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际交往是双向的,一方使劲不对关系稳定有长期帮助,同交友、共事、夫妻关系、任何关系。
2.自由一定存在,自由的前置条件是解放思想,将一些被动发生的事理解为自己主观能动的机会,譬如:
老师骂我了— —
老师在为我提供情绪管理的学习环境。
为了毕业我做牛做马— —
合理的以一换一,我认可游戏规则。
3.大世界非我所愿,
小确幸抚我稍安,
积极与乐观,
还地狱一人间。
4.我们在除寥寥数人外的任何人眼里都不重要,因此当他们是NPC就是了,不要被群体NPC煽动,尤其是迫于他们隐性的压力而为自己的人物形象彷徨。
5.爱自己的特征:
①. 自己想做的事重要于别人想要自己做的事
②. 自己想活成的模样优先于别人想要自己成为的模样
③. 自己的一颦一笑、言谈举止、品味偏好不劣于别人的、不受控于别人的
5.如果身边有积极成长的人,与他们交往也不失一桩美事,但大多数人都自恋自怜或随波逐流,那么何必靠近他们— —就为了沾染这种低质量思维?这样的交往就算看起来金玉其外,也不过败絮其中。本质不同,不必强融,不是所有的脑电波都值得往自己的脑袋推送,因此与其找一个人消磨时光,不如与自己的灵魂对酌流觞,慢慢剔除落后与紧固的执念。
6.不要执着于过去的形象,借缅怀过去之名应付当下。即便瘦回18岁的体重也无法回溯18岁的气场,因此接纳不同时期的日子,更享受当下— —今生最年轻、可触摸的时刻。
7. 关于相处、边界感的回复
带着情绪去旅行,毕竟在旅行的中途还释放了情绪.渴望得到你室友的关注但是你并没有拿到你最初的设定值;显然现实被你低估了你感受到了失望,因为没有拿到最初的预期于是你带着情绪跟你的室友相处,这份失落感显然越积越深.作为旁观者我更希望你可以拿到你最初的预期,如果拿不到你更要树立和认知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我是这么想的:每个人对别人好有的人带着目的有的并没有目的,仅仅是我愿意对你好.所以我想说,建议你不要把付出和回报需要成正比看的那么重;这个世界并没有规定付出就要回报.不仅如此,每个人所表达的爱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含蓄有的人直接,有的人设置放下心里.我在想你决定自己被孤立可能是你向往简单粗暴的表达方式,而你的室友们并没有直接感知到简单粗暴所以你觉得失望.事实上,我们是不可以要求别人必须以怎样的方式对待我们;显然这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表达.如果你过多的将情感投射在别人身上,那么你就容易受伤;因为一旦别人示爱方式不符合你的预期你就会产生失落感.可是这是不对的.你应该告诉自己,我对别人好是我一厢情愿的,我不求别人还我什么;仅仅是我愿意,这样你就会快乐.如果你把每次跟别人的情感互动都明码标价的话,你一定会每个人的性格不同而搞得精疲力尽.一定不要助长自己的「控制欲」,这是很可怕的心理疾病;我们是不可能控制别人的,我们只能控制和接纳外界跟我们最初设定不一样的自己.
我不知道你说你小时候缺爱为何,就算我们小时候有创伤也并不会成为我们成年后的障碍.每个人都有童年创伤,我跟你讲我小时候非常自卑父亲是一个死要面子活在别人感官的人;如果我成绩不好都不能让他的朋友和同事看到我怕我丢他的人,我就是这样被他嫌弃长大了.以前我非常很他,但是我成长之后对他有了另外的改观;并为认为他才是世俗的受害者活在别人的评判里,他比我更可怜而我其实仅仅是没有活成他眼中的样子而已,但是比分能不能代表我就是一个废材.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不仅仅是你我也一样;任何人都是孤独的.你是否想过难道给这些孤独的人身边安放100的人作为陪伴,难道我们就不再孤独了么?孤独的本质是内心贫瘠,跟身边有多少人没有关系.你想过没有身边这100个人倘若跟我价值取向不同,抑或跟自己不在一个频道的话;那么他们就算待在我身边我不一样决定孤独.孤独的本质是内心的贫瘠,而摆脱孤独的方法就是寻找自己的爱好、兴趣让自己全然的活在当下;我们的注意力被利用起来了,就没有时间矫情和扮演受害者了.
