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讲好玄奘故事、传承玄奘精神——评【玄奘全集】

2024-08-30社会

「玄奘西行求法」作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事例,不仅体现出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而且也彰显出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和包容性。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讲好玄奘故事、传承玄奘精神具有特殊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为河南省重大出版工程【中原文库】首批出版的图书,【玄奘全集】自2023年11月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学术界、出版界、宗教界等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这部著作由中州古籍出版社策划统筹,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汉文大藏经研究院研究团队负责点校整编,全集共计53册、2000余万字,是国内首次对玄奘著作进行的全面、系统的点校整理。整体上,个人认为该全集至少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编纂理念兼顾学术性和普及性,呈现更为丰满的玄奘形象

【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师徒四人「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的一幕幕经典画面瞬时映入眼帘。这种艺术化的「玄奘形象」早已深入人心。除此之外,「玄奘形象」还有另一维度,即一流的哲学家、文学家、翻译家、外交家等,他所留下的巍峨佛学经典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如何完整呈现「玄奘形象」,拓展对玄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编纂【玄奘全集】的重要问题意识之一。

在全集【序】中编者分六个板块全面系统总结了玄奘的生平、译作,兼顾学术性和普及性。第一个板块是玄奘的传奇经历,即第一部分。借助文中注释阅读正文可以看出,这一部分史料来源广泛,史实内容厚重,但又不乏阅读的趣味,相较于以往传记的繁长而言,此部分倒显得干练而又不缺深度与广度。第二个板块是玄奘的译作等,即第二、三、四、五、六五个部分。第二部分则是就玄奘所译介的知识体系进行说明,详细交代了玄奘译经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翻译【瑜伽师地论】为中心,兼顾与之相关的其他经书(用时六年),第二个阶段是以翻译【俱舍论】为中心,同时遍及与之有关的所有著作,这是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所依的论书(用时十年),第三个阶段是以翻译【大般若经】为中心(用时四年)。从玄奘所译经书可以看到玄奘在因明科、对法科、戒律科、中观科、瑜伽科上(古印度学问体系划分体系)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并且,玄奘亦将【老子】翻译成梵文,流传于迦摩缕波;将【起信论】从汉语重新翻译为梵文并传于印度,弥补了此经在印度的缺失。第三部分对玄奘的佛学思想进行简要概括,从「五种性」「理佛性」「三自性」「因明」四个部分予以阐述。第四部分是玄奘学说的衰微与复兴,详细考证并分析了玄奘学说的流传情况,特别是近代以来玄奘学说的发展情况,从历史的角度对思想史予以把握。第五部分则是关于玄奘的翻译,一是翻译特点,主要体现在「忠实于原文」「五种不翻」两大特点;二是玄奘译经的「译场」,这里详细介绍了唐代佛教译经的十大组成部分,这是以往解读之中所少见的部分;三是对其他佛教的格义批判说明;四是文字翻译背后的中印思想差异以及学术和文学翻译的不同维度;五是针对玄奘翻译的各路评价;第六部分是旧译新译之争,关乎的是玄奘所统一的佛学经典范式与不同门派以及传统翻译及经学解读模式之间的冲突问题。第三个板块是玄奘西行的相关图像与书,即第七、八部分。图像是「玄奘负笈图」,书则是【大唐西域记】,编者详细地梳理了这两个图与书的前因后果。第四个板块是世界意义上的玄奘,即第八、九部分。这一板块既包括世界意义上的玄奘形象,亦包括【慈恩寺】的研究与翻译,特别是东亚日本、韩国和德语世界中对玄奘及其思想的研究解读。第五个板块是玄奘的遗产和评价,即第十、十一部分。历经朝代的更迭与无情的战火,有形与无形的玄奘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都受到影响,但历史上玄奘遗骨的重寻以及玄奘寺庙的重建,为玄奘精神提供了载体和空间。文中较为全面地收集了古今中外关于玄奘的评价,肯定了玄奘的不世之功。第六个板块是关于【玄奘全集】的说明,即第十二部分。这部分交代了玄奘现有文献存在的问题以及本次全集的底本选择,现存玄奘部分相关文献资料的残缺、排版印刷的错讹层出不穷,亟需一个经过精心整理点校、系统广泛收集的全本问世。本次全集的整理选择了印刷质量较高的【乾隆版大藏经】为底本。通过以上六大板块的系统梳理,编者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更加丰满、立体的玄奘形象。

