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最基本的,如果在课堂上没有纪律的话,孩子就没办法更好地学习课堂的知识了。所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每位家长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都会涉及到的问题,我们都在跟孩子强调要遵守纪律。
小学的课堂里常常会看到一种现象:有的老师整节课都在维持课堂纪律,奖励做得好的孩子,惩罚调皮捣蛋的学生,然而整节课下来,一半的时间都在维持纪律,老师累得不行,课程的进度也给耽误了。
在一些比较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堂上,你会发现,尽管也有调皮捣蛋的学生,但是他们捣乱课堂纪律的次数却没有那么频繁,课程进展整体都比较顺利。
因为,纪律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维持,更需要内在的建立。有的老师就是在和学生的接触中,慢慢地帮助孩子建立起了内在的规则。
(01)
我们要让孩子有纪律懂规则,首先我们就要理解,什么是纪律的教育。
我们通常所理解为的纪律,常常会和「违反纪律」这个词结合起来。比如,孩子做了大人们不喜欢的事情,然后被惩罚责骂。 又或者是成年人给孩子强制规定,可以做什么,不许做什么等等。我们会把这些设为规则,设为纪律,然后把规则告诉孩子,让孩子遵守。这是我们常常所理解的一种纪律教育。
纪律的教育不是我们设定了一个规则让孩子来遵守,而是帮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能自己判断行为的 正误 。纪律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产生自律,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当然,这不是在提倡对孩子的行为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我们当然需要维持正常的秩序和规则。在课堂上只有维持了秩序,老师才能正常上课。
但是,孩子的心理教育,不仅仅表现在维持秩序上面。重点是要帮助孩子理解,为什么有的行为可取有的行为不可取,帮助孩子能够在大人不在场的时候,选择对自己有益的行为方式。这才是真正的自律。
在学校经常可以看到,老师会通过奖励好的行为,惩罚不好的行为。我们常常认为这样的操作可以让孩子学会遵守纪律了。但这样的方式,可能只是在行为上维持了一个现象,在孩子的心理层面上,并没有起太大的作用帮助他们建立自律感。
因为奖罚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力是,成年人在替代孩子管理自己,孩子把自我功能外包给了父母或老师。
只要成年人仍然在替代孩子管理他们的行为的话,孩子就没法学会去调节自己的行为。而真正的自律,是发自内心的,是对要去做的事情有自己的判断。
而对自我的行为有所判断,就必须建立在自我稳定的基础之上。
也就是说,孩子要有自主感,可以用自己的信念和理解,来管理和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不仅意味着,要有自己做决定的权利,也要有能力不受奖惩而影响自己的判断对错。
(02)
但是,我们常常也会对自主这个概念产生焦虑。因为很多的父母会认为,自我管理会不会就意味着孩子为所欲为了呢?
如果我们从反面来看的话,一个没有自主性的人,在没有外部控制和约束的时候,他的行为就可能会变得不负责任了。
比如高中成绩不错的孩子,到了大学就出现连连挂科的现象。很多的学生,可能从小学开始,学校和家庭都有太强的学习规则和压力,孩子就全部扎在学习上,因为高考很重要。但是孩子从小没有足够的,让他来发展自己的自我成长和内部控制的自主力,所以很多的孩子在升入大学的时候,就开始放飞自我,整天在宿舍玩游戏而不再学习。这就是孩子自主力没有建立起来的表现。
所以,自主并不意味着是缺少控制。相反的是,自主的孩子最有自控力。
因为自主的人是由自己来执行控制,也就是他发自内心的自律自控。即便是他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他也能够对自己有所要求。但是,依靠外部建立的纪律的孩子,他只有在成年人在场的时候才体验到控制,因为他要依赖于奖励或惩罚他们的行为的外部判断,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学习也是如此,有的孩子一定要有大人的监督才能去看书学习,而有的孩子,无论大人在不在身边,他都会自己看书学习。
所以,帮助孩子建立自控力,其实是帮助孩子建立起他的自主感。
我们不能仅仅只是靠着奖励或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因为孩子的人生终究是要靠他自己。所以我们要重视,去帮助孩子形成他的内部自主控制感,而不是简单的强迫孩子去服从外在的纪律要求。
只是,我们的现实生活未必那么理想。尤其像在学校里,老师可能会有教学压力,要维持班里的学习气氛和纪律等等,所以常常会用短期效果最为明显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而最快又见效的方式,往往就是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惩罚,但这往往容易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主感。
自律自制,就意味着是自我的选择。他律他制,则是在约束和监督下的表现。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每一个属于自己的选择,都会增强我们的意志力和自主性。
真正的纪律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服从,而是要帮助孩子学会思考自己的行为、管理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那么,孩子就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展出思考许多相关因素的能力。也就是说,孩子会形成一种系统的思维,他会考虑,为什么某种行为是可取的,为什么某种行为是不妥的。
所以,我们要 教会孩子判断,而非代替孩子行动 。
我们需要为孩子提供选择判断的环境,并支持他们自行解决问题。这不仅是一种对孩子尊重的方式,同时也在帮助孩子建立思考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出更好的归因能力,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作者:吴在天,心理咨询师,心理专栏作者,著有【什么样的孩子敢成功】【内在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