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佳一
儿童面条、儿童水饺、儿童牛奶……经常逛超市的人肯定看到过品类各异的儿童食品,这些儿童食品往往宣称对成长有益,更适合儿童体质。最近,媒体调查发现,多数「儿童食品」在成分上与普通食品并没有太大差别,价格却要高出不少。一些「儿童食品」甚至通过加糖来迎合孩子口感,反倒对健康不利。
部分家长热衷于购买儿童食品,主要是出自一种传统观念,即认为儿童正在成长发育阶段,饮食需要特别注意,一些食品所含的自然物质或添加剂不适宜未成年人食用。
日子一长,「大人吃的,孩子不一定能吃」就成了育儿的「基础知识」。于是,在媒体采访中,就可以看到有家长直言:「大人吃的面条一般盐分比较高,怕对孩子身体不大好,还是买婴幼儿专用的放心些。」
这种育儿观念与商业策略一拍即合,带动了儿童食品的畅销。同时,由于儿童食品被赋予了某种更营养、对儿童成长更好的意义,售价自然也会高出不少。倘若儿童食品真的对儿童成长更有益,倒也算是一种正常的定价方案。关键就在于,媒体报道发现的部分儿童食品,其中并无特殊的营养成分,反而是未必适合儿童成长。
细数那些儿童食品的特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口感上做文章,比如把味道调得更甜或者更咸一些,这样做的后果是从小给孩子养成了重口的习惯,使其长大后难以控制一些调味料的摄入量。另一类则是纯纯的「智商税」,食品宣传中的许多「噱头」,看似有道理,却并没有科学依据。
那么,是否存在「儿童食品更适合孩子成长」这样一个科学说法呢?至少是存疑的。目前,我国有0至36个月婴幼儿配方奶粉和辅食的标准,3岁以上的儿童消费的食品并没有专门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由于缺乏相关标准,3岁以后的儿童食品就有了商业包装的空间。讲究一点的商家,可以从儿童成长所需的营养成分阐述自营儿童食品对健康的好处,而不讲究的商家,则完全可以像媒体报道的那样,靠广告和吹嘘,靠科技与狠活抢占儿童食品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曾于2019年发布【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15条明确: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食品标识不得使用专供或者强调更适合婴幼儿、儿童、老人、孕妇等特定人群的文字表述。随后不知何故,该管理办法流产,至今尚未出台。同时,广告法也未明确对儿童食品做出相关规范。而从如何避免儿童食品夸大宣传的角度上,恰恰是需要法律法规有所要求的。
近年来,儿童食品相关问题屡屡被舆论关注,这也是一种呼唤。一方面,希望更多的科普可以消除其中的信息壁垒,让消费者可以更加科学地看待相关宣传。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让儿童食品的生产和包装有更清晰的规范。
热点视频推荐
↓↓↓
更多内容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
清华学生转入双非院校,网友讨论有点多
大学恋爱课,为何如此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