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为什么能力越强越当不上领导?别骂「没伯乐」,4个潜规则说透了

2024-10-31亲子

在职场上,常常有人发牢骚:为啥单位里能力越强的人,越难当上领导呢,特别是正职领导?很多人都把原因归咎于那些话语权重的上级领导,还骂他们「有眼无珠」,难道看不见自己这块「狗头金」正闪闪发光吗?其实啊,先别急着骂没有「伯乐」,咱们先来聊聊能不能当上领导的底层逻辑吧。

有些人为「领导科学」研究了一辈子,一辈子都在画「领导素质模型」,可最后得出的结论居然是「宿命论」,意思就是:成功得靠命,这是老天定好的。能不能当上领导呢?能力、机遇、贵人之类的,这些都是当领导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充分条件」掌握在命运手中。命里该有的最终会有,命里没有的就别强求了。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在单位里,能力最强的那一个或者几个人呢,最后都当不了领导,起码当不了「一把手」。能当上「一把手」的,要么是空降过来的,要么是从外面派过来的,很少是从单位内部产生的。就算有少量从内部当上「一把手」的人,看起来也不是能力最强的,往往是综合表现处于「中等偏上」的那种人,这总是让大家心里不服气。

能力最强就该被提拔当领导吗?先来说一个典故:

孔子有众多学生,其中出类拔萃的不在少数。子夏觉得有四个学生特别出众,于是好奇地问孔子:「颜回、子贡、子路、子张这几个人,您对他们的能力有何评价呀?」孔子答道:「颜回的仁德比我强,子贡的口才比我好,子路的勇毅比我高,子张的庄重比我更胜一筹。」子夏又接着问孔子:「这四个优秀的人都比您厉害,那他们为啥还愿意做您的学生呢?」

孔子笑了笑说:「颜回这人,仁慈是够仁慈的,可就是威严不够,善良得没点锋芒,这方面不如我;子贡呢,能说会道是很能说会道,但不够敦厚,口才好却没个约束,这一点不如我;子路勇毅是很勇毅,就是思虑欠缺,执行力强却少了些指导,所以也不如我;子张庄重得很,就是胸襟不够宽广,正直却缺乏包容,同样不如我。」

把孔子的话译成现代话:我越中庸,就越全面。我具备的是高级领导力,他们有的只是很强的能力。那我们就有理由反问:在他们身上,领导力和能力不能兼容吗?孔子说:基本上不可能。一般而言,对一个具体的人来讲,狭义的能力越强,气量往往越小,综合领导力也就自然下降了。所以,在单位里,那些工作能力最强的人,其担任领导的综合素质不一定是最高的。

所以,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这4个底层逻辑(潜规则)去解释,别再片面地埋怨上面没有「伯乐」了。

【一】关于提拔成领导的一些典型误解。

在体系里,不少下属都觉得:在职场上,领导的工作最轻松好干了。每天不过是批批文件、开开会、念念稿子罢了,就算是傻瓜来干,都能比他们干得好。有个在办公室做行政内勤的大姐不屑地撇撇嘴说:「我看主任那活儿最好干了,要是让我来当主任,肯定比他干得强,他连飞机票都不会订呢。」

有这么一种「有意思」的现象:体系内的人常常会向上级发问:「为啥单位里能力最强的人就是当不了领导呢?」他们认为,身边那几个能力最强的人(说不定就是暗指他们自己呢),辛辛苦苦工作了十几年,可上级就是不提拔他们当领导。被提拔的那些人看起来都挺「傻」的,特别是那些不知怎么就空降或者交流过来的领导,完全不知道他们有啥能耐,有什么资格来对自己指手画脚的?