【前言】则是围绕玄奘的「生平述略」「译经弘法」以及【玄奘全集】的「价值探析」「突破之处」四个部分详细展开。特别是后两个部分就【玄奘全集】的学术史地位做出了中肯的定位与评价。【玄奘全集】不仅突出一个「全」字而且也突出一个「新」字。「全」字在于其所收录内容之广泛全面,包括玄奘主持翻译的佛教经论75部和玄奘口述成书的【大唐西域记】,以及其门下弟子笔录的各种口义、后世学人撰写的玄奘学说、流散于海内外的玄奘呈奏表启及敦煌残卷所存玄奘诗等。「新」字在于其不是简单的整理汇编,而是集中九部经典互勘而成。【玄奘全集】并非是简单选择某一单一文本予以点校整理,而是在大量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予以整体性把握。依据「校勘说明」,本部全集是以【乾隆大藏经】为底本,结合八种汉文大藏经进行比勘校对,即【房山云居寺石经】【资福藏】【赵城金藏】【碛沙藏】【普宁藏】【永乐南藏】【径山藏】【高丽藏】。此举在保障全集资料来源的准确性和丰富性的同时亦有效地增强了全集的学术权威性。并且,与金陵本比较,【玄奘全集】增加的附录也展现出其「新」所在。由此足以见证编者用心之良苦、工夫之扎实!

其次,译经部分。在典籍通俗化方面,【玄奘全集】采取句读、题解等方式降低了古籍阅读难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佛教典籍大多采用无句读式的排版印刷,【玄奘全集】第一次采用现代标点的方式对全集进行系统化地点校整理,并且在每部经论的开头都撰写「题解」,例如【阿含部·缘起经(卷一)】之「题解」,这里将本部经书的名称、卷数、首次撰写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予以清晰表述,并且就本经内容的具体情景、对话语境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主要概念范畴、思想等予以简明扼要地介绍,同时交代该经历代通本异译情况。读者只需要认知阅读「题解」,便可在进入正文之前就能够对经文本身有着通体地把握。同时,全集之中收录玄奘著作1部,即【大唐西域记】(十二卷),附录1部,涵盖各种玄奘传记及玄奘年谱,以便读者知晓玄奘生平事迹。其次,在典籍专业化方面,依据总目录来看,除去著作和附录部分,全集共收录玄奘译经51部。深入到每部经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第一,精准句读。尽管这一举措上文谈到可便于阅读,但其背后所代表的是专业化的校勘工夫,是对经文本身内容的一种内涵界定。第二,引用注释。主要是在交代每部经书的文本情况,如底本、互校本信息,以及针对不同版本之间关于姓名、概念等内容所存在的误译校正,力求每一个文字、词语和概念做到有理有据,由此可见编者治学之严谨!

二、从思想和文献两个角度突出体现玄奘在中印文明互鉴中的贡献

根据【玄奘全集】目录来看,内容涵盖「般若部」「华严部」「律部」「密教部」「经集部」「毗昙部」等诸多部分,这既呈现了玄奘对于古印度佛教哲学东传的历史贡献,同时也将玄奘在佛教中国化历程中的重要地位予以凸显。【宋高僧传】曾载:「奘师为瑜伽唯识开创之祖,基乃守文述作之宗。」作为唯识宗的重要祖师,一方面玄奘不仅新译数量众多的唯识经典,而且将唯识学旧译经典进行重译,使唯识宗思想体系在中土得以系统传译;另一方面玄奘在译经的同时注重弟子的培养,边译边讲,培养了诸如窥基等著名的弟子,为唯识宗的成立奠定的基础。从文献和思想两个角度,【玄奘全集】突出体现玄奘在中印文明互鉴中的贡献。

