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生孩子对女人有那么多坏处,为什么大部分都还是选择了生?

2020-05-07亲子

生育给女性带来的身心伤害是客观存在的,但在现代国家不必那么在意。地球生物的演化非常凑合,人类身体的设计满是缺陷和纰漏,不管你是男是女、生不生孩子,在每一次回归中你的自然躯壳都会随着时间流逝不可挽回地走向崩溃与死亡,数次生育带来的伤害在这之中并不突出。活过60岁之后免疫力急剧下降、骨质流失、肌肉萎缩、器官功能衰退带来的各式各样的后效应会让你更加怀疑人生的,可你还是不想死嘛。

在现代技术下,发达国家与主要发展中国家的产妇死亡率已经很低。62%的产妇死亡发生在非洲。塞拉利昂近几年可统计的孕产妇死亡率达1.36%,是全球能统计的最高值。这比历史上大部分时期的世界平均水平还是好多了。古代生太多孩子就是玩命,许多皇后都是生孩子生死的。
二十一世纪初,每年约有五十万女性死于怀孕·分娩及其并发症,如难产、产后出血、子痫、产褥热。早产、高血压、糖尿病、经历过剖腹产等因素会提高分娩时死亡的风险。
分娩时大量失血和产后大量失血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产妇最常见的死因,即使抢救过来也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

生育带来的伤害在不导致死亡或全残的情况下,比不上「孩子充满可能性而且非常可爱,我将他/她带到这个世界上并陪他/她走过几十年的人生,能够满足我的各种需求,包括 自我实现的需求 帮助他人自我实现的需求 」。

在中国的专业医院里生育,是用较小的风险尝试满足各种需求,包括高层次的需求,在人性与利益上都算是合理的。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的著作【动机论】中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例如爱与被爱、归属与领导)、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在生孩子方面,「出于性欲」是生理需求,
「希望后代将来照顾我的生活起居和/或以武力保护我」是安全需求,
「希望对后代进行关爱、被后代喜爱」「希望满足配偶或亲属的期待」是社交需求,
「希望获得社会、配偶、亲属、后代的尊重与肯定」是尊重需求,
「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并帮助后代实现他/她的人生理想」是自我实现需求。

怀孕也能为女性带来一些好处:

一部分胎儿干细胞会进入母体并修复受损的器官组织、提高母体的免疫力,还可以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微弱地改善大脑的修复状况 [1] ,效果可持续数年到数十年。这效果即使胎儿流产了也一样会继续。

有些西方媒体借此煽情(「流产的宝宝仍然陪伴着母亲」),但其实这也能造成自身免疫性疾病,折磨甚至杀死母体——毕竟人类的设计就是这样乱七八糟的一团。

基本上,没有哪个女性是为了这点并不确实的好处去生育的,但在生育之后可以自述这些好处:我变得更健康了,我的心血管疾病/内脏衰退症状好转了。

不过,要谈论选择,我们还是得先让女性有得选择。地球上已经有约500亿名女性死亡,她们中绝大部分是没有选择权、发不出声音也留不下文字来的。能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的,已经是人类史上相当特殊的一小部分成员了。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还出现那么多暴论。

人类没有多么强烈的生育本能。历史上人类曾经只剩下约200名个体,今天人类的基因多样性还是出名地低下。人类潜意识上是自我厌恶并排斥他人的,作为社会性动物,这带来了很多痛苦。许多人自发地厌恶别人的小孩,且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意识会为此寻找一些合理化的理由,诸如熊孩子讨厌、自己童年被欺负的创伤之类。

闭眼胡吹「如果人人都这样想人类早灭绝了」是搞笑的。「为了人类延续而敦伦」不但纯属自我感动,而且在真的敦伦的时候男性早就把这鬼玩意抛到九霄云外了。人类历史上绝大部分孩子并不是被有意制造的,而是男女在一起闲着没事做、偶然搞出来的,人们即使不想要这个孩子,也往往觉得打掉太麻烦/危险,或是受宗教信仰束缚而保留。避孕手段的历史非常短,且经常失效或未被使用。

参考

  1.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45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