通常而言,主要存在下面这几种片面的理解:

第一种是「阴谋论」。单位里被提拔的领导,肯定都是有背景的。要是女的,肯定是走了啥「捷径」;要是男的,肯定是做了「投资」。

第二种是「神秘论」。只要能成为领导的人,肯定有厉害的地方。不过,他们到底厉害在哪,又讲不出来,只知道是这样,却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第三种叫「做人论」。只要能当上领导的,都很懂人情世故,擅长耍心眼儿,知道怎么讨好、巴结上司。那些能力强的人呢,只会做事,不晓得「做人」。他们不搞人情往来,不去讨好领导,不让上级待见,当然就升不上去喽。

第四种是「贵人论」。能当上领导的人,都是被上级「赏识」的。哪怕能力超强、人缘极佳、业绩特别突出,位置也有了,机会也到了,可要是缺了「贵人」这个东风,那也没用。就像王八瞅绿豆,看对眼儿了。同事们瞧不上的人,符合上级的「胃口」,一大堆能人都不提拔,就提拔上级「喜爱」的人。

第五种是「交易论」。下属能不能升迁是由上级决定的。上级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想让上级说你行,没有利益交换可不行,不跑关系不送礼,就只能原地踏步。

在职场闯荡,就像进入了江湖,这江湖的水啊,深得没法测。人在江湖里,很多时候由不得自己。能不能当上领导,自己可做不了主(除非自己创业,花自己的钱当老板)。只要是给别人干活,评价你和提拔你的权力就在上级那儿,这种情况常常让人觉得「奋斗起来没劲儿」。自己的命运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在别人手上。

【二】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辩证关系。

一个人被提拔为副职领导时,或许是看重他某一方面的业务能力,像分管技术的副总就是这样。但要是被提拔为正职领导,那就不能只看他某一方面的优势了,得考察他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只是考察内容的一个方面。简单来讲,领导素质就好比水果,能力只是其中一种水果,比如说苹果。从狭义来看,能力就是苹果;从广义来讲,素质就是水果。苹果只是一种口味,可不能让所有想吃水果的人都满意。

在职场里,大家平常说的「能力强」,往往是狭义的「能力」概念,就像某一个方面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其实能细分成好多工作能力呢,像是销售业务能力、表演能力、专业能力、技术能力、文字能力、操作能力等等。

比如说吧,你写代码的本事很大,可管理方面能力不行,做工程师挺合适的,做总裁就不一定行了;文字写作水平特别高,但情商不咋地,或许就不适合做办公室主任;你车技一流,那你可以去参加比赛,没必要非得做运输公司总经理;你的销售业绩总是排第一,每个月都是销冠,要是不擅长带团队的话,可能就不是当销售总监的好人选,诸如此类的情况。

另外,不同层级和职位高低的领导,对工作能力的要求标准也是有差别的。

举个例子:

要选一名车间主任。业务能力占80%的权重,管理能力占20%。只要他能带着几十名工人把任务完成就行。

要选一位厂长。业务能力的权重会降到10%,管理能力依旧是20%,经营(战略规划)能力则提升到30%,选人用人的能力占40%。厂长得管理好几十个车间主任和几十个部门经理,厂长的职责不是指挥工人把零件车好,而是指挥好部门经理和车间主任,把方向定好,把经营抓好,这样工厂才会兴旺发达。

要选一位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有这么几个考量因素,战略眼光占30%,用人能力占30%,坚忍不拔的性格占40%。董事长可是企业的带头人啊,他得负责确定好战略发展的方向,规划发展的举措,选拔优秀的人才,管理中层干部,防范风险,激励员工队伍,推动企业稳稳当当地发展,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所以,从上面这个例子就能看出来,能不能成为高层次的领导,不只是看工作能力,还要看综合领导素质。有些素质,像眼光、性格、作风之类的,不一定属于平常说的「工作能力」范围,归到综合素质的范围里,把它们统称为「领导力」也没问题。

我们搭建「领导力模型」的时候,通常会涵盖工作能力、性格特点、品行素养等综合素质。实际上,在比较高的领导级别里,我们平常所说的「工作能力」,在领导素质模型里占的比重并不大;像战略眼光、性格特点、勇敢的品质、作风的韧性、宽广的胸怀这些方面的比重,随着职位升高会变得越来越大;另外,思维能力、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组织协调等基础能力结构,可能都是先天的「天赋」,后天虽然可以训练,但更多还是天赋,这些都属于基础逻辑中的「能力」范畴。

