用袖子擦去上面的水汽。对他们来说,水下航行需要有「艇由我操纵」的实力,更要有「我听党指挥」的信念。艇行万里不迷航,千难万险能归航。官兵说,在漆黑的深海里,那句标语触动心灵,给了他们莫大的力量。
三
俗话说,气可鼓而不可泄。如何让官兵全时保持能战、善战的状态,这是一道摆在该支队领导面前的必答题。
发扬优良传统、丰沛战斗动力,是他们作出的探索之一。
——在某潜艇舱室的醒目位置,有一张以潜艇航行于远海大洋为底图的大相框。老艇员们都会将自己在重大任务中遇到的难忘故事写在上面,激励后来者。
——该支队许多艇员队,都留存着老一代艇员艰苦求学时的一份份手绘电路图。一笔一画的文字、清晰可见的标注,这些泛黄的纸页已成为年轻艇员「兵之初」学习的「教科书」,激励他们将细致严谨的追求融入血脉。
优良传统,凝聚历史,砥砺当下。潜艇兵们在一次次寻根溯源、共鸣共振中找到不同历史经纬的参照系,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从优良传统中汲取战斗动力,要学懂传统,更要将感悟付诸行动。」在该支队领导看来,这需要久久为功、育在经常,需要在潜移默化中铸魂育人、固本培元。为此,他们依托支队军史长廊等场所,常态开展「军史长廊话军魂」活动,讲好光荣历史、阐释精神传承;每逢重要节点,他们会邀请已离开支队的老潜艇兵回营,举办新老兵对话会……
在该支队举办的某主题晚会上,伴着一段段视频资料,身着不同时代军装的5名战士登台讲述支队老一辈艇员劈山填海建家园、千里挺进某海域的故事。台下官兵在情感激荡中,默默丈量自己与前辈的距离,更加坚定了逐梦军营的理想信念。
如今,这类有战味的历史讲述、情景表演,已经成为该支队举办的各类晚会中颇受欢迎的一类节目,也成为官兵深入了解潜艇兵历史的重要方式。
「通过历史重温过去、厚植底色、铸牢军魂,战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底蕴与具体承载。」该支队政委说。
举氧烛、钻水密门……大洋之下,一场潜艇兵独有的「潜艇运动会」拉开序幕。狭小的舱室中,加油声和呐喊声此起彼伏,「战」味与「趣」味越来越浓,官兵在意志与体力的较量中释放自我、积蓄动能。
运动会结束不久,战斗警报在潜艇中骤然响起。他们立即奔赴各自战位,向着下一个战场进发……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