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潮新闻】
「要敢于对校园暴力说‘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学会拒绝诱惑和侵害,必要时寻求帮助和支持途径。」
……
12月8日上午,杭州市上城区法律援助中心、紫阳司法所契合第11个国家宪法日特别活动,联合上城区星觉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阳光同行 愿爱无碍」法护雏鹰星儿普法活动,浙江铭广律师事务所律师厉爱平受邀为10户有心智障碍孩子的家庭进行普法教育。
准备上课前,厉爱平告诉「法姐姐」,虽然已去过很多学校上普法课,但这却是她第一次面对这样一群孩子,「我觉得他们没什么不一样,可能有些孩子的翅膀是有形的,他们拥有的是隐形的翅膀」。
拥有隐形翅膀的孩子,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星星的孩子」。患有孤独症的他们,虽有视力却难以对视,有语言却很难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
和厉爱平一样,这也是「法姐姐」第一次接触到「星星的孩子」。在楼下等待电梯的过程中,一个理着干净平头、穿着黑色羽绒服、背着书包的小男孩笑着走了过来,「今天天气很冷,你们呢?」他不太流利地打着招呼,又伸出手紧握了下「法姐姐」的手,「是不是握得有点重?」他又改为轻轻地握了下,「妈妈教的,这样轻轻握,有礼貌。」
他开朗的样子,和「法姐姐」印象中不爱说话、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孤独症儿童不太一样。小男孩走进教室,坐在第一排。陆陆续续地,有家长带着孩子走了进来,把孩子送到座位后,他们坐在旁侧或者教室最后,跟着一起听课。
厉爱平开始上课。她把这堂普法课的重点放在了「伤害其他同学问题探讨」「人际交往与犯罪关系解读」「自我保护能力提升」等方面,「这些都是孤独症儿童走出家庭可能面临的问题,不仅孩子需要了解,家长也同样需要学习如何应对。」
小男孩端正地坐着,「法姐姐」问一旁的工作人员,「这是谁的孩子?看上去好乖呀。」「是我的儿子点点(化名),今年14岁。」面对「法姐姐」的夸奖,上城区星觉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胡雅文自豪地笑了,「我们星觉醒是由5位孤独症孩子家长共同发起,经民政部门批准注册的非盈利组织,服务中心里很多工作人员的家里都有个‘星星的孩子’。」
「最开始时,他甚至对时间都没概念。我教他在每一个日子上写日记,家里的日历撕了一本又一本。」从教会孩子沟通到陪伴孩子上学,胡雅文精心守护点点的成长路。
「后来我才知道,点点的情况算好的了。很多孤独症的孩子,面临的难题更多。」胡雅文说的正是中国孤独症患者的现状。超千万的孤独症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家庭,「融合」是他们共同的命题。
2019年,胡雅文成为星觉醒一员,为许多心智障碍家庭提供支持服务。通过开展家长读书会、提供公益法律和心理咨询、成立由心智障碍青年组成的电声乐队,每个「星星的孩子」在这里有了新的故事。2023年,星觉醒共开展64场家长活动、讲座和工作坊,直接受益超过3569人次。
教室后面的角落里,布置着许多孤独症孩子亲手制作的工艺品,在一幅幅生动多彩的绘画作品中,似乎能触摸到他们纯真而热烈的世界。「我们平常也会关注孤独症孩子的性教育和法律知识的普及,希望他们能健康成长。」胡雅文拿起印着各种问题的卡片,上面很多都是关于婚姻和两性的知识科普。
「这也是我们这次活动的意义。」上城区司法局紫阳司法所副所长许晓燕告诉「法姐姐」,近年来,紫阳司法所培育「法治带头人」12名、「法律明白人」59名,打造「法律明白人」法治实践工作站1个,持续孵化学法用法新力量。这次关注孤独症孩子不仅是关心「一老一小」中的「小」,更是让更多人看见这个特殊群体,在保护他们权益的过程中,为他们构建一个更加友好和关爱的成长环境。
普法课结束,一个个孩子跟随家长离开,胡雅文带着点点开始打扫教室。随后,她搬出一箱由孤独症孩子亲手绘制的图案做成的冰箱贴让点点打包,「他打包一个,我就给他算一个的工钱,这也是培养他的社会能力。」在点点的手里,画着可爱猫头鹰、企鹅、大熊猫的冰箱贴被仔细擦干净,小心封好,叠在一起。
「法姐姐」也买了三个,从点点手里接过冰箱贴时,看到上面写着的字,关注孤独症孩子有了更为特别的意义:
It’s OK to be different.(做独一无二的自己也很好——编者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