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外国媒体人怎么看成都?「我要记录这里的好客和魅力」

2024-08-30社会
8月28日,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成都举行,来自76个国家191家媒体的200多位负责人和编辑记者、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等与会,探讨如何为「一带一路」倡议贡献媒体力量,同时也被论坛举办地成都深深吸引。
「我会将此次成都之行制作成媒体产品」
意大利逆流外交网站总编辑亚历山大·比安奇对他的成都之行评价颇高。「这段经历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这是了解这座美好城市的一种方式。」他谈到,成都是了解中国深厚传统文化的一个绝佳窗口,「当我回到意大利罗马时,我会将这段宝贵经历制作成媒体产品进行传播。」在他看来,当今媒体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是信息传播平台,也是为了展示真实,传播客观的价值观。亚历山大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传播新愿景非常重要,提升了基于商业、文化、旅游的国际关系。尤其是在当下,中国推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意大利人有更多机会来到中国、来到成都实地看看,了解这里的精彩故事。」
在匈牙利民主传媒集团执行总编辑大卫·本奇克眼中,中国正在进行一些新的实践,他身边的人们对此也越来越好奇:「一带一路」正在发生什么?「匈牙利位于东西方之间的门户,这对匈牙利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大卫·本奇克坦言,大多数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有限,「我们媒体的职责就是通过反映事实,让人们正确地了解中国。而且我们发现公众了解了中国,就会开始喜欢她。」
此次来到成都,大卫·本奇克很兴奋。「匈牙利和中国之间的合作非常密切,‘一带一路’倡议对匈牙利人民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也想知道中国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大卫·本奇克将此次成都之行视为了解和发现中国的契机,「如此多的媒体人真切看到了这里的美好生活,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公共生活,都是中国发展的鲜明印证。」
「我要记录这里的好客和魅力」
丹麦【哥本哈根邮报】是丹麦为数不多的英文报纸,发行人杰斯珀·斯基尔坚信,这份报纸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于「提供人们关心的信息」。在哥本哈根,杰斯珀·斯基尔乐于收集与中国相关的故事。离他家不远处有一个中餐馆,老板来自中国,杰斯珀·斯基尔和他们一家成了朋友。他发现,这家的男孩虽然只有十几岁,但他已经开始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客流分析和预测,实现餐厅精准管理。他记录下了这个故事,「从别人的成功中学习总是很有趣的,这也是一种文化交流,我们在学习中国人的智慧。」
第一次来到成都,他兴奋地拿着手机四处拍摄,「我在酒店时拍了很多窗外的照片,我已经在期待走到城市各处去体验这座热情好客的魅力城市,我要记录下来。」
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史蒂芬·布劳尔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他随身带着有关中国的书籍。「我正在学习更多关于中国的知识,因为中国和欧洲正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对成都的美丽印象深刻,非常荣幸也很高兴来到这里。」他此行期待与其他媒体加强联络,为报道「一带一路」故事找到更多角度与素材,「成都一定会成为故事的发生地和主角。」
红星新闻记者 张芷旖 摄影记者 王效
编辑 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