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结论:
1. 吃下少量食品用脱氧剂不至于对健康造成危害。不用太过担心。如果有很大危害,它就成不了「食品用脱氧剂」。
2. 三只松鼠当然有责任,即使没有食品安全问题,这也是重大的质量瑕疵。理应对消费者进行赔偿。
目前最常见的脱氧剂有两种:铁系脱氧剂和非铁系脱氧剂。
铁系脱氧剂的主要原料就是 铁粉 ,有的里面还会加入 活性炭、食用盐 等成分。反应也很简单,就是铁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或者在水蒸气存在条件下反应成氢氧化铁),从而将食品内氧气除去。三只松鼠用的应该是铁系的脱氧剂。
非铁系脱氧剂主要原料是 维生素C、茶多酚 等还原性有机物,它们都可以跟氧气反应而变成氧化产物,从而将食品中氧气除去。有些非铁系脱氧剂会加入二氧化硅、碳酸氢钠之类的辅料。这种脱氧剂可以直接接触食品表面。
这两种脱氧剂都是比较安全的(而且看起来好像很有营养的样子),但它不是拿来给你补充营养的!如果真的稍微误食了一点点,问题不大。但如果大量误食,可能会超过人体可耐受最大剂量,造成中毒症状。
因此,没事还是不要乱吃脱氧剂……(捂脸)
此外,有些脱氧剂会在包装上写着「智能型」。这是指在这个脱氧剂包装带有一条氧气指示线,随着包装里面氧气含量的减少,指示线颜色也会发生变化,这样食品生产企业就可以根据颜色,准确判断食品包装里的氧气含量有没有降低到符合要求啦。
关于氧气指示线如何实现变色, @Phosphates 这篇回答说得很详细:
说到这儿顺便跟大家说一下「脱氧剂」和「干燥剂」的区别。
「脱氧剂」是脱除食品体系中的氧气用的。 有些食物油脂含量高,很容易氧化。比如说薯片、坚果、炒货、月饼等。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存放时间长了就会氧化酸败,不仅产生难闻的气味,营养价值也会降低。而用脱氧剂就可以把产品中氧气除掉,防止氧化,这样食品保质期就变长了。
「脱氧剂」还有个用处就是「防霉」。因为霉菌生长也需要氧气。使用脱氧剂,也可以抑制霉菌生长,让食品保存更久。当然除了防霉,它也可以顺便抑制其他好氧型细菌的生长。
而「干燥剂」的作用主要是吸水。 很多干制的食物(比如膨化食品、薯片等)受潮后会变得不好吃,干燥剂的作用是让体系里面水分尽可能减少,让食物保持酥脆可口的口感。
和脱氧剂一样,干燥剂也可以顺便抑制细菌、霉菌和其他微生物繁殖,因为没有了水分,微生物也失去了生存的必要条件。
那么,干燥剂是用什么做的?吃了干燥剂会怎么样?
干燥剂的门类相对于脱氧剂来说就要多很多了,食品里常用的大概包括以下几种:
此外还有蒙脱石、高分子纤维等做成的干燥剂,也有多种材料共同使用做成的复合干燥剂。
所以,吃干燥剂是有可能导致危险的,大家也不要好奇去吃干燥剂啊。
除了脱氧剂和干燥剂外,有些面包片等烘焙食品里会出现一个写着「抑菌保鲜卡」的小卡片。这个小卡片既不是脱氧剂,也不是干燥剂。它实际上是事先浸泡在酒精溶液中的一个塑料卡片。当放入包装中以后,酒精自然挥发,均匀分散在包装内的气体中,抑制微生物繁殖。
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