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陶行知曾说: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生活中,很多父母总是格外关心孩子的分数。
却忘了比成绩更重要的,其实是孩子的心理健康。
而想要孩子拥有一颗强大而充盈的内心,就少不了父母的情感支持和无条件的爱。
那么,该如何给予孩子所需要的爱呢?
来看看以下这7层爱孩子的方式,相信你就会有答案。
【奇葩说】辩手席瑞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小时候,席瑞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妈一个人养你不容易。
所以,他不敢跟大人提任何要求。
每次去超市,他都全程低头看地板,试图用这种方式来掩饰自己的渴望。
长大后,虽然通过努力摆脱了贫穷,但童年留下的阴影却始终挥之不去:
去消费场所,如果没带超过三倍的钱,就会感到万分焦虑;
只要病得不严重,就绝对不会去医院;
如果有人对他好,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欢欣雀跃,而是觉得「我不配」……
如今,不少父母都会陷入的一个误区就是:
怕孩子被惯坏,所以刻意不去满足孩子的一些小要求。
可实际上,就像清华教授彭凯平说的: 「贫穷感的灌输,会让孩子产生心理上的匮乏感。」
相反,适当地满足孩子的一些小需求,不仅不会让孩子变得贪得无厌,反而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很重要。
作家秋秋回忆起自己的童年,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出去玩时妈妈总会给她买些小东西:
有时是一瓶饮料,有时是散装的零食,还有时是一小瓶指甲油。
多年后,她已记不清这些礼物的细节,但被爱的感觉却一直印在她的脑中。
让孩子吃饱穿暖,适当满足他们的一些小愿望,孩子才能不被匮乏感捆绑,拥有快乐而充实的童年。
被誉为「华人家教典范」的刘墉,一双儿女都格外优秀:
儿子不仅是哈佛心理学博士,还是茱莉亚音乐学院的高材生,曾获得【我是演说家】第二季的总冠军;
女儿曾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哥伦比亚大学,三年后,又凭全奖进入沃顿商学院学习。
谈及自己的育儿经,刘墉给出的答案就是陪伴,他说:
「家庭教育最为重要的是陪伴,从儿童期到青春期都要陪伴孩子们共享快乐时光,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所以,哪怕工作再忙,他也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特别是儿子初到美国时,因为种种不适应与同龄人的排挤,他一度变得胆小、自闭。
为此,刘墉常常带儿子去野外徒步,和儿子一起挖虫子、种植蔬菜,还会定期跟儿子比赛跑步、投球等。
正因有父亲高质量的陪伴,儿子才逐渐打开了心门,重新试着与人沟通、交流。
有句话说得好, 童年得到的爱和陪伴,是未来生活的光。
一次游戏、一场比赛、一次对话……亲子之间这些温馨、愉快的时光,最终都会内化成孩子的心理能量,成为他抵御风雨的铠甲。
一项调查显示,在孩子最不喜欢父母的行为中,「总是拿自己跟别人家的孩子比」稳居第一:
「你看隔壁的xx又考了第一名,你学学别人啊!」
「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聪明,再看看你自己,干啥啥不行!」
「都是一个老师教的,你怎么差这么多?」
……
作比较,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破坏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还会挫伤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曾把三个孩子送进斯坦福大学的妈妈陈美龄就坚信,教育首要的目的就是自我肯定,让孩子认识自我,喜欢自己。
在她看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哪怕是一母所生、一起长大的孩子之间也有很大差距。
所以,她从来不拿孩子跟别人作比较,也从来不会说「要向哥哥学习」。
正因如此,她的三个孩子才能发挥出独特的优势,各自精彩:老大富有正义感,老二具有艺术气质,老三沟通能力强。
不比较,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就是爱孩子的第三个层次。
与其逼迫孩子在他人的身上寻找成功的影子,不如帮孩子找到自己的赛道,活出独一份的精彩。
有个9岁的小朋友写过这样一首小诗:
「天上的云生气了,脸黑得跟锅底似的;雷电生气了,暴躁地敲响手中的打鼓;妈妈生气了,把我一顿臭骂;我生气了,大家都告诉我,好孩子不该这样。」
孩子发脾气时,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制止。
但不允许孩子发脾气,坏情绪并不会因此消失,只会被埋藏在更深的地方。久而久之,就成了横在孩子心头的一把刀。
