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一线在职20年的小学教师,我想就三年级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家庭教育中的应对和引导来谈谈这个情况我的看法和想法:
1.小学三年级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心理正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变化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有以下两个身心发展特点:
9-11岁处于儿童发展后期,是大脑发育的内部结构与功能完善的关键时期。
这点不用多说,我们知道小学三年级开始孩子进入儿童发展后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身体逐渐开始发育,这是一个缓慢且持续时间很长的过程,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不同步,这样巨大的变化让孩子很容易出现同一性障碍。
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过渡期。
思维习惯的转变,是人能力的逐渐进阶,也是人逐渐成长的过程。
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孩子需要看到具体的事物才能对上号,形成记忆——这就是为什么一二年级的孩子上课老师会更多的用具体举例的原因。
而拥有抽象逻辑思维的孩子,ta就可以逐渐脱离具体的事物,可以在大脑中抽象的去思维,并找到其中的逻辑。
小学三年级正是这个过程的过渡期。
自我评价意识开始增强
自我评价意识,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毕竟每个身心健康自洽的人,一般自我评价意识比较高,自我评价也比较优良。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自我评价意识增强,这一点和问题中孩子习惯什么都是自己是对的也有关系。
2.家庭教育中对小学三年级孩子的应对和引导建议
我经常说 家庭教育才是孩子之间真正的差距。
不同的成长环境造就不同的家长,不同的家长自带自身的成长痕迹形成的自我认知来继续造就各自的家庭环境,不同的家庭教育又造就不同的孩子,所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真的不想再说了。
妈妈很赞的一点是 意识到了孩子的问题 ,也主动的对外求助了,这一点就很好。太多的家庭最大的问题是不自知!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家庭到底有什么问题,因为不自知永远不可能改变。
从题主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 家庭氛围其实不差 的,适逢世界杯,爸爸和儿子都有共同的爱好,一起看球,这样的家庭氛围其实挺好的。要肯定。模仿是最好的学习,儿子模仿爸爸的爱好,一起看球,这样的学习环境和过程是OK的。
还有一个点,也是要肯定的,是 家长允许孩子有不同的想法 。这也很好!允许孩子有和家长不同的喜好,是允许孩子独立的自我评价的第一步。(太多的「巨婴」其实就是家长不放手,孩子逐渐丧失独立的意识造成的)
所以先总结一下小学三年级的家长应该有意识的在家庭环境中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引导孩子积极乐观与自己家庭观同频的兴趣爱好,最重要的一点是允许孩子有自己独立的自我评价,最终逐渐形成孩子独立的自我评价体系。
对于题主的问题,我想给的建议其实很简单: 听孩子说 。
看到-听到-想到-做到
看到: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诉求。孩子看似霸道的言行背后,是需要什么?家长是不是给予了孩子太多的否定?或者给孩子太多霸道的否决孩子的错误示范?先看到。
听到:听到孩子自己的逻辑和认知。听听孩子为什么喜欢他的球队?他是怎么看待爸爸喜欢的那只球队的?作为地球村的原住民,新时代的孩子长大后必然面对的是全球化的世界,让孩子拥有更宽泛的视野的前提是先要听听孩子自己的想法。
想到:当家长下意识的想要习惯性重蹈覆辙,压制孩子的时候,想到前面的这两点,想到自己可以怎么做?
做到:做到很难,因为要改习惯太难,从小事开始,慢慢来,一边调整一边记得要询问或者观察孩子的感受,孩子如果能够逐渐松弛下来,就是对的。
不要过多的去否认孩子,去看到,去听到,去想到,去做到,允许孩子自然成长,允许孩子成为ta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家长做好自己,营造好宽松、有爱、积极乐观向上的家庭环境,孩子自然而然就能向上生长了,真的不用太费力。
所以,怎么帮助孩子正确看待分歧?家长不杠,先听孩子说,让他说自己喜欢的球队和爸爸喜欢的球队的区别,爸爸的做法让孩子觉得怎么样?孩子自己说出可以怎么办,不驳斥,不杠就好。
我是宸妈,2021年读书247本、一周至少读4本书的读书人。关注青少年教养和自我终身学习,分享我的读书、教育和心理知识。喜欢我的原创文字欢迎关注、点赞、转发和评论!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知乎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