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挑事排挤中企,巨额关税回旋镖砸美企自己头上了

2024-10-08社会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大多数经济学家公认的是,关税是一件棘手的麻烦事,而且往往是无辜的消费者在为这笔糊涂账买单。经济统计数据虽屡见不鲜,但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后的真实情况究竟是什么样的?
美媒彭博社建议,如果想要了解中国和美国这两大超级大国间的经济竞争深度,不妨将目光投向阿拉巴马州的皮茨维尤以及弗吉尼亚州的恩波利亚。
根据彭博社8日的报道,分处于这两个小镇上的美国本土企业与中资企业,围绕集装箱骨架车的进口问题,展开了一场长达近5年的关税拉锯战。
诚如「关税之争鲜有完美结局」这句话所言,最终挑起纷争的美国企业自食其果,饱尝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无尽苦楚;而被卷入漩涡的中资企业虽然得以艰难脱身,但也在繁琐冗长的调查程序中元气大伤。
位于恩波里亚的中资企业CIE的工人们。彭博社
据彭博社介绍,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这一贸易机制最频繁的使用者,中国商品日益成为其攻击对象。不过,随着201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律,允许任何利害相关方发起有关逃避关税行为的调查后,情况发生了转变,中资企业开始积极利用相关规定,对「单方面挨打」的局面发起反击。
文章中提到的这场针锋相对的胶着战,中美企业的争斗围绕着全球经济持续发展所需的一种普通产品展开:集装箱骨架车。这种产品被用于固定集装箱并运输至各地,在全球化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位于皮茨维尤的美国制造商皮茨(Pitts)本来并不生产这种产品。这家成立于1976年的本土企业过去一直为当地林业制造拖车,直到2017年才涉足半挂车市场,开始生产40英尺的集装箱骨架车。
而这个时候,世界上绝大部分的集装箱和拖车底盘都是由中国制造的。皮茨总裁杰夫·皮茨(Jeff Pitts)满腹牢骚称,由于来自中国的激烈竞争,皮茨的市场扩张很快陷入困境,他们的产品被拒之门外,「无论我把价格压得多低都没用,我没有竞争力。」
皮茨在皮茨维尤的工厂。彭博社
打不过就使坏。2020年7月,皮茨联合其他四家制造商组成美国集装箱骨架车生产商联盟,向华盛顿提出申请,要求对全球最大的集装箱业制造商——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简称「中集集团」,CIMC),生产的特定集装箱骨架车及其部件征收惩罚性关税。彭博社称,在新冠大流行期间,这家中企巨头的业务量达到巅峰,能够以当地制造商无以匹敌的价格售出超过4.5万个拖车底盘,占到美国年销量的一半还多。
不到一年,这些美国公司赢得了诉讼。2021年5月,美国拜登政府最终裁定,对进口自中国的集装箱骨架车及其部件征收超过220%的关税,此前的特朗普政府已经设定了25%的关税。这使得本来只要1万美元的中国骨架车,价格暴涨至3.5万美元。
更雪上加霜的是,当时正值新冠大流行期间,全球供应链动荡不安,本就已经出现集装箱拖车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来自中国的进口也停止了,成堆滞留在港口的集装箱无法转运,进一步加剧通胀问题。这让美国卡车运输公司和港口运营商苦不堪言,痛斥这一关税政策让严峻的供应链问题愈加严重。经济专家们也哀叹,数百万美国消费者正为此饱受痛苦。
美国拖车制造商则为空出的市场欢欣雀跃,承诺将提高产量并雇用数百名新工人。同时他们还继续致信拜登,以中企主导美国供应链的设备供应将威胁国家安全为由,敦促他维持关税政策不变。
一番恶意搅局下,皮茨的生意好转了起来。然而好景不长,这家挑事的美企很快体会到了什么叫「偷鸡不成蚀把米」。
为了避免受到新关税政策影响,中集集团下属的中集车辆将其美国全资子公司改名为CIE,并且投资了2000多万美元建立起一条全环节与中国无关的供应链。他们在泰国工厂里使用来自欧洲和韩国的钢材制造车架,再将车架运往CIE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总部和弗吉尼亚州恩波利亚扩建的工厂,最后与来自美国其他州的车轴、起落架等配件进行组装。
CIE产品。官网截图