实际上, 当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恰好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
【正面管教】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4岁的儿子总是发脾气,爸爸越是制止,孩子的怒火就越猛烈。
一天,儿子又一次大发雷霆,爸爸突然蹲了下来,朝儿子大喊:「我需要一个拥抱!」
儿子愣了一下,爸爸再次喊道:「我需要一个拥抱!」
儿子彻底懵了,停止了哭闹,走上前别扭地抱了爸爸一下。爸爸则反手将儿子揽在怀里,过了好一阵儿,爸爸说:「谢谢,这正是我需要的。」
儿子颤抖着嘴唇,说:「我也一样。」
比起一句简单粗暴的「不许哭」,一个大大的拥抱更能激发出孩子好的一面。
从今天起,面对孩子的坏情绪,多一点耐心,多一些理解。
看到孩子脾气背后隐藏起来的委屈和难过,他们才能走出情绪的泥潭,成为情绪的主人。
前段时间,重温电视剧【家有儿女】时,有个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夏东海一家遇见了个很没有边界感的邻居,对方天天来家里借东西,锅碗瓢盆都被邻居带走了。
为此,夏东海和刘梅很是发愁,但又不好意思拒绝。
直到邻居向小雪借杂志,小雪直截了当地说:「阿姨,这本杂志是我的,我不借。」
也是因为小雪坚决的态度,邻居终于把之前借走的东西如数归还。
一开始看的时候,只觉得小雪很勇敢,尊重自己的感受。
但细细想来,小雪之所以有拒绝他人的勇气,也是因为她背后站着一对尊重孩子意见的父母。
小雪生活在一个重组家庭中,爸爸和「后妈」结婚后,小雪就在家里「约法三章」:
一、在这个家里,我的独立人格必须得到尊重;
二、不许随便动我的东西;
三、我有权决定自己干什么,不干什么。
夏东海和刘梅也并未因为小雪是小孩就轻视她,要求她处处服从,相反,他们一直很重视小雪说过的话,尊重她的想法。
当你用爱为孩子都兜底,让孩子参与到决策中,鼓励他们表达自己时,你就会发现:
孩子并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任性、不懂事。
当孩子被看见、被尊重时,他们就会变得越来越成熟、有主见,最终,做出正确的选择。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
「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
这话一点不假。
撒手不管的父母,固然是不负责的。
但事无巨细管控着孩子一举一动的父母,亦是一种灾难。
一位咨询师曾分享过一个案例:
小阳今年上高一,每天起床困难,经常迟到。
为此,妈妈每天亲自盯着他起床、洗漱、送他上下学,甚至把家搬到了学校后面的小区,可即便如此,小阳还是常常迟到。
经过了解,咨询师发现,小阳对任何事都不在意,包括迟到这件事。
后来,小阳告诉咨询师,自己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能像其他同学那样,放学后一群人一起回家,无论是走路或搭车都行,总之不是被妈妈接回去。
更让咨询师感到诧异的是:眼前这个十五六岁的孩子,竟从来没有在家和学校以外的地方一个人走过。
原因也很简单,妈妈不让。
但其实,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既是保护,也是分离。
前者给孩子足够的养分,让他能够渐渐长大,后者则给予了孩子更重要的礼物,那就是独立。
今年高考季,刷到了这样一则新闻:
一位58岁的父亲,从离家200多公里的地方,赶来给参加高考的儿子加油。
因没钱买花,父亲从地里摘了一朵向日葵,牢牢握在手里。
儿子从考场出来后,一见到父亲,就忍不住跪了下去:感谢您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
而这一幕,恰巧被记者拍下。
后来,有人采访男孩,问他接下来的假期计划时,男孩笑了笑,言简意赅地说:「准备打暑假工挣学费。」
不禁让人想到作家三毛的一句话:
「人活着是件美好的事情,不在于风景多美多壮观,而是在于遇见了谁,被温暖了一下。
然后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成为一个小太阳,去温暖别人。」
真正的教育,不是教孩子如何赢,而是教他如何爱。
一个懂感恩、不忘本的孩子,即便暂时落后,终有一天,也能凭借自己的志气和毅力一飞冲天,实现人生价值。
相反,那些只知道索取的孩子,一旦没了父母的羽翼,便只能自我放弃,被社会所抛弃。
所以,爱孩子的方式有千万种。
但最高级的爱,一定是养出一个心怀感恩的孩子。
学者张文质说:
「你一定要记住,你爱你的孩子,而不是他的表现,无论他好不好,他都是你的孩子。」
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天性。
但如何给予孩子真正需要的爱,却是我们需要终身学习的事情。
一路学习,一路探索,最终我们一定会发现,真正的爱不是牺牲,不是恐吓,也不是「如我所愿」,而是接纳,是成全,是「如你所是」。
点个 「赞吧」 ,与所有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