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8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谭瑱)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集中安置点有了「帐篷银行」、办理存贷款也能上门服务、保险理赔特事特办。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生以来,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西藏受灾地区金融支持,助力受灾群众重建家园,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农业银行工作人员上门为顿珠服务(总台中国之声记者谭瑱 摄)
在西藏定日县长所乡森嘎村一顶安置帐篷内,村民顿珠把167555元现金交给了农业银行定日长所营业所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当场仔细清点,确认无误后,手工记录下了这笔存款业务。
顿珠告诉记者,这笔款项之所以有整有零,是因为它是各界捐助给森嘎村的善款。村委会委托他暂时代为保管这笔款项。顿珠不敢怠慢,他第一时间联系了银行营业所,说明了情况,请求他们提供上门服务。
顿珠说:「帐篷里面不太安全。钱在这里放,睡的时候睡不着,在银行里面存着就安全一点。现在忙得很,房子倒了,东西都要搬走,没有时间去银行,他们来这里办,我很方便。」
农业银行工作人员开展上门服务(总台中国之声记者谭瑱 摄)
农业银行流动金额服务车(总台中国之声记者谭瑱 摄)
帐篷外风沙漫天,顿珠足不出户就了了一桩心事。上门收取存款,这是农业银行针对灾区群众的需求拿出的暖心举措。农业银行定日长所营业所主任索朗旺堆告诉记者,受灾群众面临着现金与理赔金如何妥善安置的困难,他们运用流动金融服务车,采取背包下乡模式,直接将金融服务送到受灾群众手中。
索朗旺堆表示:「不少受灾群众抢救了一些现金财产,也有受灾群众获得了保险理赔款,手中的现金比较多。这几天风沙特别大,群众出行不方便,而且他们忙着抢救财产,所以我们营业所第一时间组织采取手工作业模式,主动提供上门收款服务。地震发生后,我们营业所先后前往辖区内的三个村开展了上门服务,只要群众需要,我们的服务一直在路上。」
农业银行的「帐篷银行」(总台中国之声记者谭瑱 摄)
截至目前,农业银行定日县支行累计开展上门服务80多次,金额达到1020多万元。除了「流动金融服务车」,各安置点还出现了「帐篷银行」的身影。农业银行定日县支行行长白玛加布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农业银行第一时间在安置点搭建帐篷银行,为受灾群众提供临时性存取款等服务。
白玛加布表示:「地震发生以后,农业银行定日县支行总共搭起了三处‘帐篷银行’,主要通过手工记账和后台作业的方式,确保受灾群众的资金安全。我们的工作人员细致且严谨地记录着每一笔业务,确保受灾群众的每一笔钱都精准存入账户中,同时通过按手印等方式,让村民确认卡号、金额等信息,进一步增加了资金的安全性。」
随着居民逐渐在安置点稳定下来,如何进行危房改造以及生产设施的恢复等也开始逐渐提上了日程。农业银行的工作人员这些天主动上门摸排金融需求,特别是个体工商户的资金需求,定日措果营业所的员工在安置点为村民曲宗办理了贷款业务。
曲宗告诉记者:「我在地震前提交了贷款申请,地震后,我以为业务没办法办理,没想到农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直接到帐篷里给我发放了贷款,特别感谢他们。」
目前,农业银行已经紧急开辟抗震救灾贷款绿色通道,在定日、拉孜等5个受灾县投放抗震救灾贷款8518万元,优先支持农户危房改造、小微企业恢复经营等。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还通过展期续贷等方式,缓解地震受灾客户的还款压力,并降低多项金融服务收费。
此外,保险行业也迅速响应,全面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和理赔服务。人保财险快速启动紧急响应机制,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优先保障民生类保险理赔服务,对因地震导致的意外伤害、农房倒塌、农业损失等情况迅速完成赔付。白玛加布表示,金融业协同发力将有力支持灾后重建。
白玛加布说:「下一步,我们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会进一步加大。目前我们积极在总行层面申请一些差异化的政策,比如,针对这次地震当中受灾比较严重的一些企业或者商户,通过延期还本,或者是批量展期,帮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我们还会进一步研究金融系统在灾后重建上能发挥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