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在新西兰奥克兰的Gulf Harbour乘坐渡轮出海,就一定会对在码头上值守的狗狗们印象深刻——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工作犬早已被应用在缉毒、排爆领域,但相比于更容易藏匿这些违禁物品的背囊,这里的工作犬似乎对游人的鞋底、车底更感兴趣,它们警觉地嗅探和聆听,似乎在搜索什么活物。如果你满腹狐疑的咨询与它们同行的工作人员,这个猜测就会得到印证——没错,它们在抓「害虫」呢。
在新西兰的环保人士口中,「害虫」这一词汇有着不同于我们惯常认识的其他含义。在奥克兰东北的豪拉基湾,飘散着许多「无虫害」的岛屿,而在整个新西兰,这样的岛屿大概只占到了1.2%的国土面积,但就是在如此狭小的区域,却成为接近一半的新西兰濒危鸟类、以及1/3的濒危爬行动物最后的庇护所。警觉地矗立在Gulf Harbour码头上的狗狗,正是这些庇护所至关重要的门神……
主人与来客
如果鸮鹦鹉家族也有经久流传的史诗,那其基调一定悲怆无比。
由于很早就从大陆裂解出来,新西兰这片大洋孤舟上的生物一直非常独特,在人类来临之前,这里几乎难寻哺乳动物的踪迹(除了少量蝙蝠之外),鸟类才是新西兰当之无愧的主人。由于天敌的威胁主要是空中的猛禽,对于那时的新西兰鸟类来说,地面反倒是一处安全的所在,而放弃飞行便成了许多新西兰鸟类共同的选择。除了高达3米的恐鸟、活似猕猴桃的几维鸟之外,鸮鹦鹉——这种现存体型最大的鹦鹉,也成为鹦鹉家族中不会飞行的唯一代表。
自从波利尼西亚人的一个分支——毛利人发现了新西兰之后,曾经分布在岛上各处的鸟类难免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尽管不如恐鸟那样能提供更多肉食,但鸮鹦鹉的肉质似乎更为鲜美,而它们周身覆盖的绿色羽毛更是被视为无价的珍宝。孔武的毛利武士总是喜欢批覆一件由一万多根鸮鹦鹉羽毛制作的披风来彰显身份,较长的羽毛也会成为泰阿哈战矛的装饰。
在毛利人来到新西兰的最初几百年里,曾经遍布新西兰的许多鸟类都遭受了灭顶之灾,巨大的恐鸟和哈斯特巨鹰由此灭绝,而一度分布广泛的鸮鹦鹉族群也颇受打击。但对于鸮鹦鹉来说,这只是噩梦的开端。
和毛利人相比,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并没有为鸮鹦鹉带来更多直接捕杀的威胁,但伴随着欧洲大帆船到来的鼠类、鼬和猫,成了比毛利人更恐怖的存在。鸮鹦鹉这样的新西兰原生物种高度特化,它们早已完成了对本地生态的适应,却对这些外来入侵者的侵扰束手无策,鸮鹦鹉构筑在地上的巢穴被鼠类啃食,成年鸮鹦鹉又成为猫和鼬的盘中餐。至少在19世纪下半叶,鸮鹦鹉的数量就出现了明显得下滑,曾经时常听到鸮鹦鹉鸣叫的旺阿努伊河沿岸陷入沉寂,而至少在1895年,整个新西兰北岛就再也找不到这种生物存在的迹象。
狗狗清理队
觉察到形势严峻的新西兰人立即行动起来,1891年,鸟类爱好者Richard Henry接受政府委托调查鸮鹦鹉的种群,他意识到,如果不能帮助鸮鹦鹉摆脱入侵物种的威胁,这种生物的灭绝就只是个时间问题。Richard Henry意识到,在南北岛划立保护区的做法已经为时过晚,将一些离岸岛屿上的入侵生物全部扑杀、并将鸮鹦鹉转移到这些「无害」岛屿上,才是唯一的办法。
但要将入侵生物全部扑杀谈何容易。在Richard Henry选定的雷索卢申岛上,最常见的入侵生物就是鼠类和白鼬,这两种生物都擅长躲藏,繁殖能力又非常惊人。无论是采取投放毒饵还是使用捕兽夹,都不能确保将其一网打尽,而一旦遗落下寥寥几只,它们也很快就能恢复成一个庞大的种群。万般无奈之下,人们开始思考借助动物的力量。
对于鼠类来说,猫咪当然是一个高效的「清理者」,但猫难以被控制,其自身也很容易逃逸到野外,而猫本身就是新西兰原生鸟类最大的杀手(恐怕还没有之一)。
那么,是否有一种捕杀高效,又便于掌控,对于人的意图也能及时领会的生物呢?
