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婴儿从几个月开始就要管教立规矩?

2020-08-03亲子

「孩子八个月」,「饿极了要哭闹」......从描述上来看,困扰着题主的正是0-3岁宝宝的睡眠、吃饭、如厕问题,其次才是衍生而来的给孩子管教立规矩,也就是正面管教的问题。

两者并不冲突,正面管教建立在个体心理学的基础之上,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发展他们的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0-3岁宝宝的睡眠、吃饭、如厕问题也可以用正面管教来解决。具体要怎么做呢?可以分为两部分:

首先,妈妈们要照顾好自己

面对孩子的哭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是太正常的事情,这是由我们的大脑结构决定的。所以当我面对孩子的无止境哭闹而情绪失控时,我明白这个时候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时机。

正面管教建议的一个处理情绪的方法叫做 积极暂停 (positive timeout),与前两年特别流行的 timeout(让孩子独自待着直到情绪平复)不一样,积极暂停是指采取任何可能的办法, 让自己和孩子感觉变好,然后再来解决问题。

不过 即便是积极暂停,也不适用于四岁以下的孩子 。对于小宝宝,妈妈的拥抱就能帮助他平复情绪了。

其次,借助正面管教的工具,规范宝宝的日常

从孩子出生时起,妈妈们就可以规范孩子的日常行为了。

1、关于睡眠

1)怎么睡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确答案,这个需要根据自己、老公和孩子的情况综合判断,做出最有利于你家庭的选择。

比如:妈妈的睡眠极浅,月子里,女儿在屋里稍微一哼哼就会醒,导致妈妈夜里根本无法连续入睡。这种情况下,和孩子分房睡就是个比较好的选择。

但是有的妈妈就很享受一家人腻在一起的幸福感,也可以让孩子跟大人一起睡大床,但是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哦。

2)怎么调整

在正面管教中有强调说,我们应该相信 孩子有能力独立入睡。

比如我曾经见过一个妈妈是这样做的:孩子在妈妈屋里睡小床导致妈妈长期无法得到良好的休息,整个人状态都很差。所以在孩子满6个月的时候,那个妈妈不顾全家人的反对,把她的床搬回了自己的房间。为了培养孩子自主入睡的能力,最开始,妈妈轻拍孩子直到她睡沉才离开;过了几天,妈妈坐在孩子床边看她入睡后离开;再过几天妈妈坐在房间门口看着她;直到最后,妈妈把她放到小床里,亲吻一下便离开。那个6个月大的孩子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方法很快适应了独自睡觉。

但是,提醒一点,如果你计划让孩子独立入睡,或者分床、分房, 一定要提前做好计划、按预定步骤循序渐进。 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3)几点睡

孩子小的时候,似乎很难把握他的生物钟,有时我们想哄睡,可他不困;有时我们想逗她玩,可他却闹觉。但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规律会越来越清晰。

正面管教建议:从孩子小的时候,就给他 养成相对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和惯例表。 入睡前半小时,开始洗脸洗脚、漱口刷牙,然后安静下来读读书听听音乐,然后拉上窗帘、调暗光线,让孩子慢慢了解,洗漱、安静、入睡是个惯例,每天这个时间都要做这件事情。

等孩子大一些,可以使用正面管教的另一个工具 「日常惯例表」 。通常用在2岁左右的孩子,让他自己决定睡前要干什么,顺序是什么,然后把每个步骤拍照或者画画,做成一张惯例表,张贴在明显的位置。 以后就是惯例表做主,而不再是被妈妈逼迫了。

4)睡多久

我在养育我家哥哥的时候,我曾经很纠结他的睡眠时间,恨不得某天要是少睡了20分钟,我都得郁闷一小时。但随着哥哥慢慢长大,我发现只要睡眠时间大致符合孩子的生长规律,能吃能玩,身高体重都正常,就可以了,不用过分纠结。

2、关于吃饭

1)母乳喂养

很多妈妈一直坚持一定要母乳喂养,但其实在母乳喂养这件事情上没有必要那么较劲, 顺其自然,尽力就好 。好好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情,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和安全感,这些比母乳本身重要太多了!

2)辅食

我见过三四岁的宝宝,妈妈还是在满地追着喂饭,我也见过宝宝厌恶的把妈妈硬塞进自己嘴里的放大口吐到妈妈脸上,我其实特别想说,何必呢!

推荐一个正面管教工具——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并坚决执行,和善与坚定并行。 你只负责控制好今天做什么饭菜、几点吃、几点收拾,孩子自己决定是否吃、吃多少。

比如:一岁半的孩子自己吃饭经常边看边玩怎么办?妈妈只需要告诉孩子20分钟后不管有没有吃完,都会收盘子,并在之后坚定地这么做了,之后孩子就会明白,吃饭这件事不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当然,这种方法需要注意 两个地方

第一、 不要在语言上刺激孩子。 例如,我让你吃你不吃,你饿着能怪谁呢?我们应该试着安抚孩子,例如,妈妈知道你饿了,可是现在没有做好的饭,再忍耐一会儿吧宝贝,晚上我们吃个饱饱的!