加拿大人阿什(Trevor Ash)是CIE的首席执行官。在他看来,中集集团的做法,与本田、丰田等日本汽车制造商在20世纪 90年代应对美国进口壁垒的做法无二。到2023年,CIE在美国的两家工厂已经雇用了约400名员工。「我们已经完成了要求我们做的事。」阿什说。
重新调整业务的同时,CIE的高管们也注意到,由于中集集团被挤出市场,皮茨接到了订单,被要求在16个月里从一家越南私企进口近1.8万个拖车底盘。CIE怀疑其中含有来自中国的零件和原材料,尤其是被美国征收高额关税的中国钢铁。
2022年,中集集团向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提起诉讼,要求对皮茨的越南进口产品启动调查。去年3月,美国海关裁定这些进口产品含有「足够多的中国零部件」,应该按照新政策征收关税。当时皮茨已经进口了数千个底盘,这意味着他们将面临价值数千万美元的关税罚单。
刚刚从保护主义中获利的皮茨,突然要为保护主义付出沉重的代价,这对皮茨来说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这家公司对海关裁定提出了强烈抗议,总裁杰夫·皮茨坚称公司没有做错任何事,「这对我们公司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
按照他的话说,这家通常每年在通关上花费5000万美元的公司,因一纸裁决,一下子损失了2.5亿美元的预期总收入,还被迫推迟了一项高达1500万美元的投资计划。
直到今天,皮茨仍在对这起裁决提出抗辩,并在联邦法院起诉美国政府,斥责海关误解关税政策。其控诉称,一个本应保护美国生产商免受中企侵害的制度正在反过来惩罚该公司,就差大呼「倒反天罡」了。
与此同时,皮茨也没闲着。他又继续拉拢之前的四家制造商,再次向美国海关提出了针对CIE的新诉讼,声称CIE在泰国的工厂是掩盖将中国制造的骨架车运往美国的幌子。今年4月,CIE被认定不存在将原产于中国的产品通过泰国转运并出口到美国的规避行为,洗脱了嫌疑。
但由于这起破坏性调查拖拖拉拉,历时一年才完成,CIE仍然遭受了不小的损失。美国海关原计划在去年12月访问CIE的泰国工厂,但调查一直拖沓到4月才结束。在此期间,CIE不得不缩减在美国的生产,并暂停进口新车架,以避免向托管账户支付关税。
CIE的首席执行官阿什说,生产放缓和最终停产使该公司损失了1亿多美元的收入,有两百多个美国家庭失去了工作。
8月22日,中集车辆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北美业务收入为36.84亿元(毛利率16.60%),远低于去年同期的62.30亿元(毛利率25.90%),这导致了中集车辆上半年业绩的下滑。
中集车辆表示,上半年北美业务坚持合规化运营,成功通过了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的调查,经营安全性获得提升,并有利于促进北美集装箱骨架车业务回归常态化后的稳健发展,该公司将继续深耕北美业务。
彭博社认为,这些案例已经充分证明了,自诩用于保护美国就业的对华关税政策所带来的惊人后果。然而,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却罕见地在这一议题上达成一致。在保留特朗普时期的关税政策之后,拜登政府更进一步在先进领域设限,预计相关政策在11月美国大选后仍将继续维持。
当地时间9月1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宣布美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最终修订结果,不仅并未降低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的加征关税税率,还再次提高对口罩、医用手套、针头和注射器等产品加征关税税率,同时提出拟将钨、晶片和多晶硅产品纳入加征关税产品范围。
中方已对此多次回应指出,美国上届政府对华加征301关税,严重干扰了中美正常的经贸往来,已被世贸组织裁定违反世贸规则。美方不但不纠正错误做法,反而继续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滥用所谓的301关税复审程序,要进一步增加关税,这是错上加错。中方敦促美方切实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更不得增加关税。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自身权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