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刚生完宝宝,关于孩子的照顾问题与老一辈有矛盾,怎么沟通可以减少、弱化冲突?

2022-04-18亲子

隔代育儿是我们这一代家庭育儿的主要模式。父母上班,孩子由爷爷奶奶带,或者外公外婆带。在妈妈群里,在朋友聊天里,吐槽婆婆带娃方式的太多太多了。乱喂东西、过早加盐、作息乱.....

但往往就停留在吐槽了,问题依然存在,心里依然不痛快。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点小小经验。先说明一下情况,我们家是爷爷奶奶带。

先和队友达成一致

我们和公公婆婆,总归隔着一层关系。很多话的确不适合直接沟通,所以在养孩子的问题上,我们首先需要和队友达成一致。和队友达成一致后,就可以一齐协作解决我们认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我家球爸非常给力,他要求比我还高,很多事情不需要我说,他主动就会和爷爷奶奶去沟通了,如果有时候他没有看到,我提点一下,他就会去沟通了。

利用外界帮忙

首先,父母不肯接受我们晚辈给他们提出的更为科学的育儿建议是很常见的。他们不肯接受我们的意见,很多时候是一种天然的身份问题,我们是晚辈,晚辈的建议情分上比较难虚心接受。

我们不要过于纠结这个问题。连裴奶奶都吐槽过家人不听他这个儿科医生的,更何况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

所以,对于分歧较大,我觉得一定要修正的问题。我一般用以下两个办法:

听医生建议

宝宝0-3岁期间,看儿保还比较频繁,尤其是1岁之内。看儿保,看医生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隔代育儿争议问题的机会。在看医生之前,整理出希望藉由医生给长辈们传递的更科学的育儿理念。

我们家儿保的时候,都是特意「大费周章」带上爷爷奶奶,全家人一起上阵的。

我记得宝宝2岁的时候,爷爷奶奶带养中我认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作息不规律,午睡时间太久3小时,晚上睡得太晚」。 在看儿保的过程中,我就向医生提到这些问题,医生马上意会。于是特意给爷爷奶奶交待,条理清晰。不得不夸一下这位儿保医生。医生首先肯定了爷爷奶奶的带养,孩子发育很好,活泼灵巧,爷爷奶奶功不可没。然后拿出指南,2岁孩子的建议时间安排,早上7点左右起,午睡不超过2小时,晚上9点之前休息,特别交待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晚上是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阶段,早睡早起利于长高。籍由医生的讲解,一下子解决了我当时的问题。
……

隔壁邻居家,小区邻居家对比

其实,小区里面同龄孩子家的情况对比,也可以帮助老一辈改变想法。譬如我们家当时的晚睡问题,在小区妈妈群里,我问了几位邻居,基本都是晚上9点前睡觉,早上7点左右起床(也符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聊天时,我就和奶奶说了,奶奶们聊天的时候,婆婆真的去问了别人家,大家都这样,她也意识到这是个问题。于是,就全家人齐心协力给孩子调整作息。

提高沟通质量

似乎我们与公婆之间很容易有一种天然的对立情绪。很多事情,矛盾本来没那么大,往往情绪却很大。要么,小事不说,要么一说就炸。

这个问题,我有深切的感受。新手妈妈的第一年,睡眠长期不足,又大小事在意紧张,和家人关系很微妙。记得有一次,我刚刚哄睡好孩子,婆婆在外面说话的声音大了一点,我就怒了,然后发脾气,吵架,吵得很厉害。

现在回想,完全没有必要。后来孩子睡眠好了些,我有更多时间学习看书,读到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收益特别大,可以说改变了我的思维模式。

这本书介绍了一种沟通方式,转变我们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来减少人与人之间因为语言带来的痛苦。因为,真的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沟通,而是在发泄情绪。

你来我往的不是沟通事情本身,而是互飙情绪。学习用非暴力的方式沟通,大大提高了我们家的沟通质量。

非暴力沟通四个要素:

一、观察。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要清楚地描述观察的结果。

二、感受。清楚地表达感受,让沟通更顺畅。

三、自身的需要。我们为自己的感受行动负责,但无法为他人负责。

四、请求。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要求。这个话题几句话也说不清楚,对此有需要的可以找来原著阅读。微信读书目前可以免费阅读电子版。

重新考量问题界限

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我们不妨先问问自己,这个问题是否真的很重要,我们能否妥协?这个事如果放在更长的时间尺度去看,我还这么在意吗?

在刚刚做妈妈的时候,我们总是忍不住事无巨细地关注,事必躬亲去做。我记得娃几个月大的时候,刷奶瓶这样的小事我都不放心给其他人做。

结果就是把自己搞得很累很累,情绪不好,家里气氛经常很紧张。现在想想,完全没有必要。

在新手妈妈阶段,我们一定要学会抓大放小,不要时时刻刻崩得那么紧。很多得事情,我们纠结满肠的事情,先问问自己再过1年,再过2年,我们还在意吗?

不会在意的就放手让老人们做主。 比如洗奶瓶,比如奶瓶到底是煮沸消毒还是烘干消毒?比如老人给娃买的「丑丑」的衣服比如他们习惯给孩子买偏大的衣服,因为可以多穿一段时间.... 如果问问自己再过几年还在意的问题那就好好解决。比如我前面提到的,孩子的作息问题。

绝不妥协的问题

不能带回老家是底线

我和老公都不是上海人。老人们不像我们这样已经适应了新城市的生活,加上上海的确物价更高。偶尔他们会萌发想带着孩子回老家的想法,但是,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是我的底线。每次他们旁敲侧击这个话题,我都是斩钉截铁的拒绝。隔代养育已经有不少问题,但是至少晚上周末孩子和父母还在一起,自己还是主力军。但是带回老家养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安全问题是底线

安全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商量的话题。老人们在安全问题上,侥幸心理比较严重。常常一句话就是,我们那时也没如何如何,还不是一样长大了。要么就是太惯着孩子,孩子不喜欢安全座椅那就不坐。孩子吃饭要跑跑跳跳,那就追着喂。

但是安全无小事!事关安全的一切事情,都是底线,没得商量。

比如,带娃开车出门,孩子必须坐在安全座椅上,不坐安全座椅那就不出门;把孩子独自留在餐椅或者婴儿车上,必须系上安全带。比如不单独把孩子留在家中,房间,车上;比如孩子学骑自行车,一定要有头盔;任何你觉得事关宝宝重大安全,都是安全底线。

这些问题,我们一是要态度坚决的贯彻,另外时不时也可以在「相亲相爱一家人」里面转发一些因不重视这些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新闻。

」糖衣炮弹」也不能缺

最后,就是」糖衣炮弹「也要使使。说到底,孩子是我们的,父母来带只是帮忙,他们也可以选择不帮忙。对于老辈带娃,做得好的地方多表扬多赞美,节日生日准备一些小礼物。将心比心,谁都喜欢赞赏和肯定,不喜欢埋怨。这是人类的共性。所以,在他们做得好的地方,不要吝啬去赞美。 比如,晚餐奶奶做的饭菜很可口,孩子多吃了很多。就可以照片拍起来,朋友圈发起来」 奶奶的营养晚餐,色香味具「。

公公婆婆生日,节日,也不妨准备一些小礼物。实用的,不那么贵的,他们一定记在心里。比如我给自己买袜子的时候,给婆婆也顺便买了几双。

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好,所以我觉得有时不妨换个角度去看。希望这些经验能帮到大家。 @知乎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