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高峰,申城气温接近冰点。
天蒙蒙亮,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交警支队机动大队副大队长、「肖玉泉中队」带头人倪嘉辉早早来到岗位,护航寒流下的早高峰车流。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完成工作任务后,趁着工休间隙,他带着今年刚入队的青年民警韩悦和蔚彦峰赶到了「琳妈」居住的大桥街道敬老院。
图说:今天上午,「肖玉泉中队」带头人的倪嘉辉为属虎的陈爱琳老人戴上虎头帽 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 摄
「琳妈,生日快乐!」「也祝爷叔阿姨们身体健康。」倪嘉辉笑着将蛋糕放在桌上,大家纷纷送上祝福。坐在轮椅上的「琳妈」紧紧握住倪嘉辉的手:「又让你们费心了。」
「来,我们一起吹蜡烛!」烛光中,「琳妈」的笑容如同孩子般灿烂,她闭上眼睛,许下了心愿。看着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倪嘉辉不禁回想起10年前与「琳妈」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
从警第一课
那一年,倪嘉辉成了杨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的一名交警。
「走!跟我去个地方。」从警第一课,出乎意料,师傅金海波开着摩托车带他驶入了蒋家浜的小弄堂。小心翼翼地爬上吱嘎作响的木楼梯,倪嘉辉第一次见到了坐在轮椅上的陈爱琳母女。倪嘉辉吃了一惊,更令他吃惊的是,师傅和她们熟络如家人。金海波看出他的疑问,一边招呼他帮忙干活,一边打开记忆的闸门,讲起了一段动人往事。
1999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杨浦分局交警支队的肖玉泉警官在长阳路江浦路口巡逻时,遇到了一对母女。当时,女儿正趴在石墩上哭泣,母亲一边劝慰一边也在抹眼泪。询问后才得知,女孩名叫佳丽,父亲早逝,腿脚残疾的母亲陈爱琳独自抚养患有先天脑瘫、身心发育迟缓的女儿,生活十分艰难。
那天,佳丽因为羡慕同龄孩子手里的文具而哭闹,肖玉泉毫不犹豫地掏出了100元,让陈爱琳给女儿买文具。临别时,他留下了自己的传呼机号码和一句承诺:「有难处,找我。」
从那时起,这位素不相识的民警,成了陈爱琳母女生命中的一道光。
图说:肖玉泉(右一)生前带队为陈爱琳修缮房屋 受访者供图(下同)
第二年夏天,上海进入台风季。一天,肖玉泉的传呼机响了,电话打过去,另一头是陈爱琳无助的声音:「家里成了水塘,肖警官,我该怎么办?」没有丝毫犹豫,肖玉泉立刻赶了过去。陈爱琳的家在蒋家浜,当时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多。肖玉泉走入母女俩蜗居的十几平方米小屋,里面污水漫溢、一片狼藉,小佳丽的哭声让人心碎。肖玉泉马上联系房管所,找来各种遮挡材料,同时发动同事帮忙,大家肩扛手抬,硬是在弄堂里筑起了一道防水坝。
那天,前来帮忙的金海波第一次与陈爱琳母女相识,肖玉泉的无私善举深深打动了他。当时邻居们纷纷夸赞:「杨浦交警好样的,还帮老百姓修房子!」金海波听了,又激动又自豪。
一次次倾情相助,陈爱琳的邻居们也都和肖玉泉熟络起来,大家都亲昵地称他为「肖肖」。在那片老弄堂,「肖肖」成了温暖的代名词,他不仅为母女俩修缮房屋,更为佳丽的求学路四处奔波。在他的努力下,16岁时,智力发育迟缓的佳丽终于可以「破例」到家附近的小学借读。开学第一天,她迫不及待地拿着书本和肖玉泉拍下一张合影。
2001年,肖玉泉通过选拔,成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的贵宾车开道民警。谁能想到,命运却和这位好警官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一次训练中,肖玉泉突然晕倒在车内。后被诊断出罹患肝癌,且已到了中晚期。即便病痛缠身,肖玉泉对陈爱琳母女俩的牵挂也从未减少。生命最后时刻,他还委托爱人将自己的奖金给母女俩送去。
2002年2月15日,肖玉泉走完了短暂而不平凡的39年人生。他被公安部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他所在的杨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五中队也被命名为「肖玉泉中队」。
与肖玉泉同一岗组的金海波,过去常在工作中与他交接班。告别时刻,他作了一个决定,在心里和老战友进行了最后一次交班——接过肖玉泉的「接力棒」,继续照顾陈爱琳母女。「肖肖的精神在无形中指引我们,要把这份责任延续下去。」
图说:肖玉泉去世后,金海波(右一)等默默接下照顾陈爱琳母女的重任
金海波也成了蒋家浜那条狭窄小弄堂的常客。一听见摩托车的「轰隆」声,邻居们就知道肖肖的同事海波来了。他帮母女俩买米、买油、换电线、粉刷卧室、接电话线……棚户区用水不便,酷暑时节,行动不便的母女俩想洗个澡都十分艰难,金海波就联系房管所,在阳台的角落里建了一个小淋浴间,虽然不足1平方米,但天天都能坐在喷头下从容地洗个澡再上床睡觉,那个夏天佳丽特别开心。
一棒接一棒
一件件小事,积累着陈爱琳母女对「肖玉泉中队」民警的信任与感激。她们知道,这都是可以托付的人。
