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如何按自愿、弹性原则推进延迟退休?解读来了→

2024-09-17社会
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
此次改革强调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以确保不同群体的需求得到满足,并配套相关政策以保障职工权益。如何更好地保障大龄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和养老服务?延迟退休坚持自愿弹性,将如何有序推行?一起看专家解读↓
渐进式延迟退休将实施
坚持自愿、弹性等原则
根据决定,从2025年1月1日起,用15年的时间,将男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四个月延迟一个月,分别逐步延迟至63周岁和58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二个月延迟一个月,逐步延迟至55周岁。
改革方案明确,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介绍,以男职工为例,2025年1月至4月满60周岁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零1个月;2025年5月至8月满60周岁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零2个月,以此类推。总的来看,以这种方式推进,幅度较小,节奏平缓。
职工达到领取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后,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男职工60周岁及女职工55周岁、5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同时,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若与所在单位协商一致,也可选择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最长也不超过3年。
王晓萍指出,实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后,退休年龄由原来的一个刚性节点,拓展成为一个弹性区间,增加了职工的自由选择空间。并且,弹性退休制度的实施不得违背职工意愿,不能违法强制或变相强制职工选择退休年龄。
调整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
由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
随着法定退休年龄的延迟,改革办法对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也相应作出了调整。从2030年1月1日起,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将由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每年提高6个月。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不满最低缴费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通过延长缴费或者一次性缴费的办法达到最低缴费年限,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改革办法专门设立了5年的缓冲期,在2025年到2029年期间退休的职工最低缴费年限仍为15年。
「主要考虑到部分缴费年限15年左右的职工已经临近退休,设立5年缓冲期,可以减轻对他们的影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表示,对于2030年后退休的职工,最低缴费年限不是一下子就提高到20年,而是小步调整,每年提高6个月。便于尚未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的职工,提前做好参保安排。
保障大龄劳动者职业健康
特殊工种可申请提前退休
针对公众高度关切的民生问题,决定同时明确了健全养老保险激励机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保障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基本权益、健全养老托育服务体系等措施。李忠表示,决定还就大龄失业人员保障和特殊工种等提前退休作出专门规定。
「对于大龄失业人员,明确了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相关政策。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人员,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年限将延长至法定退休年龄,并由失业保险基金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
李忠表示,特殊工种劳动者和高海拔地区工作的职工将获得特别保护。「办法规定,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等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以及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职工,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大龄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于学军表示,要将劳动者特别是大龄劳动者的健康保护工作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职业健康监测工作,分析掌握劳动者健康状况,防范大龄劳动者职业病及职业健康风险。
「根据大龄劳动者的健康需求,需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职业病防治能力和职业健康保护水平。」于学军表示,还要落实地方及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督促用人单位依法落实主体责任,切实保护包括大龄劳动者在内的广大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体系
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后,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强调,要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构建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此外,还需做好养老服务兜底保障,扩大和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比如,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使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便利、可及的养老服务。依托社区积极提供居家上门服务,在助餐、助医、社会参与和失能照护等方面加大政策供给。优化养老机构的功能结构,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通过多措并举,缓解家庭养老压力,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延迟退休如何有序推行?
专家解读「十六字方针」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指出,老年人的民生福祉关乎千家万户,「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这16个字充分考虑了现有制度,并从社会、家庭和制度各方面综合考虑,形成了这一改革的方向和原则。」
「小步调整」,简单来说就是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采取渐进式改革,用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节奏总体缓慢。赵忠指出,若对临近退休者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可能会造成较大冲击。
「弹性实施」,就是不会搞「一刀切」,不是强制规定每个人必须达到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而是存在一定个人自由选择的弹性空间。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表示,这意味着,在统一实施延迟退休的基础上,满足一定条件时,根据自身情况和个人意愿,可以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或弹性延迟退休。坚持弹性原则有助于创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就业岗位,从而容易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
「分类推进」,意味着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不是所有人「齐步走」,而是要与现行制度平稳衔接。改革不是让所有人直接延迟到多少岁,而是区分不同群体,采取适合其特点的节奏,逐步到位。
赵忠认为,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对不同劳动者劳动权益的关注。「不同群体、职业和性别之间存在客观差异,例如一些工作岗位较为艰苦,因此国家在退休安排上制定了不同的政策。此外,改革需要同时考虑这些客观差异与现行制度的衔接,以更好地进行推进和过渡。」
「统筹兼顾」,指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单兵突进」。
赵忠表示,对于与原退休年龄相关的政策,要随着改革进行相应调整;对于改革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也需要相应配套措施及时跟进。「推出针对老年群体的政策措施,例如发展银色经济,推动老年银色产业,通过市场化手段提供更高品质和更多元化的服务。」
记者注意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与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相比,增加了「自愿弹性」和「稳妥有序」。
对此,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封进表示,这一改革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促进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并通过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不同人群的退休意愿各不相同。人力资本较高且社会需求较大的群体倾向于晚退休,而一些身体状况较差或需要照顾家庭的人员则可能希望提前退休。」封进表示,如果按照自愿原则推进退休政策,更有助于人力资源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