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长期食用益生菌,是否会影响肠道菌群平衡?

2023-03-01亲子

益生菌真的是百利而无一害吗?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家们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益生菌或益生菌产品或许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有益。

近年来,市场上各类益生菌产品层出不穷,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喝过一些益生菌产品。

我们都知道,益生菌能够维持机体肠道菌群平衡,帮助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增强机体免疫力和肠道的免疫功能。

肠道菌群紊乱是个大问题,可能关联到肥胖、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等慢性疾病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吃下去的益生菌首先不一定能够安稳地住下来,其次住下来了还有可能扰乱原有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反而不「益生」了!

那么益生菌真的是这样百利而无一害吗?近些年来,随着科学家们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益生菌或益生菌产品或许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有益。

要先明确一个问题,我们服用益生菌,自然是因为它们「益生」——它们在肠道内的活动是对健康有益的,那么有效的前提就是,它们能够安稳地在肠道内居住下来。

这怎么判断?肠道又不给细菌们发居住证。 既往的研究一般都是通过分析粪便菌群组成来代表肠道菌 ,但是这也很微妙,有些研究结果开始相互打脸,一些说益生菌能够影响粪便微生物组[7],一些又说二者各不相干。

追根究底,粪便菌群能够代表肠道菌群组成吗?科学家说,恐怕不能。在第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对小鼠和人体消化道的多个部分进行了取样分析, 发现各部分菌群组成,不管是种类还是丰度,都和粪便中的差异甚大 !那么此前的一些基于粪便菌群的研究,可能要再商榷一下了。

消化道各个部分肠道菌差异巨大,更不能简单地用粪菌代表

为了规避这个问题,研究者们采取了 内窥镜取样 的方式进行了后面的试验。15名受试者被分成两组,一组服用益生菌补充剂,对照组则服用纤维素补充剂, 在4周的试验前后分别测量肠道多点的微生物组成,期间也取样测量粪便菌群

受试者服用的补充剂中含有4大常见益生菌属的11个菌种 ,包括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一个亚种、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长双歧杆菌和一个亚种、两岐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爱喝酸奶的你,有没有觉得很熟悉~)

这些益生菌倒不是假的,它们顺利经过消化道的各种洗礼,大多数菌菌也都还活着,而且 受试者的粪便分析也显示,部分益生菌的丰度增加了 。但是问题在于,当研究者开始分析来自内窥镜的样本,结果显示, 部分受试者消化道黏膜和腔内的菌群组成居然没有显著变化

也就是说,这些益生菌根本就是在人体内旅了个游就走了,完全没有住下来的意思啊!

再横向对比一下, 各个受试者之间益生菌定殖情况居然差异贼大 ,有的人对外来菌菌接受程度颇高,肠道菌近似重组;那么就有人好像油盐不进,任这些益生菌再怎么好,根本不吃任何套路,从哪来回哪去吧~

益生菌是否能够殖,也是很看人的

研究者分析了受试者的微生物组和肠道基因表达谱,发现「外来的和尚」到底能不能念上经,还是取决于「地头蛇」—— 原有肠道菌组成和宿主的免疫系统 。如果想要益生菌顺利定殖,或许还需要个性化定制补充剂才能万无一失。

当然,还有个情况能够让菌菌们顺利入住,那就是原住民都不在了的时候。这种情况也并不少见,当我们因病需要使用抗生素,好菌病菌就会被「一视同仁」地干掉,造成体内菌群平衡失调。

抗生素会带来很多的不良反应,其中5%-35%的患者会出现「抗生素相关腹泻(AAD) 。2012年,JAMA曾经发表过一篇论文,发现一万两千名受试者中, 同时服用益生菌的人,发生抗生素相关腹泻(AAD)的风险要低42% ,支持了用益生菌协助抗生素治疗后的菌群重建。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一点是,益生菌一般是作为食品的一部分或者是膳食补充剂出现的,那么关于它使用中的一些不良反应的信息很可能是不完整的[11]。第二项研究中,研究者就发现, 用益生菌帮助肠道菌群重建,可能适得其反

商家真是啥都敢吹。话说要是益生菌能让小孩不哭,建议所有公共交通设施都常备……

21名受试者经过了一周口服环丙沙星+甲硝唑的抗生素治疗,然后被分为三组,第一组7人,什么都不做等待自然恢复;第二组6人,给他们进行自体粪菌移植;第三组8人,服用了与上一项试验相同的益生菌补充剂,试验期4周。

显而易见的是, 使用了抗生素之后,受试者们的肠道菌平衡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与基线对比,微生物多样性相差三倍以上 。然而出乎意料,补充益生菌并没有像大家想的那样有助于肠道菌重建!

