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孩子写作业从来不主动,总是要催促吼叫才肯写,怎么办?

2023-10-02亲子

引导孩子自主学作业的根本解决之道 是成为有边界感的妈妈

01.困境

娃上三年级之后作业量猛增,由于一二年级的时候学习习惯没有养好,我从外地回来工作之后又把重心放在了娃知识点的追赶上,好不容易把知识点补齐了,量一增加,习惯又不好,就经常作业做到深夜。

即使是这样,我从老师那里得到的反馈依然是,作业不认真,经常漏写作业或者忘带本子,改错也经常漏改。

老母亲的这颗心啊,即使是科学育儿理论武装到牙齿,也免不了有些焦虑了。

于是开始每天认真地陪写作业,仔细对照家校联系本逐项检查确认是完成了才收工,但这样依然不行,因为他的家校联系本上也会时不时漏抄作业……有一阵子我出差比较频繁,哥哥的数学老师给我发信息,说孩子的作业问题又出状况了。

出个短差也能接到投诉,老母亲的心啊

说到底, 孩子并没有把「认真写作业」这件事发自内心地认同为自己的事情

02.边界

和很多父母一样,我在陪写作业的过程里,最容易陷入的困境模式就是: 一边指责干涉,一边代替包办。

一边替孩子背负着学习的任务,一边通过题主所说的「催促吼叫」来发泄着对孩子的不满,我们家长群里有些家长自己比孩子更清楚需要完成的作业内容,日复一日当成自己的任务来执行,这个过程最应该做的事——对孩子的能力培养,却被忽略了。

「指责干涉」对应的角色是 监工;

「代替包办」对应的角色是 助教

而作为终极目的为「不用父母陪,孩子也能自主学习」的陪写作业的过程,家长的角色更应该是 观察者、支持者与引导者。

可道理似乎也懂,但执行起来就不行了,看到孩子不主动会很焦虑,看到孩子磨蹭不专心会忍不住催促吼叫。

爱与自由的口号谁都会喊,但一做就干反教育常识的事比比皆是。

问题其实就在这个边界上。

我们要先搞清楚什么是不能做的,雷区在哪里?一个是随意打断,破坏孩子的专注力,比如不断地坐姿提醒握笔提醒;二是夺命催促,催一下动一下甚至催几下才动一下。

在【有边界感的妈妈】这本书里,作者总结了父母陪孩子写作业的「五步走」:

  1. 闲谈交流+当天任务规划
  2. 观察孩子的学习状态
  3. 必要时提供支持
  4. 「鸡蛋里挑骨头」般的鼓励
  5. 每日睡前复盘

这个流程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其实对父母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比如做任务规划的时候,你也需要像我们家长群里的家长一样对孩子当天的作业任务和大致的工作量了然于胸,但又不能越俎代庖去代替他做规划。

再比如每日睡前复盘,首先你得有内容可以复,难点在于还得复到点子上,比如陪写作业中发现的那些并不适合当场指出来的问题,做口算时最容易错的题型,那些写错了的笔顺,总之就是悄悄用心记录下来的所有的内容,整理一下,每天复盘个几点。

好在书中还给出了很详细的实操建议,比如睡前可聊的三个问题。

每日睡前复盘

!!!划重点:不焦不躁,和孩子站在一起去面对问题,一时间就改正所有的点是不可能的,有进步就应当被鼓励。

03.激发

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的边界主要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但是现代教育理念下的父母可能还缺乏另一个重要的激发因素:规矩的外推力。

我们需要给孩子设立相应的界限,立规矩也是激发孩子内驱力的重要方面。

任何人都是有惰性的,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 大人也懒 啊,因此规矩是一个家必须得有的根基,但是有一个非常非常关键的点在于及时正反馈,并且把正反馈的归因归功于孩子自身,而绝对不能「你看,听妈妈的话是不是就可以有奖励」、「你就说我管你管得对不对」?

正确的互动方式是,夸奖孩子的「自控力」,「你为自己赢得了30分钟的玩耍时间,真不错!」。

我家妹妹会在写完作业时兴奋地说:「可以痛痛快快地玩喽,真开心!」,我相信在这个过程里,她感受到了是因为自己采取了正确的行动,所以才产生了好的结果,这样,下一次她也就会更愿意重复同样的行动,激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有边界感的妈妈】提醒我们,给孩子立规矩要遵从「最小介入原则 」,一定要在我们觉得非常有必要的问题上才立规矩,孩子能享有充分自主的空间,能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权,才会愿意遵守有限的规则。

在立规矩之后,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还需要有双方都认可的清晰的目标,书中也给出了清晰的操作指南,分享给你:

  1. 通过提问和给予选择,沟通出双方都认可的目标。 这里也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就是父母需要在这个制定目标的过程里把握大方向,需要做到心中有思路,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尽量提高孩子的参与感。
  2. 根据SMART原则制定目标,将目标具体化。 比如「多阅读、多听英语」的目标就是含混不清的,SMART原则意味着明确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时限性。
  3. 和孩子一起预想可能会出现的困难,提前约好如何提醒。 这一步至关重要,为后续合理管娃提供了「合法」依据啊有木有,让娃自己定规则,让娃无话可说,搞清楚大人是在 帮忙,而不是控制。
  4. 做目标进度表,让过程有可视化反馈。 这个表可以发挥创造力去完成,看得到进度,就不容易偏航。

有合理的边界,父母就更不容易越界,孩子也更不容易失职,真正理解到并且去践行「学习是自己的事」这个真相。

04.分享

我做育儿博主的初心就是这样,一边解决自己的问题,一边分享好的经验和方法。

教育是一件专业性非常强,而且体系非常庞杂的漫长修行,被孩子写作业的状况困扰很久,我一边冥思苦想解决之道,一边读书学习,读了些坦率地说出于功利心的育儿书,比如前文中提到的【有边界感的妈妈】,但却很惊喜地看到了很多真知灼见的分享。

我最近读的书

总有一些父母会在养育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去研读经典教育心理学著作并不断去实践和复盘,【有边界感的妈妈】在持续的反思和学习中汇流百成的有知有行的操作方法,因为它的实践性很强,上市刚2个月就销量好几万。

它对我的触动和帮助确实很大,再摘一些经典的内容分享给你,比如:

  • 亲子互动模式是负循环还是正循环,差别就在于家长是否从内心相信「孩子也希望把事情做好,希望自己是优秀的」,能否敏锐地发现孩子做得好的部分并及时予以鼓励。
  • 每个孩子一开始都是乐意去达成父母期望的。
  • 我们欠缺的是将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 除了前文提到的这些,作者给出了一个完整成体系的具体的解题思路,干货满满。比如如何教孩子学会管理时间,如何提升孩子的抗挫力和自控力,如何培养学习好习惯,如何进行父母的情绪管理等等,碍于篇幅这里不太可能一一呈现,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买回来再细细读一下。

    大大方方承认自身在育儿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按科学方法勇敢去改正,一边收获更好的亲子教育效果,一边收获更好更强大的自己,与君共勉。

    我是龙小美美,俩娃妈,育儿中修行成长。深度思考,用心解构学前教育/K12行为习惯和考试;干货科普,科研精神理性种草。原创不易,欢迎关注 @龙小美美 ,一起修行成长。

    @知乎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