虽然「狗拿耗子」是充满贬义,但在捕鼠这件事上,狗得确毫不逊色。和机警灵活的猫相比,狗敏锐的嗅觉和寻踪能力更能帮助它们搜索到鼠穴,在封闭的岛屿上,使用受过训练的狗捕鼠往往比猫更高效:几年之前,豪拉基湾上的一座「无害」岛意外的引入了一只老鼠,而管理方释放的狗只用了两个小时就一劳永逸的解决了这个隐患。
遗憾的是,Richard Henry选择的雷索卢申岛距离岸边太近,虽然他使用狗成功的消除了岛上的入侵生物,却无法阻止一群白鼬趁着低潮再次入侵。但他的思路显然是成功的,90年后,当新西兰人决心为最后残存的鸮鹦鹉寻找一个安全所在时,豪拉基湾的不少岛屿上,又出现了狗狗清理队的身影。
狗狗搜寻队
当一座又一座岛屿在保育人员与清理狗队的协作下摆脱了入侵物种的威胁后,如何将那些已经十分罕见的濒危物种转移到岛上,便成了一道新的难题。以鸮鹦鹉为例,这种鸟虽然不会飞,但千万年的演化进程中,它依然演变出许多高超的匿踪本领——为了躲避天敌,它们总是昼伏夜出,而那身绿色的羽毛在杂草丛生的林中也不失为一套完美的伪装,当敌人靠近时,鸮鹦鹉总是趴在草丛中一动不动,毛利猎手们回忆道,又是他们甚至连「潜伏」在身边的鸮鹦鹉都很难找到。
但毛利人自有妙招:鸮鹦鹉拥有一种独特且浓烈的体香(这种气味素或许是它们寻找配偶的资本),而毛利人豢养的波利尼西亚犬很容易追随这种气味将其捕获。毛利人的「成功经验」启发了保育人员,刚刚完成对「无害」岛屿清理的狗狗们,立即投身到新西兰南岛的峡湾林地里,开始了一场历时十余年的艰辛搜索,在它们的帮助下,65只鸮鹦鹉被移居到4座「无害」岛上,并最终繁衍出今天154只的种群,尽管数量还很危及,但鸮鹦鹉的希望之光已经隐隐闪现。
狗狗在搜索鸮鹦鹉领域的成功应用,已经成为全球保育界的经典案例,在新西兰,更多的狗狗开始承担搜索其他濒危生物的重任——新西兰的国鸟几维也是一种数量稀少、昼伏夜出的羞涩生物,虽然它们的种群形势还不至于像鸮鹦鹉那样被移居到岛上,但科学家们也必须对其进行长期的监控,以了解种群动态和栖息地分布情况,而这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就必须依赖保育犬的搜寻;在美国,同样的保育犬也被用来搜寻沙漠龟,这种陆龟的分布极为零散,更不用说它们趴在地上一动不动时,远远看去就像石头一般,保育犬的使用,让科学家搜索沙漠龟的效率大为提升。
狗狗护卫队
鸮鹦鹉的悲剧始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入侵,虽然在人们努力下,「无害「岛已经将这些外来威胁移除,但雷索卢申岛但失败案例犹在眼前,如何才能让移居岛上的鸮鹦鹉不再重演这种悲剧呢?
