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社会

「我决定把一生都献给敦煌」——专访美国汉学家史瀚文

2024-08-18社会
参考消息网8月15日报道 (文/程楠 张文静)自少年时代起,美国学者史瀚文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深深的敬仰之情。青年时代,他多次踏足中国,深入游学,感受这片古老土地的韵味。2018年,史瀚文终于实现多年夙愿,加入敦煌研究院。如今,步入中年的他,将精力倾注到敦煌文化研究,用实际行动向海外推广、弘扬敦煌文化。
首位全职外国研究员
美国弗吉尼亚州与中国敦煌市,从地理上来说,相隔千山万水,但对59岁的史瀚文而言,这种空间上的鸿沟却因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敦煌文化的魅力而得以跨越。
史瀚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缘可以追溯到他14岁的时候。那年,他漫步在美国史密森学会博物馆,第一次近距离地观赏到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开放的意境、独特的气势吸引了他,并促使他产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愿望。
史瀚文可能没想到,自己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缘分如此奇妙。大学期间,他在中国台湾地区参加了一项学生交流活动。在那里,他偶然读到美国汉学家撰写的一本关于敦煌历史文化的著作。他说,仅看文字描述,敦煌就已经让人神往。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1987年,史瀚文第一次来到敦煌,参观了莫高窟。莫高窟承载的丰富历史和不同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印记像「磁石」一般吸引着他。
走过1.6公里长的莫高窟,相当于走过千年历史。史瀚文回忆:「真的太震撼了,这里的史料太丰富了,敦煌真是不可思议,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能像它一样,拥有如此鲜活的千年文明交融史。」
这次敦煌之旅结束后,史瀚文决心以东方学为研究方向,投身敦煌文化研究。在随后的学术研究中,史瀚文又赴法国,师从当地学者研究敦煌文化,随后又在日本进行佛教研究。
为了学好汉语,史瀚文付出的努力远超常人。写字时他的右手经常疼痛,那是不停地练习写汉字的结果。现在,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文化交流,跨越山海相隔。2018年,史瀚文接到来自敦煌研究院的邀请,成为该院第一位全职外国研究员。他说:「得知我来到敦煌研究院工作,我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时的导师梅维恒先生都感动哭了。这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敦煌丰富了我的人生,带给我从来都没有过的成就感、价值感。」
史瀚文认为,敦煌和莫高窟呈现出的文化多样性让人赞叹。一个个精美的洞窟融合了政治、社会、国际关系以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敦煌,东西文化产生交融。人们来到这里,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留在莫高窟的洞壁上,各种文化汇聚在一起,而真正需要我们去理解的是,这是没有冲突的文化多样性,体现出一种和谐。」
「用余生去探索敦煌」
敦煌是镶嵌在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节点。在这片土地上,不同文明相互交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和历史遗产。
在史瀚文看来,敦煌不仅展示了独特的中国文化,还展示了丝绸之路上不同文化的融合,是中国呈现给世界的宝贵礼物。走进莫高窟第285窟,抬眼望去,源于印度与中国、佛教与道教的不同形象共处一室,姿态各异而和谐。共生融合的理念跃然于壁画上,动人心弦。
「千年莫高窟,神奇又美妙,能够把外来文化与中华文化融合在一起,呈现出独特的文化艺术形态。」史瀚文说,这就是世界的敦煌。
在敦煌生活和工作期间,史瀚文见证了中国为保护敦煌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无论是地方政府的支持,还是专家学者的研究,都对保护和推广敦煌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敦煌研究院就提出「数字敦煌」的理念,探索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图像数字技术,保存和再现敦煌文化艺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敦煌研究院已建立起一整套文物数字化采集、加工、存储、展示等关键技术体系,积累了数字化摄影采集、洞窟三维重建、洞窟全景漫游等海量数字化资源。
2020年底,敦煌研究院还建成了中国文化遗产领域首个多场耦合实验室,实验室可模拟-30℃到60℃、10%至90%相对湿度以及风、雨、雪、太阳照射等各类气候条件,基础研究能力进一步提升。
史瀚文由衷钦佩敦煌研究院多年来在文化保护和传承上的辛勤耕耘,他也希望为此做贡献。他说:「在中国,大家齐心协力让这一古老世界文化遗产青春常驻。我爱敦煌,我也愿意用余生去探索敦煌。我决定把一生都献给敦煌、致力于敦煌研究。」
以推广中国文化为使命
自从到敦煌研究院工作以来,史瀚文在敦煌石窟艺术资料的整理和研究上一步一个脚印。同时他也认为,应该让国际社会更多地知晓敦煌学研究成果。他说,自己曾经和美国探索频道等多家机构合作,出任学术顾问或出镜做主持人,不遗余力向海外推广莫高窟的价值。在作为专家出镜纪录片【敦煌:生而传奇】后,他还在其中扮演了一个粟特人。「我有一分钟的镜头。」史瀚文笑着说。
如今,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敦煌再次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的重镇。「历史上的敦煌和丝绸之路代表了过去,而‘一带一路’倡议则把过去延续到未来。」史瀚文说。
史瀚文认为,敦煌是不同文明和思想融合的典范,「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像敦煌这样集合如此多元化的文化和历史,这些资料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帮助我们理解过往和当下,以及全球化未来的可能性」。
目前,史瀚文在敦煌工作已超过五年。对他而言,越研究,越感动。莫高窟的一幅幅壁画就像一个个「穿梭门」,带领观者往来不同历史阶段,让人看到其中文化的多元、共存和交融,也凸显出中国文化的和平、包容、开放、自信,以及强大的吸引力。
「对外国人来说,敦煌所讲述的中国故事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史瀚文说,他一直希望能够完成一本专门给西方学者研究敦煌使用的手册,主要内容是近些年来关于敦煌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史瀚文说:「我希望我能更好地了解敦煌、敦煌文化和敦煌学,同时也希望运用这里拥有的惊人资源和我个人的理解,帮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国文化,这是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