所以,当金海波把身高1米83的倪嘉辉领进陈爱琳家,她一下子就记住了小伙子的名字。在师父带领下,倪嘉辉也成了陈爱琳母女的「拐杖」和「轮椅」,逢年过节上门探望,遇到急难愁盼时及时相帮。后来金海波工作转岗,但关爱从未少过半分,倪嘉辉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永远记得师父那句质朴的话:「只要身上还穿着人民警察制服,这份关爱不能断档。」
在「肖玉泉中队」的帮助下,陈爱琳母女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平日里笑声也逐渐多了起来。谁能想到,厄运又一次无情地降临。2016年,身体孱弱的佳丽因病去世。陈爱琳一时无法接受形影不离的女儿就这样永远离开,仿佛整个世界都崩塌了,一下子没了精神支柱。绝望中,她一度想过自杀。
为了开解老人,那段日子,只要一有时间倪嘉辉就去探望她,陪她聊天,做些能让她开心的事。
倪嘉辉性格内敛,以前去探望陈爱琳,总是跟在师父身后,活没少干,但就是不太知道该和母女俩聊些什么。如今,面对极度低落的陈爱琳,他想着法子找话题与她谈心。看着比自己年长30岁的陈爱琳那憔悴的脸庞,倪嘉辉突然想到:「这不就是一位需要我照料呵护的妈妈吗?」从那时起,他改口叫陈爱琳「琳妈」,起初还有些羞涩,但越叫越顺口,越叫越自然,这令陈爱琳感慨不已——女儿虽然去世了,但多了一个「儿子」嘉辉,他下班就「回家」,帮忙「买汏烧」。无微不至的关爱,让陈爱琳逐渐走出伤痛,也对倪嘉辉有了家人般的依赖。
后来,蒋家浜面临动拆迁,搬离「脏乱差」和黢黑的小房间本是令人欣喜的事,但「琳妈」却纠结了起来,一见嘉辉就念叨:「你们待我这么好,我不想离开这里,怕搬远了,就再也见不到你们了……」2017年,陈爱琳拿到动迁补偿款后,选择住进了大桥街道敬老院。这里离倪嘉辉工作的地方更近,倪嘉辉也去得更勤了,老人这才安心了下来。养老院的其他老人都羡慕「琳妈」有个「警察儿子」。
外面的世界
图说:倪嘉辉带队看望陈爱琳
这些年,陆续有新警加入「肖玉泉中队」,都是在敬老院里上的「从警第一课」。他们仿佛真的是老人们的儿子女儿,和喜欢听革命故事的九旬老人聊长征、抗战,逢年过节,带着笔墨红纸和老人们共写春联……他们的到来,让敬老院里总是充满欢乐的气氛。
陈爱琳性格敏感内向,刚到敬老院不太适应,总喜欢背对别人安静地坐着。听说老人唯一会的社交游戏是打扑克,倪嘉辉就买来扑克牌,陪她玩「争上游」,还拉来别的老人一起玩,让陈爱琳逐渐放松下来,顺利融入敬老院的生活。因为生活无忧,后来倪嘉辉去探望时,陈爱琳常会打趣地说:「你看我最近是不是又胖了。」
生活越来越好,陈爱琳最大的遗憾就是女儿佳丽走得太早,没能享受到好日子。每每和倪嘉辉说到动情处,她都禁不住潸然泪下。倪嘉辉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尤其是这两年自己也当了爸爸,更能体恤陈爱琳这大半生的不易。他意识到,相较于过去十多年纾困解难式的帮扶,独自一人住在敬老院的「琳妈」更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
靠轮椅才能短距离行走的陈爱琳,平日里几乎没有出门的机会,但倪嘉辉能从她日常的眼神中、言语间感受到她对外面世界的渴望。他决定多带着「琳妈」出去走走。起初,因为怕给倪嘉辉带来麻烦,陈爱琳总是拒绝,倪嘉辉做了好几次思想工作才终于说服她。
第一次出门,倪嘉辉专门找了一辆车,请女民警调班陪同,带着「琳妈」去滨江看两岸风光,又去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参观,还回到她住了半辈子的蒋家浜兜了一圈。新旧对比给陈爱琳带来极大的震撼,但看到青年民警为了帮自己上下车,又抬又背,连女民警都累得浑身是汗,她心里特别过意不去。
今年学雷锋日,倪嘉辉和队友们再次「策划」带琳妈外出。这次他们总结「经验教训」,精心设计了一条「无障碍」出行路线:晚上7时30分,倪嘉辉和队友们先带陈爱琳从平凉路、临青路坐上了一辆无障碍公交车,到平凉路怀德路下车,再从江浦路推着轮椅去杨浦滨江。
4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民警,陪着陈爱琳一边聊天一边逛。当高楼林立、灯火璀璨的都市夜景映入眼帘,陈爱琳禁不住感慨:「完全变了样!我已经20多年没看过上海的夜景了!」回家的路上,陈爱琳说自己从来没有坐过地铁,想看看地铁是什么样子。这是老人这些年来为数不多地主动提出要求,民警们便推着她,坐上了人生中的第一趟地铁列车。那天以后,倪嘉辉发现,「琳妈」的生活中笑声更多了,对未来也更有期盼了。
「陈阿姨,这是嘉辉和您上次一起去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拍的纪念照。」今天上午的生日会尾声,民警们将两个刻有「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为人民」题字的纪念相框分别送到陈爱琳和倪嘉辉手中。原来,那天倪嘉辉和「琳妈」作为首批观众入馆参观,这一珍贵瞬间被永久记录在了展示馆的展陈当中。
回到单位,倪嘉辉把相框郑重地摆在了办公桌最醒目的位置。25年时光如白驹过隙,今天的他已成长为「肖玉泉中队」的带头人。那一份爱与责任,也正从他手中传递给更多年轻人,激励他们当好交通安全守护者、人民城市暖心人。
本报记者 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