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宋宋Gloria
谢霆锋主持了一档综艺——【家有恶猫】,
专门关注一些「把主人气死」的恶猫。
为了「解决」这些恶猫,
主人们向谢霆锋求助,
期待他带着专家来把猫「变好」。
一开始,我是奔着追星去的。
但很快发现:
养猫,竟然和育儿有异曲同工之妙。
家有恶猫,主人的态度有两种。
一种是迁就;
一种是想放弃。
不管是哪一种,心态都一样:
「我这么爱猫,为猫做了这么多,这猫怎么就这么不争气?」
但在专家眼里,
「恶习」不过是猫的求救信号,
他们通过行为呐喊:
「我需要帮助。」
是不是和育儿的道理相通?
「你以为为孩子付出了所有,你气孩子不争气;
但在孩子看来,你从来没有真正给过他想要的爱。」
「迁就」不是爱
很多父母,会有种错觉。
觉得「无条件的爱」就是「迁就」。
我们在包容里,等待着孩子具备变好的自我驱动力。
然后在自我感动中萌发无力感:
「你表现都这么差了,我还这么爱你。」
但是,在对方看来,你的「爱」根本不是爱。
来看【家有恶猫】里的故事:
有只恶猫,叫小粽子,有个让人头痛的毛病——不肯用猫砂盆。
就像永远学不会自主如厕的孩子一样,
它随地大小便,床上、沙发上都留下了痕迹。
或许我们没养过猫,
但经历过教娃上厕所的老母亲们都懂,这种感觉苦不堪言。
虽然行为恶劣,但主人非常迁就小粽子。
他在床垫上,铺了5层厚的防水垫,防止猫尿渗漏;
在防水垫上又整齐铺了很多大张的不干胶纸,
用来粘猫爪子。
他认为:
「小粽子到床上去尿尿时,被粘了爪子,就不会再来了。」
但小粽子每次都精准地挪开不干胶纸,
一次又一次地朝床单下手。
老田每天的日子就是——「你尿了,我洗;你再尿,我再洗」。
苦苦坚持了一年,他向谢霆锋求助。
在谢霆锋和行为专家的帮助下,他们发现问题——
小粽子的猫砂盆,放在马桶角落,非常小。
猫咪去了根本无法转身,到了晚上又漆黑一片。
谢霆锋给出解决方案:
多放几个猫砂盆、马桶边上的猫砂盆装上小夜灯。
就这么个简单方法,小粽子非常乖地学会「自主如厕」了!
这个故事,何尝不像是养孩子的过程:
曾以为为孩子迁就了很多;
但并未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孩子解决问题。
为了锻炼我儿子的毅力,我送他去冬泳。
他很喜欢游泳,但他非常怕冷,
水稍冷,他就窝在泳池边上不动弹,
冻得瑟瑟发抖。
我既心疼他受冻,
又气他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勇敢。
也会耐下性子鼓励:
「游起来就不冷。」
但作用并不大,
好多次他都是在教练的威逼利诱之下才游起来。
有一次,旁边一位家长过来帮忙。
她喂了我儿子一颗巧克力,
又用温水浇了一遍孩子的头部和胸部;
再一鼓励,我儿子就游了起来。
事后,我儿子说:
「妈妈,我觉得那个阿姨很好,她会帮我解决问题。」
我的脸刷一下红了。
我也才意识到,我自以为是的爱有多脆弱。
我站在妈妈的角度替自己委屈:
每天接送上孩子各种兴趣班,
迁就孩子那么多,
他怎么就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表现勇敢呢?
可那一刻,我才理解:
如果不站在孩子的角度,
帮助他引导他解决他当下的问题。
家长所以为的鼓励、爱、迁就都没有意义。
「放弃」,更是伤害
很多父母,还经常有种「恨铁不成钢」的委屈感:
我已经为孩子做了所有,
你这孩子怎么就那么不争气,
不能听话一点?优秀一点?
甚至还会以一种理直气壮的心理,
恐吓孩子——「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
就像【家有恶猫】里,念念的主人。
念念的主人养了念念和另一只母猫,
后来,又养了2只公猫。
4只猫中,公猫念念最不乖,
动不动就打架,总爱欺负别的猫。
念念主人把念念打架的视频发到网络上,展示给谢霆锋看:
「这个视频有4000万的阅读量。」
谢霆锋惊讶:
「猫打架,你开手机?」
念念主人有点羞愧。
但随即表示:
「念念攻击性太强,只能把念念关在房间隔离起来。
如果它还是这样,我只能把它送人了。」
念念为何爱打架?
谢霆锋很快发现问题——
因为它没有绝育,
以及,新来的2只公猫侵犯了它的地盘。
而这一切,是很正常的喵星人反应。
很多观众批评他:
只把猫当作拍视频的工具,没解决问题,还想把猫送走,实在不应该。
念念主人的行为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
但扪心自问,
作为家长,我们有时候是否也如此?
因为想快速解决问题,
我们干脆直接下定论,
选择最简单却也最粗暴的方式来解决。
曾听过这样一个心理案例:
初中二年级男孩,课堂纪律非常差。
老师在上面上课,他在下面玩手机,
怎么说也不管用。
妈妈非常着急,
直接把孩子送进了少年管教的学校。
孩子依旧很叛逆,妈妈又常忍不住说伤人的话:
「我们为你做了这么多,你怎么就不能努力一点呢?
你再这样,就不要念书了,直接送你回爷爷奶奶家吧。
我再也不管你,你想怎样就怎样。」
结果,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不愿意去学校。
无奈之下,妈妈带他去看心理医生。
医生反馈:
「孩子平时太孤单了,和父母几乎没有沟通。
为了获得妈妈的关注,
他就试图用更不好的行为去让妈妈多‘管’自己。
也就形成恶性循环,越来越叛逆。」
在他们看来,
孩子太皮,
自己无法管教,
干脆交给其他机构来处理。
但事实上,这不也是一种「放弃」吗?
别把撒手不管当作静待花开
【家有恶猫】有个点评:
在行为专家的带领下,
你会发现,
猫咪的每次抓狂、不配合、调皮捣蛋,
甚至是乱拉乱屎,
背后反映的,
其实大多是主人的问题。
动物不会说话,
但它们的每种反常行为,
都是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和我们沟通。
这句话,
把「猫」换成「孩子」,也完全成立。
作为父母,
我们也很辛苦,很委屈。
有时候,
是一腔爱意不知道怎么以正确的爱来表达;
有时候,是我们为孩子付出了所有,
却收不到孩子的良好反馈。
于是,不由自主想「放弃」,
以此来吓唬孩子。
但事实上,我们的方式其实已经错了。
每个孩子都是萌芽的嫰苗;
我们不可以拔苗助长;
但也不能撒手不管。
养孩子,
需要我们发挥出足够敏感的感受力,
而不是去想象孩子的需要。
而越是内心平静的家长,
感应孩子情绪的能力就越强。
我们的家庭教育,
就像是一场 教育的艺术,
这需要爱意和热情,
也需要科学的学习,
大家共勉。
—— End ——
作者:宋宋Gloria,修辞学硕士,曾任国企高管,现为全职妈妈。八一八婚姻和爱情的真相,聊一聊育儿和育己的感悟。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