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郑丽杰
春日之际,大自然呈现出勃勃生机,正是儿童生长发展的黄金季节。然而,不少家长面对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尽管自身身高不差,但孩子的身高却似乎落后于同龄人。
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是先天遗传影响,还是后天环境的结果?是营养不均衡,还是缺乏足够的运动?针对这些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潮新闻·钱江晚报健康小站、杭州西湖区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主任,牟夏莲主任医师结合其在门诊中遇到的常见疑惑,提供了一系列科学而实用的指导意见,帮助家长在这个春季更好地抓住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充分释放孩子的生长潜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研究显示,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主要分为两大类:遗传和环境。父母的遗传因素大约占到了70%,而后天的环境因素如营养、运动、睡眠、心理和生活环境等影响则占30%。这意味着,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孩子的遗传因素,但通过优化后天的生长环境,仍有很大空间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
矮小症并不仅仅是身高低于平均水平那么简单,而是指孩子的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的儿童平均身高的两个标准差,或处于正常儿童生长曲线的第3百分位以下,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家长可以通过定期测量和比较孩子的身高,来初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生长发育的问题。
在关注孩子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家长们常常会落入一些误区,可无意中影响了孩子达到其最大的生长潜力。了解并避开这些误区,对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误区一:过度依赖「晚长」希望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发育有早晚之分,对于身高稍矮的孩子,他们寄希望于「晚长」能够帮助孩子迎头赶上。确实,如果孩子的身高与同龄孩子的平均身高差距在2-3厘米之内,通过后天的努力有可能追赶上来。然而,如果这一差距超过5厘米,特别是达到或超过10厘米,仅仅依靠晚长而没有采取其他措施,孩子达到正常身高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误区二:错误的发育标志判断
许多家长将变声和月经来潮视为孩子开始发育的唯一标志。事实上,这些只是青春期后期的发育迹象,而不是发育的开始。女孩的发育往往从乳房开始,男孩则从睾丸开始,有些孩子可能首先出现第二性征,如阴毛。重要的是要关注孩子的骨龄是否与实际年龄相符,通常情况下,二者之间的差异不应超过一年。
误区三:过分强调营养的角色
当面对孩子身高增长缓慢时,一些家长可能认为这是因为孩子摄入的营养不足。虽然营养是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但身高的增长受到遗传、营养、疾病、运动、睡眠和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仅仅通过增加食量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如何让孩子科学地长高?
针对病因、准确用药,不是所有的矮小症都要用生长激素。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让生长激素在夜间熟睡时充分释放。建议学龄期的孩子不晚于22:00睡觉,并保证睡眠时间至少 8 小时。多运动,以纵向弹跳、拉伸类运动为主,比如跳绳、篮球、跑步、游泳等,刺激骨骺,帮助长骨软骨细胞的增殖,促进骨骼生长。注意均衡饮食、杜绝肥胖、避免早发育。宜多吃富含蛋白质、钙磷锌、维生素等食物,少吃糖分高、油腻、过咸食物。保持孩子良好情绪,多表扬多鼓励孩子。不要随意打骂孩子,尤其在进餐时或睡前。建议家长给孩子定期测量身高并记录,强调同一时间同一测量尺同一测量人。
通过上述综合措施的实施,家长可以在确保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生长潜能。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