从数据上来看, 接受粪菌移植的受试者恢复得是最快最好的 ,几乎只用了一天时间,肠道菌群就和原来的相差无几;自然恢复组达到这个水平用了21天;而 服用了益生菌的受试者,直到试验结束的第28天,肠道菌还是没有恢复 ,甚至在又过了5个月之后,还是存在生态失调!

可见服用益生菌,肠道菌迟迟不能恢复原有水平

研究者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发现 益生菌的存在影响了整个消化道的基因表达和功能。 有趣的是, 益生菌的存在居然导致某些炎症介质和抗微生物肽转录水平升高了 ,这可能耽误了「土著」微生物的再次入住。相关的机制也在小鼠和体外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总的来说,这两项研究证实,益生菌并不是一种我们想象种的那样「无害」、「每个人都能受益」的万金油。仔细想想也是正常的,任何人这么不一样,怎么可能存在一种所有人用了都说好的东西呢(除了毛爷爷)。

而且要注意的是,这两项研究中的受试者都是健康的成年人,而益生菌的使用对象可能有更多条件极端的人群,比如病人、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和肠道菌群尚未稳定的婴幼儿。

研究者提示,益生菌还是能够令我们获得健康收益的,只是可能益生菌干预也需要个性化一下了。

2018年11月22日,发表在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上两篇重磅级文章中,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开展的两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表明:

在作为急性胃肠炎患儿的辅助治疗上,益生菌疗法或许完全无法改善患儿的疾病症状,这无疑给益生菌疗法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美国,每年有数百万儿童会罹患急性胃肠炎,而临床上使用益生菌疗法来治疗儿童的急性胃肠炎非常常见。

而支持这种益生菌疗法的研究数据却非常有限。

发表在 NEJM 杂志上的第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研究人员对来自10家医院儿科急诊科3个月至4岁大的急性胃肠炎患儿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试验。

患儿接受为期5天,每天两次的鼠李糖乳杆菌GG(LGG)治疗,每次LGG的治疗剂量为10亿CFU(菌落形成单位)。

同时另外一组患儿利用安慰剂进行治疗,随后研究人员对患儿进行连续5天的随访,14天时随访以及1个月时再进行随访。

研究人员利用Vesikari评分来指示患儿患中重度胃肠炎的严重性(招募入组14天内),得分范围为0-20分,得分越高表明病情越严重。

患儿次要的结果包括腹泻和呕吐的持续时间及频率,以及日托缺勤的持续时间和家庭的传播率。

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每天腹泻或呕吐的次数

研究结果表明,971名患儿中有943名患儿完成了这项试验。

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4岁,其中513名(52.9%)患儿为男性患儿,招募入组14天内,LGG治疗组患儿Vesikari评分在9及以上的比例为11.8%(55/468),安慰剂组患儿的比例为12.6%(60/475)。

且LGG组和安慰剂组患儿在腹泻持续时间、呕吐持续时间、日托缺勤以及家庭传播率上并无明显差异。

最后研究者得出结论,在患有急性胃肠炎的学龄前儿童中,相比接受安慰剂的患儿而言,接受5天疗程LGG益生菌疗法并不会给患儿带来更好的疗效。

第二篇发表在 NEJM 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Alberta儿童医院和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对来自加拿大6个儿科急诊科3个月至48个月大的886名胃肠炎患儿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试验。

