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没有辅导班,语数英全是我一个人辅导。
没有辅导过课内的课程,主要是我家二年级,课内课程非常简单,不需要辅导。
做作业我也不管,孩子自己搞定。但是他做作业的时候,我会在一旁看自己的书。遇到不会的他会问我,我就给他点一下。
我会定期看一下他的作业和考试卷的错误率。明显不懂做题技巧的地方,讲一下。
语文和英语大量阅读是必须的,父母需要给选书。这个我之前陆陆续续的讲过,这里就不多说了。
讲一下我主要辅导什么?
一个比较着重的点是背诵。
我看到很多人给孩子搞那种抄写背诵美句,用来写作文。
我非常不建议这么干!
高考阅卷的老师,都是千年的狐狸精。你在这帮人面前玩聊斋,他们分分钟让你知道什么叫镇压妖怪。
那种套路的话,空洞的不表达思想的东西,没有典故得东西,老师是绝对不会给你高分的。
想拿高分,需要足够的文学积累。除了大量阅读外,背诵也是很关键的。
我建议从古诗词开始背。
一个是古诗词本身语言跟意境都很美,二来是古诗词传达的情感都很丰厚。
文学的两种优点,在古诗词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像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这种诗,本身就词藻极美,意境悠然。不是一般的现代美句可比。
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所传递的感情也是直击心底。
陈子昂一人写的诗,就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意味。他甚至还不是最有名的那类诗人。
背诗是必要的文学修养。但是,怎么背?
不能全背,除了中小学要求的大概一两百首左右要背,剩下的就是背那些出名的,那些意境好的,那些有典故的。
这需要父母自己挑。
挑好之后,是全诗都背吗?
也不是。因为一部分诗,是背诵其中几句就好了。
比如这首,我们就只背了最后四句。为啥不是最后两句?
因为会稽愚妇轻买臣是个典故。
这本诗书很好,大部分的典故都有写出来,对父母的文学水平要求不高,可以照本宣科。
背的时候,需要按照字给孩子讲一下意思。
联系一下背过的诗词,让孩子想一下。
比如这里有句余亦辞家西入秦。
余是什么意思呢?
孩子不知道,就提醒一下,背过的问余何意栖碧山里的余是什么意思呢?
孩子恍然,是我的意思。
再看,西入秦,秦在哪里出现过?
不与秦塞通人烟。
孩子就懂了,这俩是一个地方。
那么,秦始皇兵马俑在哪看的?
西安。
西安古代又叫长安。
所以,长相思,在长安。
诗和诗之间,就是这么串起来的。
他理解了单个字在诗中的意思,以后做文言文阅读就简单了。看到这个余字,他会自动替换成我。
逐字解析,每个字的意思说清楚了,孩子才知道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对应关系。
才能按照现代汉语的意思,去背古诗,而不是死记硬背。
同时,在孩子背诗之前,他需要充分理解这个诗的背景。
比如这首诗,是李白在什么背景下写的。将进酒,又是什么背景下写的。
陈子昂又是为什么去写乐羊为魏将?因为武则天为了巩固地位用了来俊臣那帮人啊。
充分理解背景,才能理解文字背后的感情。能体会文字背后的感情,对于阅读理解是十分重要的一关。
还有些诗,很有典故。
比如李白的梁甫吟,这首诗用了极多的典故。同时,整首诗写的一气呵成,这种就需要全诗背诵。
并且需要把每个典故给孩子讲清楚。
二桃杀三士是怎么回事。
郦食其是怎么发达的,又因为什么死于烹刑。
吴楚为什么造反?
为什么历史上这段时间称为文景之治。
贾谊提出了什么绝妙的点子去削藩。
周亚夫这么厉害,为什么被人相面说他会饿死,还真的饿死了。
他提的意见为什么景帝不采用。
一首诗可以拓展出去很多东西,孩子非常喜欢这部分内容。
毕竟谁家孩子不喜欢听故事呢?
文史不分家,但历史上的人物,故事太多了。
你要怎么把这些讲给孩子?
单纯的讲,他当故事听完就忘了。穿插在这种背诵的东西里讲,效果是最好的。
他背下这首诗,他就能记住诗里面的人物,他记得住人物,就记得住那些有意思的典故。
这才是他以后写作文能输出的,把故事和人物串成带有自己思想的东西。
这本书我推荐过,是我觉得必入的好书。一定要这个版本,别的版本不行。这本是大师们合起来编撰的。
之前我说过,孩子的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学习需要稳扎稳打。有人问那要怎么去教。这篇,就是我给你们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