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和一个亲戚聊天,他家的孩子已经高三毕业了,平时不太喜欢跟人交流,就连家长问他什么事情时,要么不理人,要么突然生气,不耐烦的大声吼几句。
这个亲戚很心急,担心他进入大学以后无法和同学处理好关系,乃至于进入社会后容易碰壁。
的确,表达能力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但会影响人际交往,而且还会影响亲密关系和工作的发展。
作者通过自己多年来掌握的语言措辞技巧告诉大家该如何修炼说话能力,如何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在本书中,你可以通过熟悉「7个突破口」和「8个技巧」,并阅读大量实践故事,更好地掌握并运用语言措辞的技巧,使自己成为说话高手。
一、那怎样才算是会说话?
1、会说话, 其实 就是会表达。
孩子能够用恰当、得体的语言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和需求,这样别人就能够快速地接收到,并愿意给出积极的回应。
能够换位思考,努力去理解别人,说回来的话有温度、有分量,有能量,让人觉得很舒服、愉悦。
会说话的孩子,心理发展健康,性格活泼乐观,情商很高。
2、很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生活中,见过一些孩子,他们会很大方的表达自己的喜好,想念、感谢等情感,人缘好,也特别招家长和老师喜欢。
比如,孩子很久没有见到奶奶了,去奶奶家,就会甜甜的说:「奶奶,奶奶,我好想你呀,特别特别想。」同学穿了一件新衣服,会跟她说:「你的新衣服真好看,你今天真漂亮!」
除此之外,当感到生气,难过,懊悔,沮丧等情绪时,也能很好的感知并表达出来。
比如,其他的小朋友抢了自己的玩具,第一反应不是退缩或者抢夺,而是告诉对方:「这是我的玩具,你抢走了,我很生气!」
和好朋友闹别扭后,被老师批评,会跟爸爸妈妈倾诉:「我感到有点难过。」
情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能够感知和识别自己的情绪,然后表达出来,这会在关系中加深情感,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也有利于别人给予自己恰当的帮助。
这样的孩子,通常调节情绪的能力比较强,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更加容易获得幸福和快乐。
3、很会表达自己的需求
有些孩子想要家长给自己买某样东西时,就只会哭闹或发脾气,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而会表达的孩子则不一样,他们会说出自己想买东西的道理和理由,家长被说服了,自然就顺理成章的给孩子买了。
妈妈要出门上班,有些孩子舍不得妈妈走,就很黏人,就会哭闹,不让妈妈走,这时妈妈可能会觉得孩子是在无理取闹; 但是会表达的孩子,会用语言告诉妈妈:「妈妈,我舍不得你走,想让你多陪我一会儿。」
在妈妈了解了孩子的需求之后,就会想办法跟孩子商量,下班后早点回来陪她玩,或者开始反思自己平时是否没有给孩子足够的陪伴,然后会做出一些积极的调整。
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不论是在自身成长过程中,还是在未来的亲密关系中,都是至关重要的。无用的情绪宣泄和抱怨,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还会制造矛盾,甚至会破坏感情。
二、不会说话的人有哪些表现呢?
1、缺少同理心
不会说话的人,通常都缺少同理心,对自我情绪的调节能力都比较差,将在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吃亏,难以收获人生的成功和幸福。
2、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在人际交往中,不会说话的人,不懂得考虑和照顾别人的感受,常常说话刻薄,容易语出伤人,比如:讽刺、挖苦,粗暴的指责别人,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
3、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
在亲密关系中,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只会用「冷战」,赌气,发脾气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比如,妻子想要丈夫多陪陪自己,本可以用正面的语言对丈夫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这样就可以和平、高效地解决问题;结果,却不断的指责、埋怨丈夫,导致矛盾升级,互相不理解,夫妻关系恶化。
4、总喜欢打断别人的谈话。
「不要再说了,这我都知道了!」「这我明白,你别说了!」
像上述这样,总是喜欢打断别人说话的行为,也是一种不会说话的表现。因为打断别人,会给人以没礼貌、没有耐心的感受。而且,换做任何人,说话中途被打断,都会心生不快。 所以,在跟别人谈话时,就算我们知道、明白对方要说的话,也不要轻易打断对方,要让对方把话说完,要让对方完整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呢?
要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促进语言发展、增强沟通技巧以及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
下面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给出具体的策略和建议。
1、对于婴儿期(0-2岁)的孩子
家长可以通过多说话、唱歌、讲故事等方式来刺激孩子的听觉发展,为他们创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 此外,使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子,以及模仿孩子的声音和表情,都有助于建立亲子间的沟通桥梁,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2、进入幼儿期(2-6岁)
孩子开始逐渐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此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说话,与他们进行对话,引导他们描述所见所闻。同时,利用绘本、动画片等教育资源,教孩子认识更多的词汇和句型。此外,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沟通技巧。
3、对于学龄前儿童(6-7岁)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此时需要更加注重培养他们的表达欲望和逻辑思维能力。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教他们如何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参加演讲、朗诵等活动,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4、进入小学阶段(7-12岁)
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家长可以关注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引导他们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孩子如何倾听他人,理解并尊重不同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沟通能力。
四、一些语言表达技巧
在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家长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实用的技巧:
1、引导孩子学会倾听
作为父母的你,要给孩子做榜样,就要做到耐心的倾听别人的说话,这个别人包括自己的爱人、孩子、父母。在家庭氛围当中,作为父母要表现出能够耐心倾听的心态,孩子才会有样学样,学会去倾听别人诉说一些事,逐渐会锻炼出孩子一种冷静思考的能力。
同时也要引导孩子,在与别人沟通或交流时,要耐心的倾听,等对方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肢体方面也要给予对方尊重,只有很好的倾听,才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很好进行沟通。
2、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速度和特点都不同,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培养策略。
3、说话时多用一些积极的词汇
家长平时和家里人、孩子之间都要多交流,多使用积极、丰富的词汇,「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常挂嘴边;遇事多用语言耐心沟通,避免情绪化的发脾气、吼叫。这样,孩子会在耳濡目染中,掌握丰富的语言,并学会用沟通来解决问题。
4、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家庭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重要场所,家长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愿意开口说话。
5、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优质的绘本和书籍,对于孩子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大有益处。书中优美的语言、文字,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包括作者的思维方式,都会让孩子学到很多。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从小给孩子讲故事,带孩子一起看绘本,长大一点孩子就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6、引导孩子多观察、多思考
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思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有助于孩子积累素材,提高表达能力。
总之,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细心。 通过掌握以上方法和建议,相信家长们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