这便是奥克兰Gulf Harbour码头上的保育犬们正在承担的使命,经过专业的训练后,这些狗狗护卫队对鼠、鼬、甚至粘附在人们鞋底的阿根廷蚂蚁的气息已经十分熟悉,无论是车辆还是人流上岛,都必须通过它们的筛选。
狗的嗅觉敏锐,全来自其独特的解剖学结构特征,嗅觉最敏锐的猎犬的嗅觉黏膜面积至少有人类的17倍,而同样面积的嗅觉黏膜上的嗅觉细胞又比人类多20倍,每个嗅觉细胞上的纤毛又比人类多10倍,不仅收集信息的能力惊人,狗的大脑中专门负责气味处理的嗅球也比人类脑中的嗅觉区大10倍,这些构造的共同结果,便是犬类超越人类数万倍的强大嗅觉能力。
超凡的嗅觉和学习能力让狗狗成为守护新西兰「无害」岛岛门的护卫,而在美国,这些狗狗更是坚守在国门之上。
和新西兰一样,美国的关岛地区也曾是一片孤悬海外的生命乐土,但在二战前后,褐树蛇被意外的带到岛上,顾名思义,这种蛇攀爬能力极强,对当地的鸟类带来极大威胁。除了树木之外,褐树蛇还经常攀爬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电线杆,甚至关岛机场的飞机起落架上……由于关岛飞往美国本土的航班无法直接跨越太平洋而必须在夏威夷停靠加油,这就让同样拥有岛屿生态的夏威夷当局十分紧张,为了防止树蛇随着飞机扩散,夏威夷机场也训练了保育犬来侦测蛇味,得益于狗狗们的辛勤工作,早已深受入侵生物侵扰的夏威夷,这一次终于躲过了树蛇的加害。
狗狗侦探队
实际上,狗在生态保育上的使用并非岛国的专利,在许多大陆地区,狗狗也活跃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一线。而它们工作的主要方式是——找屎。
生活在我国高黎贡山的天行长臂猿是一个古老而脆弱的物种,时至今日,只有不足150只天行长臂猿生活在我国云南的山林里,虽然栖息范围只有3个县,但要找到这些树上精灵也不容易,但要保护如此濒危的物种,人们必须对它们的生活区域变化、营养情况以及近亲繁殖程度予以掌握,如此一来,搜寻它们遗落到树下的粪便也是一种变通的办法。
但高黎贡山林深树密,落叶重重,依然保护人员自己搜索,当然是「猿粪难寻」。保育犬「叮当」的引入,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
实际上,和叮当一样专职搜粪是大部分保育犬的工作常态,在雪豹、大猩猩保护领域,搜粪的狗狗都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有甚者,华盛顿大学的保育团队还利用狗狗来搜索虎鲸的粪便气味——这些海洋巨兽的排泄物随着海水飘散后弥散出的浓烈气味可以波及很远,而站在船头嗅海风的狗狗便成为研究人员追踪鲸群的领航员。
和搜粪一样,搜寻尸体也略显重口,但却至关重要。在夏威夷地区曾爆发过野生鸭群感染肉毒杆菌毒素的疫情,一些病死的鸭尸如果不被及时清理,就很容易导致毒素继续扩散。另一则案例则来自人们对风力发电机叶片对生态影响的研究,由于风力发电机常常被放置在沿海或山口,这里一般又是候鸟迁徙的必经之路,鸟类被发电机拍死的事件时有发生,但这一事态究竟严重到何种程度,我们又该如何避免这种影响,都需要详尽的数据进行研究,这就需要尽量全面的找到因此死亡的鸟类尸体。保育犬的应用无疑为这两项工作提供了颇为及时的帮助。
作为一个年轻的物种,在过去的十几万年中,现代智人——也就是你我,一直与其他物种一样利用着自然,但与它们不同的是,我们的技术与文明发展之快,以至于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也改造与影响了自然。当汲取资源的速度跨越了微妙的平衡时,若干的恶果也凸显出来,无论是新西兰的物种入侵,还是高黎贡山的猿声消沉,亦或者被风力发电叶片误杀的候鸟,都是这种失衡的体现。所幸,人们对现状已经有所认识。
更幸运的是,我们并不孤独。作为人类驯化最早的动物,狗在驯化之初曾经扮演过狩猎合作者的角色,而在我们试图补救过错、重归平衡的艰辛道路上,曾经的合作者再一次挺身而出,这让曾经焦灼的我们重拾信心——在许多古老的岩画上,都描绘过人与猎犬协作围捕孔武巨兽的画面,这记载着人类过去的辉煌。而关于未来的图景,又正在被保育人和保育犬共同描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