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暑期想让孩子开始学习钢琴,如何看老师好不好,需要避免哪些坑?

2021-07-27亲子

「钢琴弹得最好的幼师」来聊几句,希望能帮大家找到「懂孩子,又专业」的钢琴老师。

本科是音乐学专业,毕业之后教过几年钢琴,后来虽然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继续这个职业,但那些年在琴行摸爬滚打的日子积累了很多经验,练就了挑好音乐好老师的火眼金睛。

在学琴的启蒙阶段,老师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老师好不好,会影响到孩子学琴的兴趣,以及能坚持多久、走到什么高度。

站在钢琴学习和儿童综合发展的角度,说一下挑选老师应该关注的几个点吧!

1.老师的专业背景。

首先,学这种西方古典乐器,最好不要相信「高手在民间」这件事,而是要首选音乐学院毕业的老师或者好的综合类大学的钢琴专业。

毕竟钢琴不仅仅是一门手艺而已,它是一门比较庞大的学科,包括基本的音乐素养、演奏技巧、对音乐这件事的理解等等。经过十年以上高强度专业训练,经历专业的指导,才有可能系统掌握这门学科,达到比较高的水准。

2.老师的弹奏技巧。

有人会说,老师会不会教,比老师要有水平如何更重要。但其实我认为,这两个方面都同样重要!

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音乐中的很多细节的理解和处理,用 语言传达 是不一定能理解的,但老师直接的示范,却能 更加直观的传达音乐中的各种感觉

老师的演奏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孩子对掌握好这门技能会更向往,学习兴趣才会更大。

所以,在选定一个老师之前,最好是有机会听一听她的演奏,或者看看演奏视频。如果自己拿不准,也可以请更专业的朋友帮忙看看、听听,连示范演奏都不过关的老师,最好就不要选择了。

3.沟通技巧.

用成人的权威直接去压制孩子,直接的灌输知识,而不考虑内容是否能被孩子接受。这样的老师是我会首先PASS的。身边有无数的例子,跟着这样的老师学,孩子大概率会学得难受,甚至越来越抗拒,最后弃学。

和孩子沟通需要技巧和同理心。如果老师能懂一些儿童心理学知识是最好不过了,但术业有专攻,钢琴老师大多把时间花在专业上,我们也不能太苛刻的要求他们都能懂儿童心理学。

所以,对于钢琴老师来说,要想有好的沟通技巧,主要从两个方面获得: 个人性格 教学经验。

性格活泼、对孩子亲切、讲话幽默的老师,会用更有趣的方式把专业的知识传达给孩子,大多数的孩子会更喜欢老师、喜欢上课。

另外,更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也能更顺畅的与孩子沟通。 在多年的教学经历中,每天与孩子们接触、交流,接触得多了,也就明白每个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理解能力如何,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能被孩子接受,甚至明白,面对不同性格的孩子要相应的用什么样的沟通方式。。。。。。。。

家长在试课的时候,要观察老师是否在和孩子有效的沟通。沟通的过程中,是不是会根据孩子的反应和接受程度,调整沟通的方式,这些都很重要。

性格好又懂沟通的老师,会带来更高的教学效率。

4.教学细节。

每位老师自己的学习路径和教学理念可能都不同。所以对于第一节课老师教了什么,学了两个月应该学了些什么,这些细节上,其实是没有一个标准和定论的。

有的老师会觉得,音色先行,要帮助孩子去接触到、独立完成更多的曲子,激发他们对音乐和钢琴的兴趣更重要,而不会过于机械严格的要求姿势和手型;而有的老师会认为起步阶段保持正确的手型,学好乐理和视唱练耳最重要,才能顺畅的走下去。有的老师喜欢用节拍器,让孩子先感受标准的各种节拍,再慢慢撤走节拍器;有的老师一开始就不会用节拍器,而是培养孩子心中的节奏感。

其实真的不能说哪一种教学方法更正确,而是要在选择老师的阶段,就多留心,选择一位真正专业,自己信任的老师,然后放下那些担忧和焦虑,跟着老师走下去。

更何况,你带孩子学习钢琴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也会影响老师的教学方法。

如果你想让孩子从钢琴开始,接触音乐、喜欢音乐,为以后再学其他乐器打个基础,那就选着重培养孩子音乐兴趣和素养的老师。如果已经下定注意引导孩子走专业之路,那就选一开始就在各方面要求严格的老师。

但如果一位老师在一堂堂钢琴课的过程中,只是教孩子生硬的把音弹出来,一首一首的完成进度,而对于手型、节奏、触键的感觉、音色、音乐的情绪都没有深入的讲解,那这样的老师就没有一直跟下去的必要了。

5.教学规划

好的老师,是会对每个孩子有长期和短期规划的,这个规划不是指比赛或者考级,而是 教学规划 。以前我的每位学生,都会帮他们制定一个半年的大计划,和每节课的课前计划。

大的计划,包括了需要熟练掌握的音阶、琶音、和旋练习,完成哪些练习曲和乐曲。还包括音乐欣赏和乐理和视奏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每节课的计划,大概也会包括了这节课要教学的乐曲中,需要孩子理解的音乐情绪、节奏,和手型问题、看谱的问题等等。

计划是一种认真对待的态度,会给孩子更有效率的学习。如果一位老师对孩子上课毫无计划,来了就回课,随机指出几个问题,然后把新的曲子教一教就下课,明显无准备无计划,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结果,不推荐。

6.音乐性的把握

音乐是一门审美和技术相结合的艺术,无论你的目标是培养音乐素养,还是走专业的道路,把引导孩子感受和理解到不同风格的音乐这件事,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中,都是很有必要的。

初级阶段,可以生动的讲解一些启蒙曲目节奏的快慢强弱,表情符号,大概的音乐情绪。。。。。

到了有能力演奏中高级曲目的阶段,还能讲讲作曲家性格特征、曲子的创作背景、不同情感下的触键方式、这样全面的帮助孩子把曲子要表达的,叠加自己的理解,从情感到技巧,完美的演绎出来。

再这样的老师教学下的孩子,才更有可能把音乐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音乐之路可能走得更广、更远。


在以上标准都符合的情况下,如果还能找到和自己孩子的个性更契合的老师,就更棒了。简单的说就是:老师喜欢孩子,孩子也喜欢老师。

希望每位小琴童,都能在学琴之初就遇到更棒的老师,少走弯路! @知乎亲子