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我是同龄朋友里生的最晚的。结婚时26岁,36岁才生第一胎,紧接着是第二胎,然后第三胎也在孕育的路上。简直是「集中火力」开发自己的最大潜能。
累不累?答案是「当然累」。身体本能的反映就已经提出了预警。
尽管从第一胎开始,我就是高龄产妇,但那时还好,身体一切如常。想吃蛋糕吃蛋糕,爱吃烧烤吃烧烤,想火锅就火锅了。到孕第三胎时,我还想以「自由生长」来放松自己。但24周糖筛的结果,医生的一句话敲醒了我:你接下来一周每天检测血糖4次,记录每餐吃了什么。剩下的孕程需要调整饮食,巴拉巴拉。。。
我这是遇上了传说中的「妊娠糖尿病」!不幸中的万幸 —— 我只出现了这一个征兆,并没有高血压,没有腰疼,没有其他杂症!
看下我的饮食调整:
果然,人到中年后才发现,早点生孩子和晚点生孩子差别很大!那如果倒退十年,我会怎么选呢?早生还是晚生?
生娃的思考
早生,晚生,有时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主客观原因都有可能让人举棋不定。
20多岁年轻的时候,身体棒,但想追梦,不想生。一晃30岁了,工作开始有起色,不想中途放弃,纠结「生」还是「升」。周围亲友团呼声一片,朋友圈一众晒娃,心情复杂又焦虑。35岁,内心终归是撑不住了,来自外界的压力山大。哪怕身在国外,也很难躲过世俗的询问。
讲真,20多岁时,从心态上来看我始终没有准备好生娃。一是怕疼。结婚后,有很多机会听别人讲述生孩子的经历,没一个人说不疼。这个信息让我对生娃这件事望而却步。二是经济基础薄弱。刚结婚的两个年轻人,身在国外,什么都么有,只有对彼此的爱和信仰,拿什么养家小?唯有奋斗。所以生娃在我们20岁的年纪,不是重点。
30岁时,确实压力大。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开始考虑买房,工作职责也越来越重。没有多余的精力想生娃,带娃。能想到的就是:谁来带娃?怎么安排有娃的生活?想起来就焦头烂额。更糟糕的是,你不生娃,不代表你的表兄弟姐妹不生,不代表你的同学不生,不代表你的年轻同事不生。他们生娃,你都要去送祝福,每送一次,就深深地提醒自己思考一次:生不生?!所以,最艰难的一段时光就是30岁到35岁间,没有生娃却一直被生娃刺激着大脑神经。
35岁决定要生娃,算是自己人生的一个拐点,此时我已经从心理层面准备好了。我发现我一次只能做好一件事,真的无法兼顾工作和家庭。于是在我怀孕8个月时合约期满,退出了职场。36岁初,一胎宝宝出生!可喜可贺,生的顺利!打了无痛,没有经历别人描述的「地狱般的痛感」,感恩!
要早生但不会太早
刚才有提到,如果倒退十年,要怎么选呢?
我大概还是不会在20多岁生孩子。那时我太年轻,自己还是个孩子,没有自信可以养另一个孩子。。。于我而言,生娃要具备两个重要因素:经济上夫妇俩能独立负担一切开销;心理上夫妇俩能有足够耐心带孩子,并乐在其中。
我现在可以马马虎虎说:我做到了耐心带孩子,并乐在其中。
有时我也会因为孩子琐事而上火,人哪有没脾气的?但我不会焦虑,也不会烦躁,顶多情绪来了,也就一分钟不到,火气就下去了。 因为我想明白了「孩子于我的意义」—— 重新来一次童年没有实现的美好回忆。
我是全职妈妈,这是第四个年头。目前带俩小小娃,怀着第三个小小小娃。没有工作,没时间社交,加上疫情不便约人。我每天的生活忙碌又充实。时间早已用分钟计算并被割裂成细小的一块一块。在每一个以分钟为单位的时间里,我反而完成了「更多项目」。
这是我20岁时不敢想的人生。貌似全是奉献,没有自我!以前我也会这么想,但有娃之后,实际经历让我不这么认为,反而是和娃的相处,让我反思了很多之前职场上遇到的问题,并让我更加「热爱学习」想要不断提高自己。
比如:
比如:
这些看似都不搭边的内容,实际上丰富了我的生活也改变了我的认知。 知识,只有在需要的时候去学,才会学得更投入。 这点我太有体会了。
高龄生产
高龄怀孕,皮肤确实不如20岁那么有弹性,肚子上的赘肉不是那么好恢复的。特别是我这样,集中火力短时间内「过度消耗」身体部件的女性,腹直肌基本靠自己是无望恢复了 —— 我的产科医生非常直接且温和而不夸张地说:「如果需要恢复平坦小腹,你只能走医美改良。锻炼本身只能恢复体力,但不会恢复形态。」 我听后也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想着 —— 过好当下,其他的生完再说 :)
若是20岁时听到这个话,我肯定焦虑,最起码会失眠。:)
高龄生产确实不推荐。从孕妈自身健康考量,对妈妈的考验是一级一级攀升。从13周唐筛提心吊胆,到20周大排畸继续提心吊胆,再到24周糖筛给自己一记警醒,接下来还会有每次产检的不同体验。
过了35岁怀孕,我这里的医生会建议做「基因检测」。简单说就是孕13周做唐筛的同时,给孕妇抽一管子血,等10天,就可以拿到有关胎儿的报告:唐筛过不过(99%精确度),基因有无问题,性别如何,有无潜在家族遗传病风险。
每次等待检测结果,都特别像等待考试成绩! :)
我的「收成」总结
尊照自己的内心走(follow your heart),短期来看可能比较难抵世俗的压力,但长期来看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虽然有点难,但我们每个人都值得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
职场规划,人生规划,家庭规划,无论哪个规划都要把自身的需求摆在第一位。只有自己内心得到满足,才有精力去爱生活,爱别人,爱这世界的一切。
孩子是上天给的礼物 —— 用心对待,一起成长。
我不是万能的妈妈,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我也不过就是一个普通人,做我擅长、喜欢的事。
以上,
祝大家都能做自己,拥抱幸福。
@知乎亲子
我是 @Rebecca面面观 曾深耕猎头行业,目前是全职带娃的「学习ing妈妈」,带娃路上跟我一起升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