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新春走基层|近500名建设者春节坚守岗位 新建佛山站冲刺建设节点

2025-02-04社会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严锦程 图/受访者提供
佛山市禅城区的新建佛山站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数层钢筋纵横交错,组成地面、墙和柱子的雏形,施工人员穿梭在银灰色的钢筋丛林中,这里就是近期佛山最繁忙的建设工地之一。
24小时不停工作业
新建佛山站项目由中铁建设、中铁二十五局、中铁城建联合建设,是广湛高铁在建规模最大的站房,总建设规模29.4万平方米,站场规模4台9线。建成通车后,将弥补佛山北上通道短板,大幅缩短与周边城市的通行时间,并推动广州市和佛山市中心一体化发展。
2024年12月20日,佛山站项目进入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广铁集团站房建设指挥部及施工单位计划在今年2月20日前,完成轨行区承轨层总重1.98万吨钢筋的搭建和绑扎工作。春节期间,施工人员将采取两班倒,24小时不停工作业,为2月28日承轨层的顺利交付作最后冲刺。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将来会成为佛山站负一层底板,钢筋搭完后就要浇筑混凝土了。」中铁建设钢筋工组组长朱光全介绍,钢筋是建筑的骨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是建造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
今年52岁的朱光全,从事钢筋工已有28个年头,负责现场生产和安全工作。「佛山站工期紧,今年我和这里一大半的工友都会留在工地过年。」说罢,朱光全穿过「钢筋迷宫」狭小的安全通道,来到上一层1标段4区,这里是未来车站地下停车场区域。由于该区域位于塔吊盲区,只能靠人工扛运钢筋和金属内架,他们将钢筋交错铺设,用铁撬拨整齐,然后熟练地运用小钩子用铁丝把钢筋绑扎好。
引进了智能建造体系
施工再忙,安全不忘。在佛山站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引进了智能建造体系,运用一大批「黑科技」对机械、人员和能源进行全方位安全管控。
「这顶安全帽看似普通,其实里面大有文章。」中铁二十五局现场负责人袁宽指着头上的安全帽说,「我们引入了AI蜂鸟盒子系统,在安全帽内植入一块饼干大小的芯片,利用北斗卫星基站,精准识别每一名场内施工人员的位置,通过安装摄像头实现人员实时定位、作业实时监控。」
跟随袁宽的脚步继续深入现场,远处6台「铁建智塔」正有序作业。袁宽介绍,「铁建智塔」即智能化塔吊,平均高度约35米,集塔吊群管控、防碰撞系统、智慧照明、实时广播预警等功能于一体,现场还增设了环境监测、天气预报、鹰眼AI识别摄像机、高支模检测、混凝土测温等多重保障措施,为施工安全和人员安全保驾护航。
由建设方和施工单位组成的佛山站项目联合党支部还成立了安「薪」过年服务专班,负责解决工友返乡返岗车票预订和工资结算工作。相关单位一同策划了系列具有禅城特色的春节活动,让坚守在岗位上的近500名建设者同样能过一个年味浓厚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