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个可可爱爱、毛茸茸的脑袋,你还有什么想法?
我们人类其实天生就容易被这种圆脸、大眼睛、小鼻子、小嘴巴的生物俘获,无论是小猫小狗,还是小婴儿,他们恰巧都有这个特质。 这种可爱的长相,特别容易让人心生保护欲和愉悦感。
比如下面这六幅图,你更喜欢哪个?
这六幅图,越往右就越像小猫小狗和小孩子:大眼睛、肥嘟嘟的脸带有的那种可爱;越往左就越偏向成人的长相:眼睛和脸保持着一定比例,眼睛也比较小,鼻子大、嘴也大,乍一看脸上的胶原蛋白也损失了不少。
一般人肯定是喜欢右图胜过左图的。 心理学家Konrad Lorenz把符合这种特征的脸称为「婴儿图式」,也就是圆圆脸、大眼睛、小鼻子、小嘴,甚至四肢比较短小的样子。
人类天生就会被这种「婴儿图式」的脸俘获,就算你嘴硬,你的大脑也骗不了你。因为一看到这样的脸,你的大脑自动就会有反应:我们看成人和看小孩/宠物是的反应是很不同的。
研究发现,我们看小猫、小狗或者小婴儿的时候,大脑的这几个标黄的区域就会活跃起来,而且眼前的这个生物越可爱,我们大脑的反应就越强烈。
我们可以一一来看看这些区域是干什么的,这样也就能对我们的反应有所了解了。
① 其中,最右边的图里的伏隔核(NAcc)是我们反应最剧烈的部分。 伏隔核是一个对快乐、奖赏特别敏感的脑区,比如你每次吃到什么好吃的、见到了喜欢的人之类,它就会有反应。
也就是说,一看到猫狗这些可爱小生物,你的大脑负责快乐的脑区就会闹腾着和你说:这是奖励,你该高兴啊!于是你就心情不错,甚至萌生出想照顾对方的冲动。
再进一步,因为这个伏隔核是大脑中纹状体的一部分,而纹状体又主导着一些我们和他人相关的依附活动,比如合作、社交、分享之类的行为,所以这时候,我们又会萌生出想要靠近这些小生物的冲动。
比如看见小猫就想抱一抱、摸一摸。
② 此外, 我们大脑中的楔前叶(PCu)也是刺激区,楔前叶和自我信息的加工有关,对我们注意力的分配也有直接的影响。 当楔前叶活跃的时候,说明我们的大脑自动被眼前的小生物分走了注意力。你可以理解为,此时就想一个红外灯在你面前打了个红点,你的视线自然而然就追随它而去了,眼里面就注意到这些小生物。
③ 大脑中的梭状回(FG)也在这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它是帮助我们进行面部感知的一块儿脑区。 当你遇到熟人时,它就会活跃起来;当你看到别人突然出现了个什么表情时,它也会活跃起来。之前 Crespo-Facorro 等研究者就发现,那些患有精神分裂的患者就对别人的情绪不太敏感、不能共情,所以相比健康的人,他们在分辨别人的面部情绪时,梭状回就没有被激活。
从这个角度讲,也许在进化的时候,就注定了我们和这些可爱小生物的关系:当我们看到他们时,我们的大脑会一边自动将他们识别为需要我们保护的小生物,一边又将我们自己定位成他们的「监护人」
也就是说,无论我们是不是这些小猫、小狗、小婴儿的真正「家长「,从生物角度来说,我们都会被他们「拿捏」。
很多商业活动不久正利用了我们这个「弱点」吗?比如前阵子大火的冰墩墩,大圆脸、大眼睛就很能唤起我们对可爱的冲动。
所以说面对小猫小狗,抵抗不了的,束手就擒吧!
参考文献:
Glocker, M. L., Langleben, D. D., Ruparel, K., Loughead, J. W., Valdez, J. N., Griffin, M. D., … Gur, R. C. (2009). Baby schema modulates the brain reward system in nulliparous wome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106 (22), 9115–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