首先,【玄奘全集】中所收录的经典奠定了唯识宗经典体系。第一,根本大经。【玄奘全集】的「经集部」之【解深密经】和「毗昙部」之【瑜伽师地论】,是唯识宗的根本经典,唯识宗的诸多宗派佛教义理皆是由此而生。第二,「六经十一论」范式。如「六经」之中的「经集部」之【解深密经】、「毗昙部」之【阿毗达摩经】;「十一论」具体是指「一本十支」,其中「一本」是指「毗昙部」之【瑜伽师地论】,「十支」则包含「毗昙部」之【显扬圣教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观所缘缘论】【唯识二十论】【辩中边论】等。第三,重要典籍。【玄奘全集】中所收录的如「毗昙部」的【成唯识论】、「论集部」的【因明入正理论】等,这些都是唯识宗的重要典籍。

其次,【玄奘全集】中所收录的经典要旨开创了唯识宗的理论方向。第一,「三时教」。「三时教」主要与「经集部」的【解深密经】和「毗昙部」的【瑜伽师地论】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上述这些经书的主旨思想为依据,以玄奘为代表的唯识宗将全部佛教判释为「有」「空」「中」之「三时教」。具体而言:初时「有」教,为声闻、缘觉二乘说【阿含】等经,主张「我空法有」。第二时「空」教,为大乘人说【般若】等经,宣扬「我法二空」。第三时「中道」教,普为发趋一切乘者说【华严】【解深密】等经,宣说非有非无之中道,此为真实了义教,前二时教为方便不了义教。按照窥基所言,这种判教方式并非是按照时间顺序予以展开,而是按照「义类」即义理的浅深层次而作出的判释,其后来又提出「八宗」判释:把小乘的主张判为六宗(我法俱有宗,法有我无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把大乘空宗和有宗分别判释为一切皆空宗和应理圆实宗。小乘的六宗后为华严宗法藏所采用。第二,「万法唯识」。这主要离不开「毗昙部」的【成唯识论】以及后来窥基的进一步发挥。心识作为主体的根源地位,一切诸法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心识之外并无独立的客观存在。其关于诸法实相的理论都建立在阿赖耶识缘起的基础之上,包含「八识说」和「三性三无性」说。「八识说」中眼、耳、鼻、舌、身识为前五识,第六识为意识,第七识末那识,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真如等)。其中第八识又称为「种子说」或「藏识」,「阿赖耶者,此翻为藏」。它能执持含藏万法的种子而不消失,是诸法赖以现生的根本原因,是生死轮回的主体,具有宇宙本根的意义。前五识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感觉,各以自己所能感觉的外境为认识对象,第六识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知觉,是对感觉的综合,具有了别不同之法及其相互关系的功能,前六识联合起来,能起区别事物的作用。第七识别具有思考衡量的作用,沟通前六识与第八识桥梁。唯识宗借助建立第八识来说明宇宙万有的来源、特性与变化规则的这种缘起论,称为「阿赖耶识缘起」。「三性三无性」一说对诸法的实相作出了阐释。「三性」指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主要是从不同的认识主体对诸法实相的不同认识角度立论。「五种性」主要以「毗昙部」之【瑜伽师地论】为依据。唯识宗的观点则秉承了印度大乘佛教瑜伽形派的「五种性」说:主张一部分众生无有佛性,不能成佛。具体而言:声闻乘种性——小乘种姓——成罗汉;辟支佛乘种姓——中乘种姓——证辟支佛果(罗汉的一种);菩萨乘种姓 ——大乘种姓——成佛;不定乘种姓——可成罗汉,缘觉成佛;一阐提迦——无佛性。