8. 看了你的内心世界后你的生长环境让你比同龄人成熟,另外就是你很自卑,没有安全感、活在别人的目光里情节很严重;以及你不接受自己「不完美」这是最关键的问题.首先,这个世界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渴望完美本身就是一种执念.你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怎么会让所有人喜欢我呢?难道那些不喜欢我的人他们都是坏人抑或是我的仇人么?就凭我自己我怎么会让所有人喜欢我呢?难道我不被所有人喜欢,就意味着我有缺点么?当你给予这些问题的答案后你就会恍然大悟,并笑自己我太傻了为何不放过自己偏偏要折磨自己.我觉得你并不会「爱自己」,当然这跟你一直渴望活成别人眼中的样子有关,但是我要说这样的想法并不是你一个人独有的;许多人都持有这样的想法都渴望别人别人眼中的样子,但是这会让我们陷入一个无限循环的不归路里.因为活成别人眼中的样子就会让你我们放弃自我去做别人、讨好别人,显然这样的话我们是不会舒服的;甚至我们会迷失自己.活成别人眼中的模样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你是否问过自己谁的人生是「标准答案」呢?谁的人生适合当模版呢?至于你所说的「内心阴暗」这也不是你一个人固有的问题,每个人都有包括我;你要是自己你不是你的想法,你承认你自己的阴暗面;是因为你认可了你的想法,可是那不是你.你现在应该训练自己挣脱想法,不做想法的奴役.最后我想说,我们的成长环境虽然会左右我们的人生;但是并不是魔咒打不破它,我没有成长之前一直怪罪父母没有给我提供一个平台;成长之后我才意识到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我为什么要怪他们呢,难道他们年轻时候不也想出人头地么?于是我再也不怪罪他们了,我接受自己平庸.如果你丧失安全感和自信就更要让自己自律了,自律会提供给你自信,你不再需要通过别人认可你、赞美你.你要明白我们个人只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需要学会爱自己照顾好自己而不是讨好别人;因为任何人都不会为我们的人生负责的,所以讨好别人活成别人眼中的模样是不可取的.「比较」是零和游戏没有一个人是赢家,因为比较本身就是一个骗局;你永远是那自己的弱势跟别人的强势比较,别人也同样如此所以没有人永远可以成为赢家.你越是比较你越自卑和焦虑,你的注意力应该收一收放在自己身上.你一定要让自己动起来,焦虑的本质是拖延和原地不动;不要依靠思维行动可以改变现状.说了这么说我想告诉你「你没有病」你的想法大多数人都有,你的自卑、焦虑也是许多人共有的现象;只是你的烦恼隐藏的并不好而已,别人看起来嘻嘻哈哈的仅仅是假象罢了.你既然什么都明白就差执行力了,如果你迈出这一步那么你就无法摆脱焦虑和自责;你并不丑而是别人的审美带着偏见,而你恰恰认同这种畸形审美心甘情愿的活在别人的目光里.
9. 之所以写出来是有原因的:我们大多数的人反省是无意识的;我们可能处理一件事全程都是自动模式,自动模式来自于我们的过去的思维,但是如果我们想改变沿用过去的思维习惯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需要将从的思维植入到手哦们的大脑里并替换掉之前的,所以必须想办法给自己营造一个渴望改变的环境并不断地重复重复再重复,单单凭借我们自己改变的想法就让自己改变大多数都是失败收场.我们太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了
10. 所以每个人的童年都充满了创伤,但是我们是可以改变认知;重新看待自己的童年.我们不可以让过去的想法操控自己,人这一辈子就是活一个心态;你的心态变了世界也就变了,所谓心态就是我们的思维.如果我们渴望改变命运,改变思维就够了.
