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中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复合材料,能够在极寒环境下保持高强度和可塑性。他们认为,这项成果可应用于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的设备,包括航天、低温工业和极地领域。
相关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
俄罗斯国家研究型技术大学MISIS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学家共同研究了复合材料如何在低于-150°C的温度(低温)下发生断裂,并设置了一项任务,即研发出能够在这种极端条件下保持机械性能的新型复合化合物。
技术科学博士、MISIS大学物理教研室主任伊万·乌沙科夫表示:「新材料在受到冲击时不会碎裂成许多碎片,这与晶态和非晶态金属合金边界上的特殊瞬变过程有关。在这一边界出现裂纹会导致裂纹尖端前的原子跃迁,从而引起材料的强烈局部加温。加热后的金属更具可塑性,会改变断裂性,抑制裂纹扩展。这使得样本在低温条件下仍能保持强度。」
这位科学家指出,这种多层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在低温或超低温条件下运行的机器部件和结构,如航天、低温工业和极地领域。
伊万·萨夫罗诺夫指出:「我们正在研发的以晶态金属和金属玻璃为基础的复合材料易于获取,而且很容易加工改造。其制造技术基于不同成分材料的传统焊接。我们已经从理论和实验上确定了在各成分良好‘关联’的条件下金属玻璃不会发生结晶的有效温度。」
未来科学家计划改进这种复合材料的制造技术。他们还将改善其成分,以提高低温条件下的机械强度和抗辐射能力。
该研究在支持俄罗斯高校的国家计划「优先 2030」框架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