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育儿?2岁的孩子一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可以哭闹的浑身大汗半个小时,不搭理她也是一样,怎么办?

2018-08-02亲子

2岁孩子有一个标志性的发展里程碑,就是他们已经基本发展出完整的「自我意识」。

如果你趁她睡着的时候在她额头涂一点妈妈的口红,醒了以后把她抱到镜子前,你就会发现,她不再对着镜子傻笑,也不会伸手去抹镜子里的小人儿额头上的口红,而是直接伸手去抹自己额头上的口红。

也就是说,她已经能清晰地意识到,镜子里的小朋友就是自己,他们不仅能意识到这种主客体关系,而且还能清晰地理解「客体特征来自于主体特征」,镜子里的口红来源于自己额头上的口红,对主体特征有了稳定的认识。

所以,这个阶段的宝宝的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自我意识」爆棚。同时,他们又面临一个最大的局限,就是「能力」不足。一会自我膨胀、一会挫折感满满,这两者的冲突,就构成了「可怕2岁」的最重要的原因,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最冲突的人生阶段。

她们为什么大哭大闹?

这就是Terrible 2,大名鼎鼎的可怕2岁(前后跨度可达一两年)的表现形式之一,其标志性的特征就是大发脾气,瞬间哭嚎。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他们的「独立意识」发展和自身「能力有限」之间的冲突,而产生的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挫折」,也就是题主你说的「不如意」。

对他们来讲,什么「小事」都可能成为重大挫折。

拿个玩具拿不到,暴哭;穿个鞋穿不进,暴哭;你不让他们叠衣服,暴哭;叠衣服叠不好,暴哭……

你以为他们任性耍赖?你以为他们是故意的?

那他们真是比窦娥还冤。

BBC有一部纪录片叫【北鼻异想世界】,里面复盘了很多经典的儿童心理学实验。

其中一个实验是这样的:

研究人员在一位叫阿玛亚的宝宝身上贴上传感器,能够记录心率、运动、甚至出汗情况,数据通过无线传输。

研究人员让阿玛亚的妈妈先和阿玛亚平静玩耍,通过传感器传输数据,获得阿玛亚心率的平均值是130左右。是的,宝宝的心率是高于我们成人的。

然后,玩一个有「难度」的任务。这个玩具是不是很眼熟?

果然,阿玛亚几次尝试不成功,很沮丧,瞬间大发脾气,倒地大哭。

而此时,阿玛亚的心率是多少? 瞬间飙升到了180!

想想180是什么概念?在这种心脏快要「跳出胸腔」的感受下,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是个恶性循环的过程,阿玛亚越生气,释放的皮质醇就越多,导致她压力更大,心率再次上升,从而感到压力更大,变得更沮丧,周而复始。

问题的关键是,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没有办法自己脱离这个循环,他们需要有人在这个时候帮助他们,拉他们一把,脱离这个负面的情绪怪圈。

你,还会在这个时候说「不能惯她,让她哭!」吗?

2岁宝宝发脾气时,怎么安抚最有效?

你会怎么做?抱起来哄?

研究人员又设置了一些容易让宝宝发脾气的任务情境,再让爸爸妈妈们用不同的「策略」去安抚自己的宝宝。果然,拿不到盒子里的糖果,这些宝宝和刚才的阿玛亚一样,心率瞬间飙升至180,大哭不止。

一位妈妈抱起孩子安慰,一段时间过去了,心率仍然是180。研究人员解释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你在这个时候抱着他们,他们有可能反而觉得你在 「约束他们」

随后,研究人员让这位妈妈把安抚策略改变为「转移注意力」。「看!你看那只小狗,它在叫诶!」

「小朋友暂停哭嚎,不由自主向小狗看去……」

是的,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小朋友的心率瞬间下降到130以内,也就是平静时期的基准心率。一场暴风骤雨,顷刻间消弭于无形。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是「活在当下」的典范,上一秒纠结的问题,只要你应对得当,下一秒转眼就忘。

这个实验支持了研究者之前的结论, 转移注意力,是让发脾气的幼儿平静下来的最有效的策略。

而随着年龄增长,那些逐渐学会了「自我调节」,能够通过「自主地」分散和转移注意力来应对挫折和诱惑的宝宝,就会在诱惑面前保持克制,在挫折面前进行自我调节,在先付出后回报的任务中获得延迟满足。

如果你对宝宝的其他心理发展特征感兴趣,想做一个全面的了解,欢迎你阅读我的这篇文章:

父母应该怎么做?

讲到这,相信你已经理解,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滚地大哭」,并不是简单的「耍赖」,这只是他们在遭遇他们所认为的「挫折」时,没有办法进行情绪管理,而伴随生理反应造成的发泄方式而已。

所以,应该怎么办呢?

我的建议是4个步骤:

1)理解:懂娃是爱娃的基础,尽量理解孩子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注意去理解这个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状况」、什么「挫折」导致的大哭大闹。

2)转移: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先让孩子的情绪平复下来,这和两口子吵架一样,你是不可能在双方「上头」的时候去争论一个「道理」的。

3)示范:找个玩耍的时间,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和角色,比如汪汪队里的莱德队长、阿奇、小砾,黑猫警长里的黑猫警长、白猫班长,葫芦娃里的大娃、二娃、各种娃……,用过家家、角色扮演的方式,给孩子演示他们遇到刚才的「挫折」和不开心的时候,那些角色会怎么做。或者,让孩子判断,怎么做才是好的。

4)强化:今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或者其他的「挫折」,孩子表现的「好」的时候,没有乱发脾气的时候,给予及时的表扬和称赞,复述一遍,刚才什么什么情况,宝宝是怎么怎么做的,妈妈觉得表现得特别好!

我相信你用这样的策略,就能够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应对和引导,同时也避免在今后真的把滚地耍赖当成了为实现某个小目标时候的有意识的手段。

如果你对2岁左右宝宝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的应对方法感兴趣,欢迎你阅读我的这篇文章: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