11. 这回就好了,不要上来就定制宏大的目标;满满开始不着急,我们是慢慢变好的,不是一下子变好的.就像你说的先看看能不能坚持,弹性的安排时间
12. 只要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转移到别人身上马上就用皮筋弹性一下自己
13. 这不是太正常了啦,谁还没被老师说过.你的确有点过度概括这件事了,由于你给自己的解释,你竟然说:大家可能都在笑话你?你怎么知道大家在笑话你呢?是你自己臆想出来的,还是拿到确凿的证据了呢?显然你是臆想出来的
14. 难受是因为你给了自己一个不合理的解释产生的,跟老师批评你这件事无关;你认同了你的想法,所以你才难受
15. 讨厌上班 因为我的老板也经常批评我,于是我给予她批评我的解释是:她在指导我如何做事,并非批评我.如果我执念的将她跟我传达工作定义为批评,那么我这个工作就没法做下去了
16. 可是你不问就一直纠结在这个你自己创造的思维圈套里
17. 这就是习惯性无助的人常常这么认为,就好像事情的发生没有好的一面全是不好的一面似的;而持有悲观主义的人就认为事情没有好结果全是坏结果,而乐观的人会寻找事件的转机和希望
18. 我在心理学书里面看到一个案例,一个人说自己腋下流汗很遗憾不干出门,结果心理学家带他去超市让他大声说我腋下出汗看结果会发生什么?结果他按照心理学家说的话做,结果是没人搭理他.显然他的担心是思维创造出来的
19.意识到每个人似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我们没有那么多观众的,如果我们不把自己定位的那么高那么我们就不会把自己的失误看的那么重
20. 我问你:以后等你工作了老板批评你怎么你不干了么?抑或你接的一个案子没有打赢,难道你就认为不是一个好律师么?
21. 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失败?
22. 还有我们也要检讨为什么会被说和失败?是老师没事找事,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23. 你能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游离被小我操控的频率比较强烈,你已经超越了许多人;大多数人都是全程自动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和现象,所以慢慢来训练意识是一个过程,我们需要给大脑一点时间让大脑慢慢制造一条这样一条神经回路,一旦这条神经回路制造出来,我们就可以迅速的察觉到自己的无意识然后第一时间将意识拉回到当下来.
24. 你的执念并不是你身上独有的问题,这是正常的传统思维模式。而不去评判仅仅静观的思维是超我的思维;是大师级的思维,而你正在超越最初的自己这是成长的好事
25. 其实我也会因为工作上的事产生执念,但是我会全力以赴的开导自己避免让自己陷入内耗状态。因为我反复的在纠结一件事会很累的我不想让自己那样,所以我需要借用一些方法来解决这个对我自己不利的现象 。而且当我们反复琢磨的那些让我们痛苦的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当下而是穿梭在过去和未来,这就是我们用橡皮筋弹一下自己的原因,让自己的意识来到当下痛苦的思维解脱
26. 不听课不行的 ,学费都交了 你的时间也给定在学校了,你的沉没成本已经出去了,所以你必须要在你支出的沉没成本里拿到更多知识
27. 思维的宽窄决定着我们如何解读这个世界,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还有中间的灰色地带.就像你昨天说的如果我们给予一件自认为不好的事一个乐观积极的解释就是自欺欺人,这本身就是谬论.因为我们认为的好与坏并不是标准答案而是我们的认知决定的,童年的教育对我们当下认知反应起到很大作用;但是这种反应并不是一辈子固定的,而是可以改变的.
