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欣然(山西大学)
近日,关于「该不该对孩子进行苦难教育」的话题讨论冲上热搜。有网友表示,「我奶奶的口头禅就是我们那时候日子多苦多苦」,也有网友认为,「时代在变化,以前那套用在现在的孩子身上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到底该不该对孩子进行苦难教育呢?(3月9日 梨视频)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俗语我们从小听到大。老一辈总认为是曾经经历的苦难让他们有了如今勤俭、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儿时想吃一顿快餐,被父母教育「太贵了、不健康」;一旦有「高三学生因压力大跳楼」等新闻出现,总能看到指责「这点苦头都吃不了,以后还能做什么」的评论;用自己的钱给父母买了礼物,却被说不懂节俭。从小到大,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各种各样的「苦难教育」,现在回看这些经历,这样的教育方式真的有必要吗?
苦难教育,顾名思义,是通过让孩子经历困难和挫折来达成教育的目的。然而,这种方式往往忽视了个体间的差异和成长需求。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和承受能力各不相同。苦难教育很可能为一些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如焦虑、抑郁、缺失安全感等心理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苦难作为教育手段,而忽视了孩子的内心需求。
在现代社会,苦难教育正逐渐失去其原有的光环。苦难教育的核心在于通过人为制造的困难来培养孩子的适应力和韧性。老一辈生活的那个年代生活确实是艰苦的,苦不得不吃。但现在时代不同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许多苦完全没有必要吃。成长过程中的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自然发生的困难已经足够磨练应对能力,何必再人为增加额外的苦难?
不可否认,父母对孩子进行苦难教育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希望子女能应对压力,有美好的生活,因为他们经历过苦难,才有今日的幸福。可自己受过的苦,为什么要让孩子再经历一遍?无意义的苦难不会带来任何成长和满足感,反而会让人有负罪感,失去自信,焦虑失落。自己淋过雨,不妨给孩子撑把伞。苦难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应该寻求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每个人都很辛苦, 所以我们更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过得幸福。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应对挑战,更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就像余华说的:「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值得赞扬和歌颂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享受当下舒适的生活,不对任何人有愧疚,告诉自己「你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