患儿接受为期5天,每天两次的鼠李糖乳杆菌R0011和瑞士乳杆菌R0052的治疗,每次益生菌的治疗剂量为4亿CFU(菌落形成单位)。

同时另外一组患儿利用安慰剂进行治疗,研究人员利用Vesikari评分来评估患儿入组后患中重度胃肠炎的严重性得分范围为0-20分,得分越高表明病情越严重。

患儿次要的结果包括腹泻和呕吐的持续时间及频率,以及日托缺勤的持续时间和家庭的传播率、计划外就诊儿童的比例等。

研究结果表明,益生菌治疗组患儿在入组研究14天内中重度胃肠炎的发病比例为26.1%(108/414),而安慰剂组患儿的比例为24.7%(102/413)。

当研究人员调整了试验场所、年龄、粪便中诺如病毒状况、入组研究前腹泻和呕吐的频率等其它无法预测患儿中重度胃肠炎状况的因素后,他们发现:

益生菌治疗组和安慰机组患儿在腹泻和呕吐持续时间的中位数、非计划寻求卫生保健提供者患儿的比例以及报告不良事件的参与者的年龄比例上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研究者最后得出结论,在因胃肠炎前往儿科急诊科的患儿中,每天两次鼠李糖乳杆菌R0011和瑞士乳杆菌R0052益生菌联合治疗并不能有效预防患儿中重度胃肠炎的发生。

上述两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们通过临床试验发现:

对急性胃肠炎患儿进行益生菌辅助疗法或许完全无法改善患儿的疾病症状,当然了,这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的是鼠李糖乳杆菌GG(LGG)、鼠李糖乳杆菌R0011和瑞士乳杆菌R0052三种益生菌进行研究,并没有完全否定其它益生菌所带来的健康效益。

因为益生菌的种类繁多,而这两项试验涉及的只有三种,我们还是要理性看待益生菌的利弊问题,毕竟一切还是要靠科学研究来给出依据。

研究组和对照组腹泻和呕吐的发作时间

此外,近年来关于益生菌没有健康益处的研究报道也很多,2017年12月,一项发表在 CMAJ 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

使用益生菌和木糖醇口香糖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来缓解喉咙疼痛症状似乎是无效的。

2018年9月,发表在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杂志上的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研究发现,益生菌会加重小鼠隐孢子虫的感染,与对照小鼠相比,给予益生菌的小鼠在其粪便中会排出更多的隐孢子虫,而且其肠道微生物种群结构与对照小鼠也并不相同。

2018年9月,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 Cell 上的两篇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发现,传说中的益生菌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有效。

文章中,研究者指出,很多健康的志愿者实际上会对这些益生菌出现耐受,即这些益生菌无法在其体内定植并发挥应用的作用。

研究者还发现,在与抗生素一起使用时,益生菌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副作用,而且会对个体的健康产生长期不良后果。

相比较而言,用机体自身的微生物来补充肠道或许能作为个体化的自然疗法来逆转抗生素对机体带来的影响。

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发现益生菌还对机体健康有别的好处。

2018年1月,来自奥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发现,肠道中的益生菌或能帮助机体有效抵御抑郁症。

2017年10月份,发表在国际杂志 Microbiome 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酸奶中的益生菌可有效缓解狼疮病。

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乳酸杆菌或能有效减缓狼疮病小鼠机体的疾病症状。

此前,来自奥塔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

一种名为鼠李糖乳杆菌HN001的益生菌或能够降低女性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同时还会降低个体的空腹血糖水平。

文章中,研究者发现,安慰剂治疗组的女性有6.5%的患上了妊娠糖尿病。

而益生菌治疗组中的女性中仅有2.1%患上了妊娠糖尿病,患者比例下降了68%。

而且益生菌HN001所产生的的效应在老年女性和此前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中表现尤为明显。

此外,2016年发表在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发现:

益生菌能够改善人类大脑的认知功能,研究者指出:

在为期12周的研究中,每日单一剂量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或许能够明显改善在细微精神状态检查(MMSE)老年阿尔兹海默氏症患者的评分情况。

那么益生菌到底对机体健康有无益处,相信很多人有自己的看法。

像很多其他的研究领域一样,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深入,过去人们的一些传统认知有时候会被推翻,一切结论都需要综合正反两面来考虑,从而得出最合理的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