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知假买假」者恶意高额索赔合法吗?最高法发布新司法解释

2024-08-24社会

南都讯 记者刘嫚 发自北京 8月21日,最高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审理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陈宜芳介绍,【解释】对恶意高额索赔、连续购买索赔和反复索赔行为予以规制,明确对于「知假买假」者恶意高额索赔,在合理生活消费需要范围内依法支持其惩罚性赔偿请求。

陈宜芳称,【解释】共19条,对保护普通消费者维权、退款和返还食品药品、代购人责任、小作坊责任、标签说明书瑕疵认定、惩罚性赔偿责任竞合、生产经营假药劣药责任、惩罚性赔偿金基数认定、规制连续购买索赔和反复索赔、惩治违法索赔等作出规定。

陈宜芳介绍,【解释】对所有购买者均在生活消费需要范围内支持惩罚性赔偿请求。【解释】第一条规定,如果购买者系因个人或者家庭生活消费需要购买食品,没有证据证明其明知所购买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仍然购买的,应当以实际支付价款为基数计算价款十倍的惩罚性赔偿金,充分保护普通消费者的维权行为。

同时,【解释】还规定代购人和小作坊责任。【解释】第三条规定,代购人如果以代购为业,应当依法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第四条要求准确理解和适用食品安全法规定,既要保护食品安全,又要避免不当加重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生产经营者责任。

针对恶意高额索赔、连续购买索赔和反复索赔行为,【解释】也予以规制。【解释】第十二条规定,对于「知假买假」者恶意高额索赔,在合理生活消费需要范围内依法支持其惩罚性赔偿请求。第十三条规定,对于「知假买假」者连续购买后索赔,按多次购买相同食品的总数,在合理生活消费需要范围内支持其惩罚性赔偿请求。第十四条规定,对于「知假买假」者连续购买并反复索赔,应当综合考虑保质期、普通消费者通常消费习惯、购买者的购买频次等因素,在合理生活消费需要范围内支持其惩罚性赔偿请求。

陈宜芳还介绍,【解释】对于恶意制造违法生产经营食品药品的假象,勒索赔偿金,或者依据恶意制造的假象起诉请求支付赔偿金等违法索赔行为予以惩治。【解释】第十五条至第十七条规定,上述行为构成虚假诉讼的,应当根据情节轻重对违法行为人予以罚款、拘留;涉嫌敲诈勒索或者虚假诉讼罪的,应当及时将有关违法犯罪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机关,以惩治违法索赔行为,保护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维护正常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