所以啊,要从好几千甚至好几万的中层领导群体里,精心选拔大型企业的负责人以及高层次公务单位的「一把手」呢。这些人在各方面的能力本来就很强,「工作能力」都是达标的,这一因素已经没那么关键了。说到底,最主要的还是得看他们的zz定力、战略眼光以及用人的水平。

【三】能力最强,反而成为提拔重要领导的「障碍」。

像前面提到孔子评价学生那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有很多。就拿刘备来说吧,他手底下有诸葛亮、张飞、赵云这些人,他们当中有的智慧超群,有的谋略过人,还有的武力高强,可为啥都愿意跟着刘备打天下呢?刘备老是哭哭啼啼的,今天讲,这事儿我不懂啊,只能靠你了;明天又说,这仗我不会打,就全仰仗你了。还有梁山一百零八将,他们不服王伦的领导,可换了宋江,宋江就能把他们管理得妥妥当当。所以啊,做高层次的领导者,不非得在某一方面能力特别强。

在公务事业单位和国企央企当中,能够被提拔到地市、厅局级(像地市的正副职、央企直属企业的班子成员),这都算是比较高层级的领导了。到了这个层级,他们竞争靠的肯定不是工作能力,而是领导素质与历史机遇了。普通员工努力到科级,科级努力到处级,或许可以靠能力和业绩去竞争,可是再往上就不行了,这些「路径依赖」就不起作用了。他们不晓得,在更高层级的领导圈子里,升迁的根本逻辑已经改变了。

而且,普通员工常常忽视了能力最强会带来「反方向牵制」这一底层逻辑。

在体系内,能力最强有时候反而成了被提拔的最大阻碍。有些「能人」挺天真的,他们觉得自己能力最强,上级就肯定得提拔自己。但上级不这么想,有能力的人多了去了,你不干,想干的人有的是。上级看重的不是工作能力,而是忠诚、服从、感恩这些要素。能力强的人往往容易恃才傲物、眼睛里没人,这样的话,上级不但不会提拔他们,还会利用他们做事,还得提防着他们往上爬。

二是能力最强这一点其实是把双刃剑。在某方面能力过强的话,就会出现「局限性」,进而影响到「全面性」。就像一个人技术能力超强时,就容易忽视管理能力的构建以及情商的培养,这样的人往往容易变成钻牛角尖的「书呆子」(也就是技术专家)。要是把这种人提拔成领导,那在带团队的时候,他们就会有理想化、过于追求美好的情况,会去追求技术上的完美无缺。面对复杂的状况和复杂的人性时,他们适应不了「妥协、中庸和灰色」这种处理方式,这对单位来说,可能就是一场灾难。

三是能力虽强,却不晓得团结同事。从古至今,文人之间互相轻视,搞技术的相互排斥,那些单方面能力出众的人,常常彼此瞧不上,不擅长调配各种资源来做大事。能力强的人追求尽善尽美,瞧不起别人,一碰到问题,宁可自己动手去处理。而优秀的领导者一定要善于团结同事,集中资源,合理安排分工,发挥他人长处,这样才能够干成大事。

四是能力虽强,却不懂规划方向。能力强的人,只会埋头做事,不晓得抬头看方向,有时就可能走歪路,白费力气。有些能力很强的人,就想闷头做自己的事,啥都不管不顾,九头牛都拉不动。就像领导让他往西,他却非要往东,还提出一堆专业问题;领导让他改技术路线,他却执拗地守着原来的路。要是你是上级,你会提拔一个不听指挥的人吗?

五是能力虽强,但树敌不少。在体系里晋升得闯「两道关」,一是得有上级提名,二是群众测评要过关。那些工作能力很强的人呢,常常不把人情世故当回事儿,不知道去巴结人、找门路、攀附贵人。跟周围同事的关系也搞不好。每到提拔的时候,上头没贵人替他说话,下头也没多少人推荐他。他能力强是强,可人缘差,同事都不愿意推荐他。

【四】被提拔为较高层次领导,到底应具备那些核心能力呢?