再者,【玄奘全集】中的理论体系体现出隋唐宗派佛教的特点。汤用彤先生曾这样定义「宗派」二字:「佛法演至隋唐,宗派大兴。所谓宗派者,其质有三:一、教理阐明,独辟蹊径;二、门户见深,入主出奴;三、时味说教,自夸承继道统。用是相衡,南北朝时实无完全宗派之建立。」上述经典所蕴含的佛教义理体现出宗派佛教的以下特点:第一,系统的宗派化。唯识宗以「判教」的方式系统地分析、整合佛教不同派别及其之间互异的经典,并依据「义理」赋予相应的地位。每一宗派各有自己的历史,有公认的创始人或祖师,有相对统一的教义、教理、教规和修行办法,有严格师承关系的僧众团体,有较为固定的根本祖庭和修行道场。唯识宗的传法体系为无著—世亲—陈那—护法—戒贤—玄奘—窥基—慧沼,修行道场为西安大慈恩寺。第二,强调三教调和。调和性表现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即各宗派佛教融合儒家、道家等,这里面同时也体现出宗派佛教的儒家化和道家化的特点。在玄奘所注释的诸多典籍中皆可看到他对印度佛教以及本土旧的经典的新诠释,这一诠释不仅吸收传统儒道文化因素,而且在佛教立场上对这些因素进行融合解读,特别是事关「孝道」「成佛」等部分。第三,判教基础上的禅义融摄。这和第一个特点有所交叉,但这里更多是强调统一性和圆融性。所谓统一性是指修行和理论的合一并重,玄奘的整个翻译过程正是如此;所谓圆融性是指宗派佛教内部义理的圆融,玄奘所主导的教义修订和义理争论都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且这一问题实质上也是玄奘西行求佛法的动因之一。

三、回应时代课题,赓续和挖掘玄奘精神的当代价值

尽管【玄奘全集】由今人所整理,但其中经典历经历史洗礼而价值不衰。无论是其所处的隋唐时期还是当今社会,皆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立足古之隋唐而言,玄奘所主持的译经活动是鸠摩罗什以后又一次大规模的佛教经典传入,不仅系统丰富了佛教典籍,为佛学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文献基础,而且增强了中印文明互鉴的深度与广度。玄奘虽宗唯识,但注重融合各家学说并作出理论创新,对唐代佛教的兴盛具有重要地位。玄奘广泛的佛教社会活动,推动了佛教中国化以及佛教在民间的传播。玄奘对汉文佛典的梵文回译扩大了中国化佛教的影响力,佛教成为中外交流的重要文化载体之一。玄奘站在佛教立场,顺应隋唐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趋势,唯识宗所主张的「五种性」「万法唯识」等独具特色的哲学观点,启发和影响了唐以后儒佛道三教理论创新。「万法唯识」强调心力的作用,所蕴含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有为的人生境界,激励了一代代仁人志士。

立足今之时代而言,【玄奘全集】不仅体现出上述所言的文化理论价值,而且也体现出值得着重发扬的「玄奘精神」。玄奘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他对理想永不放弃,对信念始终坚守,这是一种追求真理、饱含信仰的精神。玄奘西行,放之当今而言亦并非易事,九死一生的险途无不考验着对真理的笃信和对信仰的坚守,这种崇高理想与坚韧意志和顽强的作风是玄奘故事所呈现出来的精神特质。学成之后毅然归国,数十年潜心译作传教,这亦是一种爱国情怀。勇敢走出国门,立足本土文化判教成宗,这亦是一种积极探索人类文明交往互鉴的进取精神。【玄奘全集】之中的经典既体现出文明交融互鉴,又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创新性。玄奘作为一个案例,为中外文明互鉴提供了历史经验,【玄奘全集】的编纂为我们进一步挖掘玄奘精神的当代价值提供了文献依据和研究空间。

总之,【玄奘全集】的出版弥补了学术界对于玄奘文献收集、整理和研究的部分空白,因此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全集的出版对于挖掘玄奘精神的当代价值,展现中华文明包容、创新的突出特性,促进「一带一路」中外文化交流,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邵宇,系郑州大学哲学学院讲师 整理: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柴如瑾、通讯员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