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我翻了翻我的焦虑箱,看到2022年2月记的这么一条:柚子吃手的频率越来越高了,晚上睡觉时尤其严重,这样下去手指要吃变形了,还会影响到牙齿的美观,要怎么才能让柚子戒掉吃手的习惯呢?
记录的时间是孩子一岁半的时候,但让我回想孩子是怎么就不吃手了,也没做任何的干预,把这个让我焦虑的事存放在焦虑箱后就放下不再想了,突然有一天发现孩子不吃手了。
题主对于孩子吃包子只吃馅不吃皮这个事情表现得有点过于焦虑了,因为焦虑你没办法关注当下,而是对这件事忧心忡忡。有一个经典的实验: 大约85%我们担心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如果我们发生的事情真的发生了,79%的结果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得多。 一岁多的孩子处于一个探索期,对什么都好奇。他吃包子只吃馅不吃皮也是一个对食物的探索行为,如果您放轻松来看待这个事就不会过于纠结了。孩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阶段都会有新的变化。
当然,若您站在大人的角度,习惯了做事要事俗化,要符合大众的观念。认为孩子吃包子只吃馅不吃皮这个行为必须要纠正。那我觉得引入游戏这个方法是可行的。
【游戏力】一书提到:几乎所有的孩子天生都热爱游戏。
模仿游戏: 大人在吃包子时可以每咬一口,脸上就表现出这个包子味道很好的样子,要尽可能的夸张,并说:「哇,这个包子陷和皮一起吃好好吃哦,我刚吃出了西瓜味呢,你快来尝尝看,是不是有西瓜的味道呀。」孩子的模仿力和想象力是很强的,按照孩子的喜好来玩这个游戏,如果您孩子不喜欢西瓜,那您就按孩子最喜欢的来。我家孩子就经常在吃饭时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妈妈今天的饭是臭茄子味的,但是好好吃」,一整个让人大无语。
寻宝游戏 :可以在包包子的时候让孩子参与进来,包子可以做得小一些。在包包子的过程中跟孩子说「馅宝宝藏进皮宝宝里了哦,等会包子蒸熟我们一起玩寻宝游戏吧。」
吃包子时间,妈妈说「宝贝,我们开始寻宝游戏了哦,咬一口,看看能找到藏起来的豆沙馅宝宝吗?」孩子开始吃后,继续引导,「哇,你找到豆沙馅宝宝啦,太棒啦。你看这边还有豆沙馅宝宝,再咬一口就能发现啦」。在游戏中,不经意间包子皮和馅就一起吃进的肚子啦。
游戏力对于大人来说有点费时间,但却是亲子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
没有尝试通过游戏来跟孩子交流的,真的强烈推荐这本游戏力。
放轻松,一起大口吃包子吧。陪伴孩子一起探索美味的食物吧。
@知乎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