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16日报道英国【经济学人】周刊7月13日发表题为【如何提高世界人口的智商】的文章。文章摘编如下:
今天的人类比前几代聪明多了。针对72个国家的研究发现,从1948年到2020年,每10年人类平均智商提高2.2个百分点。大脑经过数以百万年计的进化,怎么能在短短几十年里得到如此迅速的成长呢?
答案主要是,人类的营养条件改善,精神刺激增强。肌肉需要食物和锻炼才能变得强壮,大脑也需要适当的营养和活动才能发育。如今孩子与过去几十年相比,营养不良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受教育的可能性更大。然而,这不足以让我们骄傲自满。
营养不良影响大脑发育
在全球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中,有22%——约为1.5亿人——因营养不良而影响发育。这意味着他们的大脑很可能也会发育受阻。全球半数儿童缺乏微量营养素,这也会阻碍大脑发育。营养不良和缺乏刺激会导致智商下降多达15个点。这也造成惨痛后果:研究发现,发展迟缓导致收入降低25%。怀孕后的最初1000天是「黄金窗口期」,其间,发生的损害很可能是永久性的。
尽管世界产出了足够多的食物,但存在多重障碍使得养分无法滋养年轻的大脑。一是战争。家庭为躲避弹片,无法冒险去种植和收获,一些政府故意让不安定地区挨饿,迫使其屈服。另一个是疾病。饥饿的孩子更容易生病,他们的精力用来对付病菌,无法用来发育大脑。
贫困固然是一大原因。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全球数据显示,尽管饮食非常受限(指食物组不超过两个)的儿童中有一半的确来自贫困家庭,但另一半并不是。问题还应归咎于其他因素,比如不良的饮食习惯。
许多家长——即便是在中等收入国家——认为,让婴儿用饱腹感强的碳水化合物填满肚子就足够了,却忽视了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性别歧视也在雪上加霜。在父权社会,丈夫往往先吃,对着美味的蛋白质狼吞虎咽,却使怀孕的妻子铁摄入不足。某些文化禁止孕妇食用某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埃塞俄比亚部分地区禁食鸡蛋,印尼部分地区禁食虾。营养不良的母亲更容易产下营养不良的婴儿。
人口结构使得问题更加紧迫。生育率最高的国家营养不良却最普遍。如果营养条件得不到改善,下一代面临的认知挑战将比这代人更严峻。据世界银行估计,每年「大规模」缓解营养不良仅需120亿美元——这一数字仅仅略高于美国浪费在农业补贴上的三分之一。
抓住黄金窗口补充营养
有几种方法能产生效果。最简单的是强化基础食物,比如为面粉添加微量营养素,如铁、锌和叶酸。这种做法成本不高,却影响巨大。
另一种方法是给有婴儿或怀孕母亲的贫困家庭发放小额资金。发现金比发食物更好。现金使用更灵活——能买药,也能买食物。现金分发成本更低,因为可以通过数字方式发放,而且监督起来相对容易,为穷人准备的粮食经常被偷或以次充好。
有些计划会为免费发放物资附加可能对儿童有益的条件,比如要求为孩子接种疫苗或教授家长营养和卫生知识。改变他人的习惯很难,但家长有学习的动力,因为他们大多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推动加强营养应纳入医疗保健体系,重点是怀孕后最初1000天这一关键时期。理想情况下,女性应在怀孕前事先了解微量营养素,养成洗手习惯。如果错过这一阶段,第一次产前检查正是引起她们注意的好机会。父亲的工作更难做,但如果告诉他们,与妻子分享食物对还没出生的孩子有好处,或许能争取到他们的支持。
有人认为,随着人们把思考外包给人工智能,人类的智力将会没那么重要。这样想就相当于100年前认定发明了汽车就没必要走路一样愚蠢。职场中,人类智慧和人工智能可能相辅相成。动脑筋既是为了享受思考的乐趣,也是为了挣钱。哈佛大学的史蒂文·平克称智识是「生活中的顺风」,帮助人们理性适应新挑战或不断变化的环境。我们仅仅付出不多的代价,下一代就能拥有更强劲的顺风。拒绝这样做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愚蠢的。
改善孕妇和婴儿的饮食最终会让人类更聪明。遗憾的是,儿童营养不良现象远未得到根除——而且不仅仅是在刚果这样战乱频仍的贫穷地区,许多中等收入国家儿童营养不良的比例也高得惊人。
过去10年,营养条件改善的总体步伐有所放缓。然而,为解决营养问题,各方也在认真行动。行动很大程度上依靠向各个家庭传授基础知识。
另一个诀窍是利用现金培养好习惯。例如,Nutricash是世界粮食计划署与乌干达政府合作的一个试点项目,向1.3万名母亲每月提供20美元,连续两年,前提是她们要听从有益建议,包括如何在自家后院种植蔬菜、如何更好地喂养婴儿以及如何刺激婴儿等。
为婴儿正确制备饮食会让下一代更聪明、更有生产力,而付出的代价并不大。但对每一批孩子来说,黄金窗口期稍纵即逝。
提供更系统的教育方式
「社会和情感学习」词义含混,但又无处不在。支持者说,教师可以加大行动力度,向年轻人灌输乐观、同情和情绪稳定等有益特性。新冠疫情大大增强了人们对「社会和情感学习」的兴趣,教育工作者在想方设法提高青少年落后的社交技能,传授他们战胜抑郁的技巧。批评人士则认为,这种花哨的活动挤占了原本下在学习上的苦功夫。他们担心各种谬论堂而皇之地大行其道。
这类教学激增,尚不清楚其成本和收益,但有理由怀疑效果是否完全正面。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关于「社会和情感学习」学校如何提高孩子表现的那些最美妙的说法。界定非学术特性很难,衡量这些特性更难。大家看重的部分特质,比如宽容和善于交际,似乎尤其难以塑造。
要想让「社会和情感学习」蓬勃发展,就必须更严格地界定旨在通过它达到什么目标,没打算实现什么。这意味着开展系统而又可信得多的研究,而不是感觉像在为推销「社会和情感学习」服务。正如亚里士多德和杜威可能认为的,更系统的教育方式会为许多孩子带来真正的好处。但前提是用头脑而不是情绪引导他们。
利用技术改进学校教学
人工智能鼓吹者一直扬言,技术可以颠覆「流水线」式的教育,创造出更「个性化」的方式。教育软件让孩子略微减少对人类教师的依赖,理论上能让每个学生以自己的节奏学习。这种观点还认为,每个人的学习节奏都可能加快,因为教育科技或许能模拟只有最富裕家庭的孩子从家教那里才能获得的一对一的关注。
这种对于人工智能走进课堂的兴奋感很大程度上基于某种懒惰的假设:一对一辅导总是比集体学习更有效。家教可以鼓励孩子点评诗歌、绘画或时事。但群体学习可以引发激烈辩论,因为激烈辩论需要「很多不同的大脑同时关注同一来源」。
人工智能的最佳使用方式是补充学校现行的运转方式。最好交给人工智能的第一项任务,是把教师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救出来。已经有备受欢迎的人工智能驱动产品帮助教育工作者迅速设计小测验,或是根据不同阅读水平改写文本。这些产品把匆匆起草的要点提纲转化成文字优美的致家长信——这种杂活会让老师结束繁忙的一天后仅存的精力消磨殆尽。
学校的许多特性,比如敲上课铃和按年龄分级,战胜了更带劲的想法,因为简单总结起来,这些做法管用。人们总是期待技术「改变所有事情运转的方式」。更现实的态度是,期待技术能帮助学校更好地完成他们世世代代在做的事情,这样来改进教学。(编译/张熠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