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普遍都是以瘦为美,但放在宠物身上却是「以胖为美」,认为宠物圆鼓鼓的才可爱。
于是,很多宠物猫体重都在10斤以上,有的甚至直奔15斤、20斤。
还有一些人,养猫甚至有一种「奶奶养孙子」的心态,总觉得自家猫是不是太瘦了…
但猫咪肥胖并不是好事,还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隐患。
那么,我该如何判别,我家猫咪是胖是瘦,到底需不需要减肥呢?
一,猫咪的肥胖属于哪种类型?
如果在人类身上提起肥胖,通常有梨型肥胖和苹果型肥胖两种,主要区别是囤积脂肪的部位不同。
猫咪肥胖,是属于哪一种呢?
对于肥胖的猫咪来说, 脂肪主要集中在躯干(尤其是腹部) ,而非四肢,属于苹果型肥胖。
当我们鉴别猫咪是否肥胖的时候,也是从猫咪的躯干部分入手。
二,如何鉴别猫咪肥胖?
猫咪的健康体重因为品种、身长不同而改变,所以一般不用体重来衡量猫咪的是否健康。而是采用世界小动物兽医师协会(WSAVA)的BCS(体况评分)来判断猫是否超重。
在系统的判断之前,可以先用两个问题来预判:
1、能否轻松摸到猫咪的肋骨?如果需要用力才能摸到,那么猫咪的BCS应该在5分以上。
2、能否看到猫咪的「腰线」?看不到的话,猫咪的BCS通常在5分以上。 带着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再来系统的看一下,猫主子属于哪一种体态的猫咪:
➤ 俯视时,能看到猫咪有明显的「腰线」,尾椎和盆骨突出。是很明显的沙漏形状。
➤ 侧面看去,猫咪身体像是一个30°-60°-90°的直角三角形。能看到非常明显的肋骨。
➤ 抚摸猫咪的背部,腰椎突出,表皮和骨头之间几乎没有脂肪。
这种情况在家猫身上并不常见,一般只会在流浪猫身上见到。
➤ 从上面仍然能看到「腰线」,和略微突出的盆骨。整体为沙漏形。
➤ 侧面看去,腹部微微内缩。看不到肋骨,只能轻微触摸到。
➤ 触摸背部,皮肤和骨头之间有极少量脂肪。
除了流浪猫,这类情况也见于营养不良的家猫身上。
➤ 腰线不明显,躯干大体呈椭圆形。
➤ 身材匀称,腹部无赘肉,只有少数脂肪。看不到肋骨,但可以触摸到。
➤ 触摸背部,尾椎周围肌肉饱满,皮肤和骨头之间有少量脂肪。
➤ 俯视时,猫咪整体呈「纺锤形」,身体中间部分突出。
➤ 从侧面看,能看到稍微有点下垂的肚子。跑动时,有明显晃动。
➤ 需要用一点力,才能摸到猫咪的肋骨。背部的毛发可能有点油腻,甚至能看到少量皮屑。
➤ 身体中间明显变宽,看上去像是橄榄球。
➤ 从侧面看去,肚子下垂,走路时,可见晃动。
➤ 抚摸时难以触摸到尾骨,平时可能出现梳理困难。
如果你家主子的体况评分在 5分 以上,那么,恐怕幸福的秋日贴膘时间就要离小猫咪而去了。
可能有时候看着猫咪圆滚滚的很可爱,但「肥胖」这样的体态其实会给小猫咪带来很多健康问题。尤其是对于 老年猫和本身泌尿系统 就有问题的猫咪来说,一定要注意控制体重哦!
三,给猫减肥
对于小猫咪来说,减肥这种事情,其实主要是靠主人的毅力。
在决定给猫咪「减肥」之前,最好 先带猫咪去医院做个检查, 确定主子没有什么健康隐患之后,再开始减肥。
首先得管住嘴:给猫咪减肥,可以用ICR(间歇性卡路里限制)。
间歇性卡路里限制(ICR)=前两周喂食维持能量需求(MER)的75%,后两周喂食MER的100%,轮换着持续6个月。
比如说:
6.5kg的风车车,某品牌推荐的喂食量为每天100g,想要达到减肥效果,就要限制每天的热量摄入。
那么,采用CCR(长期卡路里限制),每天喂食75g的减脂效果,几乎 与两周喂75g,两周喂100g效果一致 。
更重要的是,不要一心软就给猫吃零食,不要觉得天这么冷应该给主子加一个罐头,不要刷个牙就觉得应该奖励主子一整根猫条...这些都是有很多热量的!
当然除了管住嘴,还要迈开腿,从 每天多陪猫咪玩耍10分钟 ,或者用 漏食器喂食 开始,让圆滚滚们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吧!
参考资料
[1] https:// petobesityprevention.org /pet-weight-check
[2] https:// icatcare.org/advice/obe sity-in-cats/
[3] Vasconcellos R S , Karina Nogueira Venturelli Gonçalves, Borges N C , et al. Male and female cats have different regional body compositions and energy requirements for weight loss and weight maintenance[J]. J Anim Physiol a Anim Nutr, 2019, 103(2)..
[4] Susan. E. Little. August’s Consultations in Feline Internal Medicine[M]: volume.7. St. Louis: Elsevier,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