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贴旧文:
聊一聊黄狗。
中国的「土狗」,不是很土的狗的意思,而是本土的狗。
土狗里面最多的是黄狗,过去在农村的乡下,黄狗的身影无处不在。一条乖巧懂事的黄狗看家狩猎,最得人心。「大黄」「阿黄」也成为最有代表性的狗「绰号」。
黄狗和主人的关系亲密,是田园生活中最为温馨的一幕。所以李斯在下狱后,马上要被杀头了,想到的是和儿子一起牵着黄狗去追兔子。
你看,李斯这种位极人臣,享尽荣华富贵的人,临死前对人生最美好的想象,竟然就是有黄狗子,有儿子,有兔子。
可以想见这一条黄黄的土狗,有多么拨动人内心的柔软呀。
我有一个读者群,去年的时候,有人在群里分享和家人聚在一起过年的画面。
大雪寒冬,他们窝在乡下,火塘里柴火扑腾,烧出来红红的火焰,火炉上吊着炊壶,壶里烧着水,水汽随着火焰的飘动而蒸腾。
一家的氛围红红黄黄暖暖,面目欢畅。读者的小女儿扎着短髻,在厚棉袄的加持下,笨拙地挪来挪去,身子累了,缩在椅子上打瞌睡。
一条粘人的黄狗,在她安静以后,就不声不响耷拉在椅子的空档下,跟着一起睡觉。
黄狗把眼里眯着,耳朵不时抖一抖,在这样极寒的天气中,真真温暖人心。
中国人喜欢用「有灵性」来形容自己的狗子,我想这条大黄狗就是有灵性的,甚至宽泛的说,每一条中国的大黄狗,都是有灵性的。
可惜的是,大多时候,这些黄狗都只有「大黄」「阿黄」这样一个像名字又不是名字的模糊称呼。
以至于最后,它们都只能作为「土狗」,被悄悄遗忘。
不过有一条黄狗,却在如烟似海的历史中,留下它的名字,被诗人们喜爱和传唱。
苏轼有一首【青玉案】,写的是送他的朋友回吴中的。词如下: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加粗的「遣黄耳」,在有的版本里也写作「遣黄犬」。
这句诗的意思是,当你回家的时候,一定要带一只像黄耳那样的信使,时时与我通信。
黄耳传书是一个有名的典故,说的是晋代名人陆机养了一只神俊乖巧的狗子,起名「黄耳」。陆机在朝为官,跟家里人久无音讯,很担心是否平安。有一天看着黄耳,开玩笑说你能把家书带回去吗?
黄耳听后很高兴地摇尾巴,像是听懂的样子。
陆机便手书一封,用竹筒装好,绑在了狗子的脖子上。黄耳带着信,走驿道,昼夜飞驰。它把送给了家人,家人看到了信,又给陆机写了回信。黄耳带着回信再次翻山越岭,回到京师。
这么远的路程。人往返要走五十天,可是它只要二十天就完成了。
黄耳如此聪明,备受喜欢。后来它去世了,陆机依依不舍地埋葬了它,并给墓地起名「黄耳冢」。
世传:
晋之陆机,蓄一犬,曰「黄耳」。机官京师,久无家音,疑有不测。一日,戏语犬曰:「汝能携书驰取消息否?」犬喜,摇尾。机遂作书,盛以竹筒,系犬颈。犬经驿路,昼夜亟驰。家人见书,又反书陆机。犬即就路,越岭翻山,驰往京师。其间千里之遥,人行往返五旬,而犬才二旬余。后犬死,机葬之,名之曰「黄耳冢」。
从此以后,黄耳传书就成了一个成语典故,用来比喻传递家书。
黄耳也因此成为文人词客们常用的思念故人家乡的意象。除了苏轼以外,宋代李弥逊有名句「黄耳音稀,白云望远,又见春消息。」
都说「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严格来说,中国的黄狗是相当悲惨的。
因为世人欣赏的「仗义的屠狗辈」,往往杀的就是忠义聪慧的黄狗。
古人爱吃狗肉,盛传最好吃的狗肉,就是黄狗。
屠狗之辈,杀狗吃肉,侠义英雄,涌现了像樊哙这样的盖世豪杰。
他是靠杀狗锻炼出来的面对项羽都悍然无惧的气魄。
可怜的狗子,用性命撑起豪侠的血肉和名声。
好在,被世人诟病的「负心的读书人」,又还用他们的诗歌,讴歌了默默奉献的黄狗。
在狗的视野里,仗义和负心出现了一种离奇的置换。
我想如果黄狗会说话的话,一定会把这句话改成「负心每成屠狗辈,多情才是读书人」。
多情的读书人一念之间,让狗子的付出不是白白付出。
无论是陆机,还是苏轼,还是李弥逊,都因为他们不经意间的惦念,让「黄耳」,成为名传千古的灵狗。它虽然是个土狗,却承载了古人对乡情,对亲情,对友情,对田园世俗最大的喜爱。
一条大黄狗,一方小世界啊。
我总觉得「黄耳传书」这么短短的四个字,勾动着本土的中国人最朴素,最柔软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