第二、一旦你决定开始这么做,就 要坚决执行 。不能中途妥协,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3、关于如厕

1)这是谁的事

我一直觉得,一个很弱小的孩子其实只有在三件事情上可以和大人抗衡,那就是吃饭、睡觉、大小便,大人在这其中某一方面越较劲,越容易引发和孩子的权力之争。 大小便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应该让他们自己做主。

2)什么时间开始训练

正面管教建议大家, 2岁半前后孩子的生理功能大致已经发育完善,可以选择时机开始如厕训练了。

当然,如果在这之前,孩子就已经明确表示自己不要戴尿不湿了,或者可以清晰示意要去厕所,那任何时候都是好时机。

3)如何训练

正面管教建议妈妈们最好选择在 夏季开始训练 ,衣服方便清洗,孩子也不容易着凉。

把小马桶放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 ,在合适的时机提醒他是否需要使用马桶了。 给孩子使用方便穿脱的裤子 ,孩子表达如厕意愿后可以迅速行动。

一旦你和孩子协商好了开始如厕训练,就坚定地执行,避免反复。 要忍受孩子头几天的各种事故,不要用言语羞辱他。同时, 我也不推荐在如厕训练中采用奖励方式 。顺其自然、相信孩子就可以了。

最后,再来说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立规矩的问题啊。

在我看着我家哥弟两长大这几年,我一直认为,规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孩子需要关爱和信任,希望我们给予放手的空间,但是同样也需要进行行为规范, 爱与规则并不冲突 ,并且很多时候是相辅相成的。 关爱和信任是亲子教养所有行为的基础和保障,而规矩和限制则是孩子内心安全堡垒的一环。

那么如何保证我们提出来的规则不仅符合孩子的发展,还能够支持到孩子探索、学习并实践新技能呢?有几点大框架我想跟大家分享。

一、 规则需要符合孩子年龄和能力

家里虽然是孩子意识到规则的第一站,但是太严格或者超出孩子年龄段基础能力的规则,往往都会有 反效果 完全放任当然会宠坏孩子,但是太多的限制也会严重限制孩子的自主性。

举个例子,如果你希望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就能够用叉子或勺子吃完他所有的食物,或者约定好家里一定不能够大声说话,这些规则可能很多时候都会给你的实际执行中带来 很大的阻力 ,毕竟前面的那点已经超出了年龄范围,后面的那条又约束得太过太泛,这些过高的期待,会让孩子内心种下 「我没有办法让爸妈喜欢我」 的阴影。

因此,当我们制定规则的时候,一定要 考虑孩子的年龄和能力。 我们可以内心希望一岁多的孩子能用勺子和叉子吃完所有的食物,但我们也要明白一点,对于一岁多孩子来说,能够主动拿起勺子和叉子吃,已经是一个很值得鼓励的事情,我们不能指望孩子立刻就能够完美地做到任何的事情。

再比如收拾玩具可能是很多家长内心的期望,但是我们不能完全指望3岁的孩子在没有任何提醒、要求的情况下,就能完全自觉地把玩具放好,更合适的期望是我们可以引导并且提醒孩子,跟家长 一起来清理和收拾东西 ,比如告诉孩子, 「我们早点把玩具收拾好,我们就可以快点开展下一个游戏了。」

每制定一个规则,多跟孩子解释一下为什么,以及可以带来怎么样的帮助,都会有利于孩子增进对规则的理解。

二、规则不能毫无约束力

规则是成人对孩子的一种 期待 ,本身就是「从上到下」的视角,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在制定规则的时候也容易走两极端,除了太严格超出了孩子能力和年龄范畴之外,还有就是 太松散太容易 ,让孩子感觉自己的每一个行为和举动,都可以得到父母的迎合。

这大多体现在,孩子行为不妥当的时候父母没有及时提醒,或者讲述规则的时候只能使用空洞而无效的威胁,这些都会阻止了孩子对负责任意识的学习。

举个例子,很多蹒跚学步的孩子在生气的时候容易大喊大叫,在发脾气的时候出现打人、扯头发等推搡行为, 这些行为当然是这个年龄段常见的表现,也应该得到我们的宽容和理解

但是宽容和理解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let it go」,什么也不需要去做,相反,我们更应该借此机会引导孩子,告诉他们,即便很生气、内心很难受,但是我们可以有更多的 合适的方法 来疏解内心的郁闷, 「我们可以一起学习更多更合适的方式。」

我们需要注意的恰恰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陈述的方式,当我们希望孩子做得更好的时候, 多用肯定句 ,比如平静而坚定的方式告诉孩子, 「我们不尖叫,如果你难受,可以跟我一起做下深呼吸」

别小看一个一岁的孩子看起来好像什么都不懂,但是孩子能够最直接地感受到你的 表情状态 ,我们的大方、平静和积极,都可以让孩子更快地学会新的方式来调节自己内心的不安。

END

我是萌芽,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公众号 萌芽研究所BUD (ID:myyjs_bud)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

码字不易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

可以关注我

也可以点个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