时至今日,「领导科学」成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单位体系内选拔正职领导,通常得具备「十大核心能力」。实际上,不同的时代或者时期,上级对重要领导的核心能力要求各有差异。就像当前一段时间,一座城市的最高决策者,最关键的核心能力应当是立场坚定、执行力强、社会统筹能力出众,作风要细腻、决策要果断、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所以,选拔这样的「一把手」,要着重考量这些核心能力。

选拔高层次的重要领导时,首先得考量他是否能带领单位达成科学发展。领导的核心能力主要有十大项,包括zz能力、统筹能力、履行公共责任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创新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对风险能力、驾驭复杂局面能力以及媒介素养能力等。

ZZ能力。在当下这个时代,不管是管理一个单位也好,还是管理一家企业也罢,都得具备ZZ家那样的远见卓识,不然的话,根本没法做大做强。

2. 统筹能力。古人讲:「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出色的领导者得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各个环节、各个专业以及各个领域的工作加以统筹,还得把眼前利益、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协调安排好。不然的话,一台庞大的机器就没法正常运转,持续前行。

3. 公共责任能力。全世界的人都向往安全、环保、绿色的环境。要是一座城市、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单位在公众那里的认可度低,那就没办法发展壮大。就好比说,想在某个地方投资建厂,要是做不到绿色发展,当地老百姓肯定会反对的。优秀的领导者必须具备公共责任能力,不然的话,迟早会出问题。

4. 依法能力方面。如今,经营、法律、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风险日益增大。要是领导者不懂法,不但会害了自己,还会把单位拖入困境。现在,上级考察主管一方的领导时,非常看重他们依法治企的基本素质,以免他们日后在重大决策时出现偏差。

5. 战略规划能力方面。出色的领导者,首要的是坚决执行国家的部署安排,其次呢,得把企业的战略规划与国家布局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得到时代给予的红利。那些不这么干的企业家,难道会越做越大吗?战略方向要是错了,这可不光是一个企业家的灾祸,而是整个行业的灾祸。

6. 创新能力。如今,市场形势复杂且变化快,科技更新换代也特别快。优秀的领导者得擅长大胆开拓、勇于创新,这样才能找到生存发展的道路,要是墨守成规,常常就会走进死胡同。90%的中层没能晋升到高层,一个很关键的不足就是他们依赖固有路径,无法创新发展。

7.知人善任的能力。要是优秀的领导者不懂得选人用人,那对企业来说可就是灾难了。能发现人才、正确地识别人才、科学地评价人才、合理地用人,做到知人善任、用人之长,调配所有的人力资源,善于把团队的积极性都集中到发展上,这才是优秀领导者的关键能力。

8. 沟通协调能力很重要。企业发展的时候,既要协调内部的利益关系,又得协调外部的利益关系,像企业和地方的关系也得协调好。那些业务能力强的人呢,常常不懂得妥协,也不懂得平衡,想做事却做不成。优秀的领导者得擅长理顺各种关系,平衡各方利益,营造出好的营商环境,这样才能带着企业发展壮大。

9. 风险应对能力。现在这个时代,「灰犀牛」到处都是,「黑天鹅」也频繁出现。优秀的领导者得有前瞻和预判的能力,能预见风险、预防风险并且控制风险,这样才能走得稳、走得长远,不然就会出问题。面临的复杂情况越多,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交织在一块,光业务能力强可搞不定,得靠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才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经过应对风险锻炼出来的。

10. 媒介素养能力方面。工作能力强的人大多更自己的工作内容,这就常常使自己的发展受到局限,缺乏全面性。在当今这个时代,任何组织都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如果不懂得与媒体打交道,往往会遭受很大的损失。有一些技术型专家,他们的技术能力特别强,可是缺乏媒介素养,不会跟媒体打交道,还老是用专业术语去怼媒体,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砸了。优秀的领导者都要善于跟媒体打交道,这样才能把坏事变成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