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 一拨又一拨的冷空气来袭,让人瑟瑟发抖。随着冬季的到来,家庭用电量急剧增加。不少人家中的电暖器、电热毯、暖手宝等取暖用品都纷纷派上用场。取暖利器频繁使用,带来温暖的同时,也使得潜在的消防安全隐患随之增加。
几天前「断崖式」的降温让临沂集体入冬,气温急剧下降让人感到寒冷刺骨。低温天气除了全副「捂」装外,许多人纷纷选择了宅家取暖。尤其在没有集中供暖的乡村,电热毯、电暖气、电热汀等使用频率增多,带来温暖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临报融媒记者获悉,截至今年10月份,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共扑救火灾6264起。从火灾发生场所看,露天堆垛、杂草绿化带、垃圾及废弃物等非建筑类场所火灾占比41.8%;居住场所火灾占比31.9%。从已查明的火灾原因看,发生由电能充当火源而引起的电气火灾占火灾总数的34.6%,不容小觑。
那么冬季取暖应该如何注意安全? 临报融媒温馨提示,使用高功耗的电暖器要选用带地线的三孔插座,最好使用带有过流保护装置的插线板。电暖器上不宜覆盖物品,不然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容易造成烧机。电暖器要远离易燃物,背面离墙应有一定距离。电热毯必须平铺在床单或薄的褥子下面,绝不能折叠起来使用。不要长时间持续加热,如果温度继续升高,有可能使电热毯的棉布炭化起火。冬季第一次使用浴霸时一定要进行线路检修,毕竟此前浴霸已有较长时间没有用过。浴霸严禁接触暖气、自来水、燃气及其管道,以防因漏电等引起触电或打出火花,引起火灾。电暖宝最怕漏水漏电,在通电前,要确定插座干燥。切忌将电暖宝抱在怀中充电,以防触电。
此外,冬季气候干燥,家中楼梯口、阳台等处如果堆放纸箱等杂物,不仅容易起火发生危险,也会在紧急情况下封堵逃生通道,要及时清理;离家前,用电器具除需常通电设备外(如冰箱等),用后应及时断电,关闭燃气开关;电动自行车严禁上楼,严禁在建筑物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公共门厅、楼梯间、消防车通道等处停放或充电。在此,呼吁大家关注消防、支持消防、参与消防,只有每个人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都提高一点,才能筑牢社会消防安全防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消防安全环境。
相关链接:
预防电动车「上火」
临沂在行动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当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热失控后,泼水或使用灭火器、沙土都很难阻止它继续燃烧或爆炸,只有等热失控反应结束后才会熄灭。从失火到夺命,电动车仅需100秒。电动自行车用电安全需要时刻注意,引起重视。
临沂根据国家、省工作专班要求,按照「系统治理、重点突出」的思路,印发【临沂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方案】,设立由应急、消防、工信、公安、住建、市场监管等单位组成的市县两级工作专班办公室。
制定【临沂市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和停放场所建设管理工作方案】和指导意见,在全市范围内摸排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数量及充电设施,明确电动自行车和充电端口3∶1的配建比例,优化选址、分类施策,建成了充电端口30.1万个,1066个小区达到配建比例标准。
市消防救援支队制定【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专项行动方案】,联合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针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违规充电、违规上楼等行为加大处罚劝阻力度。活动开展以来,共劝告疏导电动自行车违停违充行为1667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713起,处罚106人,安装电动自行车智能阻止系统13552台。
临报融媒记者 梅香玉
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