28. 被老板批评了,瞬间我的大脑就翁一下,然后各种负面想法就出来了。但是深呼吸之后我谈一下皮筋并告诉自己,您被批评的理由是因为你工作没有做好这是正当批评,虽然小我不喜欢但是的确是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你需要为自己的食物负责。我给予了一个正念的解释之后我的负面想法就慢慢消失了自己又回到了当下。我们跟自己说的话给予的解释是很重要的
29. 这就是执念,世界上没有完美和不被批评的工作,就像世界并不会按照我们的审美和预设运作一样,我们需要接受这个世界的不完美和自己的不完美
30. 你不可能甩掉小我的,你需要动用方法于小我共存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 撤换信念 慢慢的改变您童年错误的认知,用新的认知取代就得认知
31. 这的确是错误认知,当别人没有及时回复你的我们需要给出一些备选条件:①.人家是不是在忙手机没在旁边、 ②.是不是没看见、③.不方便。我们不能上来就盖棺定论人家不喜欢我所以不回复我
32. 关于谁最后收尾本身就是一个牛角尖的选项,任何一个人在收尾的时候都可能将对方为何没有回复我消息而扣上罪名给对方;因为总有一个人是需要收尾的,那么收尾的那个人是希望对方回复还是不需要对方回复呢?
33. 还是注意力出了问题,不去看别人焦距都在自己身上那么别人回不回复我又怎样;一个人最终还是需要自己取悦自己;别人取悦自己太不靠谱了,而且别人并没有义务应该和必须取悦我
34. 「活在当下」是一种智慧,一个人身心都在当下就不会再有痛苦了.所有的痛苦和不幸都跟过去和未来有关
35. 人生就两个时候年轻和老年,年轻时我们会说自己阅历不高;老了后又会说自己的大脑已经退化,我们这一生一直活在借口下的因果中
36. 人生就两个时候年轻和老年,年轻时我们会说自己阅历不高;老了后又会说自己的大脑已经退化,我们这一生一直活在借口下的因果中
37. 写的真好!你知道么你是优秀的,在你这个年纪大多数人没有你这当下这个认知;其实我敢说在你的同龄之中许多人也没有你渴望改变的认知,大多数人都在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里。我想说的是你当下发生在你上的所有行为和想法都是正常的,这些想法和行为并不能说明你不够优秀和你有毛病,这是所有正常人都持有的样子。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或者吧 标准制定的太高,更不要给自己助长优秀焦虑。频繁要求自己优秀是一种病,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没有人可以在各个领域都拔尖;而不拔尖也并不丢人。我们不需要活成别人眼中完美的样子,我们只要活成自己的最真实的样子就好。
38. 跟什么人在一起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会潜移默化被影响;所以我当下排斥和抵触负能量爆棚的人,会刻意选择远离这样的人.而主动会联络积极乐观的人.还有就是思维固化的人我也呈闪避态度,因为频道不同的两个人是无法沟通的.所以,交朋友还是比较谨慎的宁缺毋滥;如果遇不到对的人宁愿高级的独处
39. 承认压力-欢迎压力-运用压力给自己力量
40. 情绪ABC理论:A诱发性事件(停止在诱发事件上乱贴标签)B事情的解释、看法(提防玻璃心 地域和天堂只在一个解释 停止内耗 想法不是现实)C产生的结果
41. 自我关爱 我不是受害者,我不认同伤害 谨防对号入座 别人高兴与否是别人的事,我高兴才重要
42. 允许人生不按照自己的想法运作 所有的冲突都是因为控制欲 我不完美,不必有完美主义情节 幸福没有「标准答案」收集生活中积极元素 带着感恩去工作
43. 不带评判去做事 至今没发生的事不带思维提前编辑 不被思维反向控制
44. 不去看别人 不用活在别人的标签里、得到别人的认同、与别人意见一致 活在当下 有被讨厌的勇气 多想别人的优点、没有人是完美的
45. 不受别人影响,自己控制自己,不将参照点对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